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横向比较 >> 异国风情 >> 法国 >> 正文  
  那个一生靠女人保护的卢梭       ★★★
那个一生靠女人保护的卢梭
[ 作者:许锡良    转贴自:凤凰博报    点击数:767    更新时间:2009-11-30    文章录入:admin ]

 

 

我一直想写写这个法国的让·雅克·卢梭(1712--1778),卢梭这个名字进入我视野是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我最早阅读西方经典名著就是这个卢梭的《忏悔录》他那优美之中透露着忧伤的文字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直至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他在《忏悔录》中开篇第一句话:“我打算做一件前无古人,后无仿者的事情,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全部地展示在同胞面前,那个人就是我自己。”尽管我后来也知道卢梭的真诚只是他的真诚,卢梭始终是说真话,但是也仅仅是他的真话。后来我知道所谓卢梭式的真话,就是他保证他所写的东西都是真的,但是他的真话也都是要所选择的。这些真话绝对不会是他的真话的全部。我想任何人都不可能把全部的真话都说出来。能够保证自己说出来的都是真的,这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后来阅读卢梭的书籍多了,我发现卢梭常直率到了在厚厚的一本书中的第一句话就把全书的宗旨都标明了。

在《爱弥尔》中,他最动人的第一句话就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句话就是《爱弥尔》全书的宗旨无疑了。在《忏悔录》中他后来也说到这种热爱大自然的狂热与痴迷状态时说,他一生对于居住的条件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推开一扇窗,立即能够看见一片绿色。后来他的第一个贵族情人,华伦夫人,便是为他在原始森林中建造了一栋别墅,不但推开窗而且推开门全都是绿色一片了。他与华伦夫人就是这样的森林别墅里度过了三年同居的蜜月生活。他把大他不多的华伦夫人称为自己的妈妈,在情感上常常依赖于她。卢梭因为自幼就失去了双亲,因此后来在《忏悔录》写到:“因为失掉母亲的孩子常常总在寻找母爱;正是华伦夫人身上我找到了。”因此,卢梭一辈子都生活在依靠女人,为女人,在女人中生活的一个巨人。他的抒情散文诗《新爱洛绮丝》,正是为女人写一部散文诗集。在女人的怀抱中,他成了启蒙时代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的先驱,浪漫主义文学的创始人。他一天教师也没有当过,却写出了千古绝唱的教育经典著作《爱弥尔》。至今令所有无论是研究教育的,还是研究小说的,还是研究社会及政治的,都把他的书念念不忘的地记在心里。

卢梭,这个文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都是近代历史上开创性的人物,共和制度的提出者,“自由、平等、博爱”的首创者,法国革命的先驱与思想导师,出生时的命运却很不幸。在他不到十岁的时候,父亲就先后去世,然后成为一个流浪儿童。但是他唯一幸运的地方就是他在六七岁的时候就被嗜好阅读如命的当钟表匠的父亲教会了阅读。他们常常在一起阅读到天亮,直至醒来的鸟叫声才把他们父子俩惊醒过来。在所有的思想家中,卢梭可能是最奇特的一个。他基本上可以说没有受到过什么正规的教育。只是在流浪过程中,也常常不忘记带上一本书。只要能够糊弄饱肚子,他也不忘记率性地、随意地胡乱地读一些著作。但是他的知识面相比当时百科全书派的思想家们来说,实在是狭窄得可以。所受的教育与素养方面更是少得可怜。但是卢梭不同与那个时代的重要特点就是,他不是完全依靠前人的文化滋养成长起来的一个思想家,而是依靠女人、直觉及大自然而触发灵感的一个思想家。他有天生的英俊的面庞,和匀称健美的身材。他的情感丰富,才华横溢,有着天然的吸引贵族妇女的魅力。他写情感充沛的抒情散文诗,他有异常细腻而优美的文笔。他的语言与表达之优美,以至让那个生活严谨得比钟表还精确的康德的生活规律错乱。以至于康德说,读卢梭的书要多读几遍才行。因为每读第一遍,你光顾欣赏他那优美的语言去了,而忘记了理解他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能够让大哲学家思想家,写出让至今也没有几个大学教授读懂的《纯粹理性批判》的康德如此痴迷与如此赞美的人,在世界上可能仅此一人而已。

但是卢梭一生的敌人无数,却几乎都是男人,卢梭一生的朋友无数却都是女人。他生来是男人的天敌,但是却犹如女人们的宠物。他智慧与灵感几乎一刻也离不开女人。他的文学素养是在与华伦夫人同居期间,在华伦夫人和大自然的教育熏陶之下逐渐形成的。你很难想像,一个自十岁就开始流浪的儿童,竟然一直流浪了二十七年之久,在这个漫长的流浪生涯中,他混迹在流浪汉中,过着半饥半寒的生活,常常依靠餐馆里别人留下的剩余面包屑过日子。后来的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提到卢梭这个时候是这样说的:“他懒懒散散,轻浮,健忘,随风驶舵,没有进取心,看不到明天,满足于平庸和懒散的生活的平静,除了喜欢听听浪漫的和色情的音乐之外,别无所求。一直到他三十七岁,没有什么东西来干扰他。”(《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红旗出版社,1997年3月版,第2页。)直至他三十七岁那一年,他一直是默默无闻的。他去监狱里看望暂时的好友,后来思想上的死敌,当时的百科全书派的著名思想家狄德罗,那一年是1749年的夏天,在去探监的路上边走边翻阅一本杂志。突然他发现了当时的第戎科学院的征文公告:就《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有助于伤风败俗或是移风易俗呢?》,就是这个征文公告,把它击倒了。他立即仿佛被一千光线刺穿了。突然大量活的思想向他猛烈地袭击而来。仿佛上帝突然赋予他特殊的使命。他立即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他后来形容说他“这个时候呼吸闭塞,兴奋到极点;他倒在大路旁边的一棵树之下,在精神错乱的状态中度过了半多小时。当他睡醒过来时外套的前面都被泪水湿透了”,这样的思想如涌泉一样向他袭击而来的痴迷状态他一直保持了十二年。一直到完成他所有的最重要的思想著作为止。才又重新归于平淡与平庸。

卢梭是一个异常虔诚的基督新教徒,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把一本《圣经》带到身边,反复地阅读,也不知道这本《经圣》他阅读过多少遍。他声称他是法国唯一信仰上帝的人。在他看来,他的突然思想开窍,也许就是上帝派他来传道的。他的思想无论在文学、教育还是在政治领域都是压倒他生存的那个旧时代的。他太突出了。他的天才把当时同样是天才的思想家,百家全书派的的领袖人物伏尔泰都彻底地得罪。伏尔泰和狄德罗虽然都先后坐过监狱,但是,在道义上他们有一大批志同道合者。他们从不厌倦地批判当时的旧社会专制体制,而卢梭却是悄悄地背着他们在构建新共和制度。他惊人地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他崇尚自然,性情浪漫,毫无拘束,率性而为,无所顾忌。记忆力极其地差。把所有的男性朋友都得罪了。他一个人孤身作战,与当时的法国贵族王权政府为敌,与启蒙学派的百科全书派的众多思想家为敌,面对百科全书派的众多思想家的合力攻击,当时的百科全书派的著名思想家们全是因为他的思想过于超前而使他们妒忌得疯狂地攻击他。伏尔泰可谓是攻击最得力的一个人。他甚至对卢梭大肆咆哮,当卢梭把新作《爱弥尔》给伏尔泰看过,伏尔泰只是用了一句:“读先生大作,我恨不能四脚爬行”来嘲笑他的自然主义教育观点。虽然百科全书派及政府都在朝野合力打击卢梭,但是卢梭却有众多的宫廷女粉丝们的全力支持。他的每一句话,几乎都得到了来自宫廷的贵族妇人小姐们的欢呼与高歌。卢梭正是有这种力量的支持,他虽然面对众多的压力,却轻松地写下了这样的异常自信的文字:“我的冥想深思使我对时代的风俗、箴言和成见满怀鄙视之情,对那些怀有成见的人们的鄙视淡然置之,我用我的警句压倒他们的俏皮话,就像我用手指捏死昆虫一样轻而易举。”(《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红旗出版社,1997年3月第12页)而对于女人,卢梭却从来是都爱护有加的,关怀备至的。即使只是一个服务过他的旅馆服务员戴莱丝.瓦瑟,他也没有舍得抛弃,终身与她同居,没有结婚,却和她生了一大堆孩子,却一个也没有养,全部送给了育婴堂与孤儿院。这是他在《忏悔录》最为痛心的一件事。卢梭的出身卑贱,使得他特别有虚荣心。他说,他写那些诗歌小说及戏剧就是要讨贵族妇人的欢喜。他公开说他一生感兴趣的只是贵族小姐,而那些小裁缝、小仆人,他是没有兴趣的。虽然他一生的思想理论都是反对贵族专制体制的,也同时是为了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们。他曾经被众多的贵族妇人一致推荐下,成了法国驻威尼斯的大使秘书。但是,他的性格根本不可能能够胜任一个非常需要奴性才可能胜任的大使秘书职务。很快与大使先生彻底闹翻了。此后的命运一直不济。每到一个地方,就受到政府的驱逐。受到当时著名的思想家们的合力打击与排斥。他的书全部当众烧毁,只是在宫廷的贵族妇人小姐们那里才得以保存下来。卢梭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在这些宫廷贵族妇人小姐们的全力帮助下,接受他们的支助,先后完成了巨著《社会契约论》、《爱弥尔》、《新爱洛绮丝》等著作。卢梭在世的时候其孤独到了这样的情况,所有的政府、所有的男人,甚至所有的人民,都起来反对他。他在哪里,石头就投向那里,他简直无处藏身。他曾经想把他的著作放到巴黎圣母院的高祭坛上,但是却发现人家早就对他作了准备。他最后绝望地发现即使是上帝也开始反对他这个虔诚的信徒了。

卢梭非常痛苦地说:“在人世间我是孤单一人,除了我自己,没有兄弟,没有邻居,没有朋友,没有交往。最喜欢群居和最爱人类的人已经被完全一致地放逐了。”孤独的卢梭,在寂寞无声中去世,死时年66岁。他的死敌从监狱里出来时,受到民众如潮水般的夹道欢迎,同时政府授予他最高的荣誉勋章。他虽然受到一些曲折,但是毕竟在有生之年就享受到了名誉,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但是卢梭的时代的来临却是在一百年以后,他被法国革命宣称为革命的先驱与伟大的思想导师。号称共和国的国父。被众多的革命者抬进了法国的先圣祠。坐上了光荣的先圣的宝座。地位在一切法国思想家之上。类似中国的孔子的地位。但头衔显然比中国的孔子什么“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称号要复杂高贵得多。尽管如此,后来英国的自由主义思想家罗素对卢梭的评价却不同。罗素称卢梭是一个伪个人主义者,伪自由主义者,他的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思想最终都走向了新的专制的死胡同。

所以,罗素在评价卢梭时这样说:“他是浪漫主义运动之父,是从人的情感来推断人类范围以外的事实这派思想体系的创始者,还是那种与传统君主专制相反的伪民主独裁的政治哲学的发明人。从卢梭时代以来,自认为是改革家的人向来分成两派,即追随他的人和追随洛克的人……在现时代,希特勒是卢梭的一个结果;罗斯福和丘吉尔是洛克的结果。”“他永远有着一副温情心肠,然而温情心肠却从来没阻碍他对最好的朋友有卑鄙行动。”(罗素著,《西方哲学史》下卷,1976年6月版,第225页。)罗素的评价,对其思想的评价我完全赞同。其实不要到希特勒时代,就是法国革命时的罗伯斯庇尔时期也已经彻底显示他的思想专制的巨大潜能。他的革命思想是恐怖的,也被历史证明是失败的。但是,罗素对他个人的评价却是不能赞同的。卢梭是真诚的,虽然只是他独特的真诚。但是,自卢梭以来人类这样的真诚就再也没有过。他作为一个开创新时代的思想家,他宣称热切地热爱这个人类,但是他却受到了人间的一切苦难与孤独,他的死是在痛苦与异常的屈辱中度过的。卢梭的思想与情感如果不是用来改革社会,而只是作为个人的存在,那么卢梭无疑是非常有魅力的人物。所以,我决怀疑一个有过于浪漫情调的人能够把国家治理好。但是作为一个思想家、一个诗人、甚至一个教育家,卢梭都是第一流的。

那个一生靠女人保护的卢梭,人类因为你而浪漫。

 

2006年11月28日

 

  • 上一篇文章: 法国科学传播十分注重策略

  • 下一篇文章: “现代性”的精神源泉:法国十九世纪文学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61]

  • 侯外庐西大治校[53]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6]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9]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9]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11]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12]

  • “核医学之父”王世真[14]

  • 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13]

  • 陈达:心远愈知宇宙宽[15]

  •  
     相 关 文 章
  • 学习曼德拉精神[990]

  • 学术论文与随笔[1861]

  • 小学生的学习与科学家的发…[1940]

  • 教育竞争力的标准[1493]

  • 论奴性之于中国式的成功[1505]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