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专题 >> [专题]改革发展 >> 正文  
  对舆论监督怀有敬畏之心是一种进步         
对舆论监督怀有敬畏之心是一种进步
[ 作者:贾如军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4071    更新时间:2005-07-10    文章录入:admin ]

据《南方周末》7月7日报道,河北东光县实验小学只招收干部子女的怪事被《燕赵都市报》曝光后,相关责任人就“没睡好觉,压力很大”;面对镜头,他们经常“不知所措,不知所云,语无伦次,答非所问”;当东光县文教局副局长刘国栋看到《燕赵都市报》上“父母不吃皇粮,孩儿难上学堂”的文章标题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文教局连夜召开了整改会,相关领导悉数到场。崔立国局长当场拍板:实验小学立即废除招生简章,文教局立即调整招生政策;第二天,刘国栋副局长和霍树凯校长带着招生整改方案前往沧州,“请刘记者指导工作”。

  这场事关教育公平的招生事件,为东光县引来了包括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在内的“平时请都请不来的记者”。从东光县相关责任人认错态度的诚恳和落实整改措施的迅速来看,说明他们对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还是怀有敬畏之心的,无疑这是一种了不起的进步,让人精神为之一震。人们从中似乎感受到了真正的媒体精神,感受到了一股进步的社会民主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贯强调要积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尤其是近年来,更是为加强舆论监督营造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和法治氛围,新闻舆论监督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显现出来。事实说明,通过舆论监督和对热点问题的引导,既能纠正工作中的问题,又能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呼声。应该具有和政策、法律同等的社会影响。东光县实验小学的招生事件说明,政府在行使“公权”时一旦决策失误,新闻媒体在维护群众利益,及时稳妥地处理和缓和政府与群众关系上起到难以替代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政府更应该正确运用好新闻舆论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监督,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为了使这种监督不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遭到破坏,应该让新闻舆论监督制度化、法律化,这样更加有利于新闻舆论监督的规范。尤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政府面临着提高领导水平、执政水平和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严峻考验,格外需要一个法制化的健全的舆论监督体系,这对于维系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健全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新闻媒体来说,应该进一步强化舆论监督的社会意识,自觉肩负起民主监督的重任。要用自身的骨气、正气,永远保持对公正公平和良知的追求;做到不媚权势,廉洁自律,嫉恶如仇,心系公众,关注民生,树立起自己特有的信誉和权威。

  • 上一篇文章: 没有宪政改革,所有“救市”措施都将是徒劳的

  • 下一篇文章: 专家:用最少的资源消耗支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6]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为什么潜规则掏空了监督机…[2929]

  • 两大难题阻碍中国进步[2594]

  • 制度:监督“一把手”的最…[1940]

  • 人大预算监督:打向财政支…[2265]

  • 西方国家的议会是如何监督…[3396]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