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个人精神 >> 人生理念 >> 价值观 >> 正文  
  世上没有卑鄙的职业,只有卑鄙的人       
世上没有卑鄙的职业,只有卑鄙的人
[ 作者:隗芾    转贴自:隗芾博客    点击数:914    更新时间:2017-01-19    文章录入:admin ]

 

 

我们经常听到的多是说:世上没有卑“贱”的职业,只有卑贱的人。其实这样说不对。“卑贱”不仅包括客观的评价,也常常包含自身对自己的评价,这种自身的评价其实是不准确的。世上有自认为卑贱的人,但没有自认为“卑鄙”的人,因为卑鄙是客观的道德评价,而卑贱仅仅是对目前地位的评价。因此我们才说:“世上没有卑鄙的职业,也没有卑贱的人,只有卑鄙的人。”

一个人活在世上,从懂事开始,就应该胸有大志,一生为之奋斗。但必须从小处做起。否则一味地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必将一事无成。假如一个人立志要当总统,于是乎认为总统以外的其它一切事都是卑贱的,都不愿意干,那末人们只能认为这是个疯子。

一切伟大的事业,都是从最小的事积累而成的。在日本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是最好的说明。

一个女大学生利用假期到东京五星级的帝国饭店打工,开始分配的工作就是清洗厕所。当她第一次把手伸进马桶里清洗时,几乎就要呕吐出来。实在忍耐不住,几天后就打算辞职。正在这时她看见一起工作的一位老清洁工,居然在清洗工作结束后,从马桶里舀了一杯水喝了下去。女大学生目瞪口呆,但老清洁工却自豪地表示:经她清洗过的马桶是绝对干净的,水当然可以喝。这个举动给女大学生很大的启发,令她了解到,所谓敬业精神,就是任何工作不论性质如何,都有理想、境界与更高的质量可以追求;而工作的意义与价值,不在其高低贵贱,却在从事工作的人能否把重点放在工作本身,去挖掘或创造其中的乐趣和积极性。于是,此后再进入厕所时女大学生不再引以为苦,却视之为自我磨练和提升的道场。每次清洗完马桶,都会问自己:“我可以从这里舀一杯水喝下去吗?”假期结束,当经理验收考核成果时,女大学生当着大家的面,从自己清洗过的厕所里,舀了一杯水喝下去。这个举动同样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经理认为这绝对是必须要招揽的人才。毕业后,女大学生果然顺利地进入帝国饭店工作,凭着这种敬业精神,她很快就成为帝国饭店的优秀员工。37岁她步入政坛,成为日本内阁邮政大臣。她就是田野圣子。

无独有偶,同样出身于厕所清洁工的,是香港亿万富翁余彭年。他26岁从老家湖南到香港,英语、广东话都不通,只能在公司里做清洁工。一般的清洁工与其他员工一样,工作5天。但他发现,周六和周日仍然有人加班,于是他自动留下来做清洁工作,终于有一天被老板发现,认为这是个有作为的青年,马上批准他为办公室正式员工。以后,他不断被提升,做了几年公司总经理后,在老板的帮助下,他终于自己开办了公司,成为亿万富翁。

敬业是一种美德,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习惯,是最基本的做人之道,也是成就事业的首要条件。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能显示出你的这种品质。敬业不仅仅是为了工作或者别人,更是为了你自己。

 

计划经济是有公式,有数字参考的,执行计划就行。市场经济只需要目标,不需要公式,不能用数字,看你怎样去充分利用时间,把握机遇,用好机遇。

这是经验之谈,在中国计划经济时代,曾经在基层政府里做过生产管理工作的人都知道。那时的管理也是有公式的。公式就是在全国强制推行的各种模式,如“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还有许多个人典型,如做人学雷锋,工人学王进喜,农民学陈永贵,军人学王杰,知识分子学蒋筑英,服务学张秉贵,公交学李淑丽,等等。这些榜样确实是值得学习的。问题出在:本来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却成了照搬他们的做法。于是就出现了许多“刻舟求剑”“削足适履”的笑话。比如,大寨缺水,只能种旱季作物;南方有的地方为了“学大寨”,硬把适宜种水稻的水田也改成梯田。到处修建引水渡槽,到处深翻地,到处推广“营养钵”;全民搞“军训”,背诵“最高指示”,乃至“早请示,晚汇报”;全民大跳“忠字舞”,等等。这些虽然都已经成为历史笑话,但是类似的思维方式并没有完全消除。至少,多数政府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愿望好的,是为了迅速改变落后状况而着急,便直接披挂上阵,直接指挥企业生产。动机不纯的,为了制造政绩,大搞形象工程,对企业竭泽而渔,不按经济规律办事,让企业一瘸不振。

市场经济是没有公式参照的,只有前人的经验教训可供借鉴。因此,企业家要发奋自救,在经营理念上也要“摸着石头过河”,用探索的精神进行创造。现在,许多企业家都愿意主动地学习国外先进的经营经验。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西方的经济学研究是在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的前提下进行的,牵涉到的就是市场价值、市场份额、成本竞争、产品研发等。但是在中国,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尚不规范,还正处于制度、观念和各种规矩的转型时期。许多不规范的潜规则还在起作用,行政干扰仍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完全照搬外国的经验势必会犯“刻舟求剑”的错误。因此,许多事情要靠自己动脑筋思考,参考同行们的经验,才是切实可行的。

成功在于立即行动。只要你有感觉到的,认为是对的,就要争分夺秒地去说、去做。不管结果怎么样,只要你有去做,就有对的机会。

 

  • 上一篇文章: 无用之用的思考

  • 下一篇文章: 钱说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66]

  • 侯外庐西大治校[54]

  • 中国思想史的奠基人——侯…[54]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8]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7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15]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19]

  • “核医学之父”王世真[18]

  • 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19]

  • 陈达:心远愈知宇宙宽[19]

  •  
     相 关 文 章
  • 工作、学习没有明天,只有…[853]

  • 不管什么体制,只要有纳税…[846]

  • 情义是无形资产,不可估价…[788]

  • 有能力的人不需要给权力,…[873]

  • 把职业变成事业,企业就成…[765]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