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民族思维 >> 思维方式 >> 正文  
  学术论文与随笔       
学术论文与随笔
[ 作者:许锡良    转贴自:凤凰博报    点击数:1858    更新时间:2010-04-11    文章录入:admin ]

 

如果说论文专著是用你的学术语言证明一个问题,那么,随笔就要你用通俗活泼生动的语言来发现一个问题并且清晰地表达出你不同一般的思想观点。如果一个人的学术论文更需要的是下苦功夫,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话,那么随笔对人要求更需要的是才情、思想与智慧。学术论文如果没有新材料就会产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但是,随笔更需要的是新的思想观点与新的视角,所使用的材料反而常常是旧的,而且越是能够用通俗的语言,从大家耳熟能详、熟视无睹的现象中解读出新的思想与意义,这样的随笔就越是有魅力。

 

 

      学术论文与随笔

 

      许锡良

 

一般在学术界常常有一个误解,以为写论文写专著才显一个人的学术水平,而写随笔只是茶余饭后的消遣,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因此,一般人常常会用讥笑的口吻调侃那些经常写随笔的学者:只有随笔的水平。其实这里既误解了学术论专著,又误解了随笔。无论论文专著还是随笔都只是一种表达思想观点的方式。好的学术随笔,除了可以有深邃的思想外,还比学术论文与专著更有利于传播。

什么是学术论文?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就是一个研究工作者经过对某一个学术问题的研究与探索,通过一定的学术规范,用事实材料与思想观点阐述明白了一个问题,并且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出来的文字材料,所以学术论文一般应该有真问题,并且对这个问题有真实的探讨,而且有所发现,才能够撰写成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不论是自然科学的论文还是人文社会学科方面的论文都有一定的规范性。但是,自然科学方面的学术论文一般来说必须有实地考察与做过实验,得到某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或者有新的发现,才能够撰写成学术论文。就这个要求来说,其实自然科学的论文不是那么容易写的。因为写只是一个很小的功夫,而做研究,搞实验才是工作的主干部分。真正有份量的学术论文一般来说都是有所创见,有所发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学术论文不可能多如牛毛。但是,我们常常有一种错觉,就是总觉得现在的学术论文真是太多了。如果真的认真起来,恐怕没有几篇学术论文是经得住认真考问的。文科类的学术论文似乎容易炮制一些。虽然文科学术论文也会有实验、调查与数据之类的东西,但是社会现象中的问题与自然现象中的问题是大不相同的。自然中的问题容易有普遍性,而且容易在实验中得到反复的验证。但是,人文社会学科中的问题,只能作现状的描述。即使有调查,也只是取一些样本而已。而且这些样本如果发生改变,结果可能会发生重大的偏差,甚至结论与以前的完全相反。所以,人文社会学科的论文一般来说,不会是以这样的实验与调查为主旋律。人文社会学科方面的论文一般是以文献的查阅及新思想观念为长项。论文的价值也主要是反映在这些方面,而不可能是发现普遍的可以验证的规律。人文社会科学只能提供更强有力的解释,提供新的视角与新的思想观点。很显然,人文社会科学存在的现象本身是受思想价值观念影响的。人们接受什么样的思想价值观念,社会也就相应产生什么样的现象。“文革”时的中国社会打上明显的毛泽东色彩。但是,这并不具有必然性。研究的成果也只是提供一种解释力,而不可能是普遍的解释力。

撰写学术论文是一个学者的基本功。学术论文撰写的主要目的是要解决一个一个的问题,对某个现象有所发现,对某个问题有所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但是,学术论文毕竟如同挖井,挖井的时候只管挖出水来,其他的一概可以不管。所以一篇学术论文的质量取决于资料证据上的详实新鲜,论证上的严密,观点上的创新独到,视角上的新颖与独特,而且要经得住材料与逻辑的考问。但是,我们现在常常很难对一篇学术提出了什么新观点作出追问,特别是对于人文学科方面的问题,自然学科问题的新比较容易验证。因为任何一个问题是否新颖,只要通过学术共同体来确认就可以了。但是人文学科方面的问题不可能动辄就是新的。这是因为人文学科是直接关于人的问题,而自然科学是关于器的问题。器惟其新,人惟其旧。人的问题是古老的。所以,人文学科的问题不可能总是新的,相反人文学科的问题可能是旧的,甚至是古老的。但是老问题总是面临新情况。人文学科主要是在提出新的视角,新的解析,当然也可能通过发现新的材料,得到新调查与实地考察来保证人文学科论文的质量,而不是提出普遍规律之类的东西。事实证明凡是曾经想在这方面提出普通规律的努力与作为,都没有能够成功。包括马克思的关于社会规律的许多预言,今天看来都已经失败了。做学术论文虽然也要有所发现与创见,不过,一般来说学术论文更被关注的是学术的系统性,资料来源的权威性、新颖性。还有注释的详尽及论证过程的严密性。判断一篇论文,专家的方法常常就是先看有没有中外文文献,有没有古文献,有没有某个公认权威人物的论文著作作为参考文献资料,然后看论述的语言是不是够学术味,也就是使用学术专业术语的程度。最后才是看认证过程的严密与结论的新颖程度。

   一个人做学术论文需要的是功夫,就是资料整理的功夫,与实验调查的功夫等等。学术论文讲究的是要以材料与事实及数据说话。正如胡适先生所说的那样,有七份材料决不说八分话,有十九份材料决不说二十份话。没有占有足够的资料,特别是没有拥有一定量的新颖资料或者有了新的视角,是不敢提笔写学术论文的。所以撰写学术论文之前的资料整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资料的整理还远非真正的学术论文,这只是给学术论文作一个前提性的工作,资料整理只是准备了解一下自己研究与讨论的这个问题以前有什么人研究过,有过什么材料,作出过什么结论,对现在再提出这个问题有什么必要,对现在的进一步研究有什么借鉴意义。只有通过这一步,才能够较好地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甚至抄袭的嫌疑。这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必须要有真问题在。否则,只是就现象论现象,缺少纵深的分析与研究。尽管论文中可以有描述性的东西,但是仅仅描述性的东西是不能够算得上是学术研究论文的。即使是描述性的东西,也要蕴含一种视角与观点。就像达尔文的进化论,他们的著作中有大量他一手考察来的描述性的文字资料。不过,这些资料的整理是按照他的一个核心观点来进行的。就是他认为一切生物都存在着进化的规律,而不是就事论事地谈他所见所闻。也就是说,研究过程就像我们给大地撒上一张网,虽然网眼有大有小,有疏有密,但是必须给自己面临的现实世界罩上一张自己的网。你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现实世界,而且你也只能够捞起按照你网眼大小来捞取自己限定的东西。但是,这个东西是有价值的。他并不等于现实本身,但是,为我们观察与研究这个现实世界提供了新的材料,新的视角或者新的观点。然后后来的人要研究这个问题必须站在你的研究的基础上来进行。这个时候,你的研究就是有成效的。当无论别人是赞同还是反对你的观点时,都必须要提到你的研究成果,而且不这样做就无法把问题说清,也无法进一步开展下一步的研究时,你就是在这里创建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这个时候,你的学术地位就奠定了。否则的话,无论你取得了什么学术上的头衔,都等于没有学术地位。学术论文只有回归到这个标准时,才算是回归了学术的内在需要。学术传统良好的社会,他们在认同学术地位,产生学术权威的时候都是按照这个标准的。当年26岁创立相对论的爱因斯坦,20岁的量子理论大师海德堡,都是按照这个学术本身的发展,获得权威地位的。学术地位并不需要用别的什么头衔来加以炫耀。外在的头衔原本只是用于在世俗社会里获取功名利禄用的,而不是在学术研究中用的。学术研究本身并不需要这些东西,就像当年爱因斯坦仅以专利局三等技术员的身份就可以获得世界级物理学大师的声誉一样。

   现在,再来谈谈随笔。如果你是研究自然科学的,那么你写一篇让外行人也可以看得懂的谈科学的文字,那么我们一般就把这样的文字叫“科普文”,其实也就是科学小随笔。如果你是一个研究人文学科的学者,那么用一种轻松活泼的文笔,幽默的语言,性情的表达,直接抒写你的感受与思想见解,而不作繁琐的考证,这类文字就是随笔。随笔不需要作繁琐的考证,也不需要那么多严格规范的写作方式及详尽的注释。但是,并不是说就可以在随笔里信口开河地乱写一气。你不一定记得某句话是谁写的,但是只要不是你自己的独到的发现,就要注明这是别人的观点,而不可以趁机贪天之功,把别人的思想观点据为已有。

随笔一般来说不是以论证严密及材料丰富来取胜,而是以思想观点的新颖独到,及文笔的风趣幽默,轻快活泼为特点,能把随笔写好的人,一定需要有敏锐犀利的思想与丰富的才情。随笔主要是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让人得获得思想火花,得到启迪。因此,实际上写随笔比论文还要难一些。为什么?因为随笔相对来说更需要有原创性,而且表达起来更需要才情。论文如果资料足够,思路清晰,再加上有一点思想观点,基本上就可以写出来。一本书的结论所需要的思想观点,也许一篇随笔就可以清楚地表达出来。但是,为什么会写成一本专著呢?就是因为,这个思想观点,你必须证明它。比如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我们只要凭借直觉或者借助量角器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可是,如果你要证明它是直角,可能步骤就会很繁杂。一本专著,常常用几句话也可以表达清楚。但是问题是,你必须用足够的材料与证据来证明它。因此,学术论文与专著最需要的不是思想观点,而是材料及证据。这样一来就用了大量的材料只证明了一个思想观点。马克思的《资本论》要说明的东西也只要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比如,资本家剥削工人,资本必然导致垄断,垄断必然腐朽,从而要被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代替。但是,你这样宣言是不够的,还必须证明它。因此,如果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就是一篇随笔的话,它其实已经包含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要证明的思想观点。

  但是写随笔必须要有丰富的思想,特别是有要灵光闪现的感觉,经常有突发其来的灵感,才有可能把随笔写好。一篇随笔就那么一千字到三千字左右。就要把一个问题表达清楚,而且要写得还要让人愿意读下去,在轻松幽默快乐中读完。这是需要有文字功夫及高超纯熟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的。有时你会发现越是短的文字越是难写。据说有记者提问美国一位总统,如果要他发言十分钟,要准备多长时间,他说要二个星期,如果讲半个小时呢?他说一个星期。如果讲二个小时呢?他说不用准备,现在就可以讲了。这也说明越是短的东西,越是难以把握。因为文字少但是要把意思说清就不容易。文字常常浓缩的是精华。所以,能够写出长篇大论的学术论文的人,未必能够写出像样的随笔来。因为做材料的整理工作需要的主要是时间、方法与耐心。如果说学术论文相对来说更需要的是沉重的屁股的话,那么随笔的写作更需要的是一个敏锐的头脑。前者的成功主要是功夫是否用得足够,后者的成败主要是天赋与灵感。前者可求,后者难遇。这就是二者的区别。如果一个人能够写出灵光闪现的随笔,那么只要他愿意在某一个问题上用足功夫,也会做出非常严密而且很有份量的学术论文与专著。但是,反过来就不一定。在外国,一个优秀的科学家的标志,除了能够做研究,写论文外,还能够做科普的工作,即把自己的高深的研究成果撰写成科普随笔,以产生社会影响。因此,外国优秀的科学家常常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来撰写这类的科普随笔。这个社会价值是相当大的。没有人会轻视这个工作。相反,一个人如果他研究的东西不能通俗化,不能够产生社会影响力,那么他的研究工作就失去了一半的意义。

一个学者在能够写论文专著的同时,还要学会写随笔。随笔也并不一定就是科普,随笔也可以是学术思想前沿的问题。随笔也许通俗易懂,但是并不一定就在于浅薄,或者与真正的学术无关。法国的彭加勒最有思想的著作就是几本随笔集,这些随笔甚至早在爱因斯坦之前就蕴藏了“相对论思想”。他的那些非常具有科学前沿性的随笔,却又是写是那样通俗,通俗到了“当年在法国的公园和咖啡馆,经常可以看到普通工人与店员,常常手里捧着彭加勒的小册子,聚精会神地阅读”。因为彭加勒的随笔写到如火纯清的时候,李醒民先生评价彭加勒的随笔这样的:“他执掌凌云健笔,炼句如掷杖化龙,炼字如壁龙点睛;全篇一气奔放,井井有序,首尾蟠结,浑然天成;从而达到了神聚而色泽生,韵至而余意涌的境界————一种出神入化、雅俗共赏的绝妙境界。”(引自:彭加勒著,李醒民译《科学与假设》,商务印书馆,20068月版,第23页。)如果说论文专著是用你的学术语言证明一个问题,那么,随笔就要你用通俗活泼生动的语言来发现一个问题并且清晰地表达出你不同一般的思想观点。如果一个人的学术论文更需要的是下苦功夫,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话,那么随笔对人要求更需要的是才情、思想与智慧。学术论文如果没有新材料就会产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但是,随笔更需要的是新的思想观点与新的视角,所使用的材料反而常常是旧的,而且越是能够用通俗的语言,从大家耳熟能详、熟视无睹的现象中解读出新的思想与意义,这样的随笔就越是有魅力。因此,能否写好论文是一个人学术功夫的表现,能否写好随笔却是一个人天赋才情的表现。笨人用足功夫,也可以写出一篇不错的论文,但是,只有绝顶聪明,才华横竖都溢的人,才能够把随笔写得光芒万丈,引人入胜,欲罢不能。因此,如果一个人的论文专著不能够转换成随笔,那么至少可以说明你所写的东西虽然材料丰富,引用注释繁多,但是,可能是没有思想灵魂的东西,也可能同时表明你是一个缺乏思想灵气的人。因此,一个学者在写完论文专著之后,还要尽力把它变成随笔。反过来,用随笔来记录思想,积累材料,以便为写专著提供资源,也是可以的。一个优秀学者应该是有能力在论文专著与随笔之间随心所欲地来回穿梭。只有用论文专著与随笔证明过自己的学者,才是完美的学者。

2007430日初稿,201037修改稿。

 

 

  • 上一篇文章: 拥抱变化

  • 下一篇文章: 必须知道的社会生活十二大著名法则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53]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1]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2]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3]

  • 张文木:虚无主义与教条主…[66]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以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夯实文…[8]

  • “碳达峰”“碳中和”:是…[10]

  • 研究益世学问 书写时代华章…[5]

  • 求索人类社会繁荣之路——…[6]

  • 王蒙:文化自信的历史经验…[13]

  •  
     相 关 文 章
  • 学习曼德拉精神[987]

  • 小学生的学习与科学家的发…[1937]

  • 教育竞争力的标准[1491]

  • 论奴性之于中国式的成功[1503]

  • 靠做好事成功[1506]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