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强国之路 >> 文化发展 >> 正文  
  文化环境对人的塑造         
文化环境对人的塑造
[ 作者:戴钢书    转贴自:学习时报    点击数:1988    更新时间:2004-07-31    文章录入:水木

 

    文化环境是指由生产方式决定的观念形态所构成的影响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总和。

  文化环境,其根本指向就是为了塑造人的素质,提高人的科学文化水平,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塑造人的素质这个角度看,文化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凝聚功能。所谓凝聚功能是指文化环境具有凝聚社会成员共识、保持社会成员认同、促进社会成员统一的功能。文化环境的世俗形态、理论形态和物质形态等都具有这种功能。从世俗形态看,节俗文化是世俗形态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节日风俗像一剂强力粘合剂,粘合着处于同一文化圈中的每个成员,成为密切人际交往,维系人际情感的特殊的精神纽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属理论形态,是文化环境的核心。文化环境中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由此决定的社会理想和信念观念在与其他观念的比较、交流中,会对其它各种观念起到整合和统一作用,进而促使大多数社会成员都遵循和接受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核心观念。

  其二,教化功能。所谓教化功能就是指文化环境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念,思想信仰以及与此相一致的各种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思想的教化和行为的规范。文化环境对人的教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念的教化。文化环境作为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的总和,提供着人们关于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是与非、好与坏等一系列判断标准,这些标准通过社会教育和环境影响,内化为人们的正义感、审美感、羞耻感、是非感等一系列思想观念,从而形成人们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二是社会角色意识的教化。人从生下来就在社会中占据着一定的社会位置,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也有着不同的位置。文化环境通过特有的规范体系,使人们认识到在特定的社会位置上所应享有的权利和所应尽的义务,从而形成人的社会角色意识,使个人的活动与社会的要求协调一致。三是个人社会生活技能的教化。文化环境中凝结了前人的知识、经验和社会生活技能,通过文化教育,前人把自己的经验知识和技能传给下一代。一代人在通过自己的实践补充、发展了这些经验、知识和技能后,再传给又下一代人。

  其三,定向功能。这是指文化环境通过社会共同理想的制约,来指导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方向。文化环境制约社会的共同理想。理想作为价值观念的一种主要形式,是—定时期内人们最基本、最稳定和最持久的价值追求。共同理想则是—个社会最基本的主导价值观念,它规定和代表着该社会未来发展的具体方向和道路,是整个社会所有具体实践活动的总的目的和奋斗目标,也是该社会全体成员在—定的时期内共同为之奋斗的最基本、最稳定和最持久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作为主导价值观念必然受到文化环境的制约。

  • 上一篇文章: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下一篇文章: 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杂谈民间文化的继承与保护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6]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人的八大心理弱点[3672]

  • 优秀的人该如何做事[3470]

  • 游泳 塑造健美体型[2243]

  • 邓小平:我只是一个普普通…[3019]

  • 培育和塑造上海城市精神[4411]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