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教育精神 >> 名校名师 >> 正文  
  小学生的学习与科学家的发明         
小学生的学习与科学家的发明
[ 作者:许锡良    转贴自:凤凰博报    点击数:1942    更新时间:2010-04-11    文章录入:admin ]

 

我们把中小学阶段叫教育的基础阶段,其实这样叫有一个很大的误导,这就是以为,中小学阶段只是打基础。因此,我们的一些中小学在评判办学质量的时候,喜欢用基础扎实来形容自己的办学成效。基础扎实的误导,已经扎扎实实地成了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沉重的负担。其实,这里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小学生的学习与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之间并无本质的区别,只有具体内容与层次的不同。

严格来说,人类的学习,并不因为年龄特征而有什么不同。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其实更多地表现在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里。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过程所需要的思维品质与思维过程,其实早在一个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孩子那里已经完全具备了。这些品质就是:丰富的想像力,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喜欢自己动手去尝试,想把奇怪的东西弄个明白。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提出在中小学运用发现法,他认为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与小学生的发现知识,在本质上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只不过是层次与程度上有差别,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是人类还没有的,小学生在知识定理上的发现是人类已经探明,但是对小学生来说却是新的。但是,这个发明发现过程,其心理机制与科学家发现发明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如果一个小学生所利用的发现与发明的方法,一直保持下去,直到一天,他的知识与问题处于人类知识与问题的前沿时候,他自然而然地就转为科学家的发明与创造了。布鲁纳的这个判断是大胆的,而且也是有根据的。从一个小学生到一个科学家,这之间并不等于总是在增加东西,有时只是保留了一些东西,而且保留的东西才是最根本的。增加的只是知识水平与思维水平,但是保留的却是发现与发明的最重要的品质。

一个人一生中,小学阶段甚至幼儿园阶段才是最具备发明创造的品质的。一个良好的教育,就是设法保留住少年儿童的这些思维品质。特别是那种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的好奇心与惊奇感,还有探究欲,这是一个人能否有创造发明,能否有科学发现的重要品质。其实也是一个人有没有学习能力的重要表现。一个良好的教育就是要好好保护这些与生俱来的思想品质,同时能够很好引导与激发这些品质。当然,每个孩子在好奇心与惊奇感上是不会完全一样的,但是,只要是一个健康的孩子,都会有对自己感觉好奇的领域。有些人可能对音乐的旋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也有些人可能对周围的生物环境表现出强烈的好奇,还有些人可能对数字模型或者空间模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些不同的好奇心,并无高低贵贱之别。正可能是引导这些孩子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自己的思想与能力的原始动力。爱因斯坦在五岁那年第一次接触到一个罗盘,看着那个一直坚持指向南面的指针,它感觉到非常奇怪,他觉得指针后面一定是有一只手把针对托住了,因此幼小的爱因斯坦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想去把隐藏在指针后面的手找出来。这样的品质就是一个儿童开始探索外面的世界的强烈愿望。这种探索的强烈愿望,比什么都重要。一个优质学校就是要去满足孩子的这种好奇心与探究欲。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小学教育,其实正在做与此背道而驰的工作。我们有一个错误的判断,就是认为小学生是低级阶段,是需要改变的不成熟状态。自然,在社会认识上,小学生确实是处于一种不成熟状态,他们对世界,对社会的认识都是含糊不清的,但是,他们身上那种好奇心与探究欲却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表现,而这些品质却是一个科学家在发明创造时最需要的品质。我们很容易在让小学生学习一些知识的时候,将孩子丰富的想像力、创造活力和好奇心消磨与扼杀。这样,也许让孩子通过记忆力学习到了一些具体的知识,但是,由于这些知识是没有将孩子的生命情感与生活体验融入,因此,这些知识其实只是记忆的作用,而没有激发生命活力的作用,更没有帮助其进一步打开思路的作用。知识只有与孩子的生命活力,与孩子的生命体验,与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与心存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并且是因为好奇,因为想寻找问题的答案时,去利用的知识,这种知识不是为了靠记忆与背诵而作试试的,而是作为解决问题来学习的,这个时候,知识对孩子的成长才是有利的。在探究过程中,为了解决某个问题的奥秘,我们也需要引导孩子去学习一些知识,但是,从根本上说,这些知识被孩子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考试得高分,而是为了解决让孩子惊奇不已的问题。这个时候,孩子就容易进入一种专注状态,容易进入一种不断地探索状态。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

现在破坏孩子这样的状态的教育弊端是非常明显的。我们过分强调学习的刻苦性,勤奋性,却大大地忽略了学习本身其实应该是充满乐趣的,甚至是可以让人废寝忘食的。强调刻苦与勤奋的学习,其实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从来没有让孩子体验到思维的乐趣,知识的乐趣,探究的乐趣,孩子的惊奇感,就是在应试与背诵那些枯燥乏味的完全不能够理解的东西中消磨掉了。这样的教育就是在培养失败的高分者。学习成绩差的不用说了,肯定是厌恶学校教育,厌恶上学的,学习成绩好的,可能愿意来上学,但是,也主要是冲着拿高分,受表扬,得奖励而来的,而不是学习过程本身的乐趣。学习的动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是外在的,功利的,异化的。

国外的中小学教育,其实很能够给我们启示。一个小学生其实并不用背诵那么多东西的,那将成为一种可怕的心理负担。美国的小学阶段就开始布置一些大得可怕的题目让学生去自由探究。比如:二战是怎么爆发的?美国是否应该参战?假如我是美国总统。这些题目让小学生做,当然难免会肤浅与偏颇,但是,这样在问题主导之下的训练,在问题主导下自主获得的知识,获得的学习与发现的能力,特别是发现的乐趣,是最可宝贵的。在这个过程中,这个方法与方式,却是与后来读大学,做博士论文,甚至搞科学研究是完全一致的。这个方法与方式,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那就是为什么美国的孩子,拿中国的试卷来考试,考分不会高,远远不如中国的孩子,似乎是很不扎实的,但是,慢慢地到了大学阶段,我们的劣势就越来越明显了。中国的大学甚至到了博士阶段,仍然不会自主学习,仍然无法找到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没有问题意识与发现能力。写起论文来只会堆积材料,而没有问题意识与探究能力。不会使用逻辑推理,不会用实验验证,对存在的问题不敏感,缺乏批判意识。这就是我们的孩子从小受到错误教育的结果。人的一生是一个有机的连贯体,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其实是一个整体。一个人受了那么久的应试教育,有那么多强制性的背诵与记忆,一到大学里来学习,仍然是改不过来的。因此,说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基础教育,却有世界上最差的高等教育,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无异于说一个人有最健康的上半身,却有着最不健康的下半身一样荒谬。中国高等教育的失败,与中小学教育的失败是一脉相承的,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失败的中小学教育,为失败的高等教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认识教育、学习与知识?说到底,我们的哲学不发达,思辨能力不强,我们对科学存在着严重的误解。太功利的学习动机(古代学习的目的只是为黄金屋,为颜如玉,为千钟粟,为仕等等,现在却为升学,为做官与发财之类,都不是因为学习本身的乐趣),使我们在教育层面也只会关注能够看得见,可以显现的部分。也就是我说过的,只会关注冰山上面的那一角,而对下面的更庞大部分却容易视而不见。中国人这样强调把背诵与记忆看成是学习本身,把背诵与记忆的成效看成是学习的成效,教育的成果。而且这个误解不是一时一地的,而源远流长的。这可能与中国人崇拜圣人,因此背诵圣人之言,学习一些人伦关系,而忽略探索大自然与社会的奥秘有关。探讨人伦关系的知识,只要靠背诵,而探索大自然与社会奥秘的知识,却是要靠对问题的追问。苏格拉底在每谈到一个现象的时候,几乎都是以对问题的追问开始的。在探索问题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那是围绕着问题而产生的知识,这种知识就有思想智慧上的活性,而不是死板的仅供人背诵的死东西。我们现在将小学生的学习,要做一个科学家的发明创造的要求来做。其实,这二者之间也是相通的。但是,一个坏教育,却可以将原本很不错的一个孩子教坏,让他本来充满好奇的心变成枯槁死灰一般,让他充满想像力的大脑,变成榆木疙瘩一块,让他本来充满活力的大脑,变成死气沉沉。一个充满活力的富有创造力的科学家,在其心智品质上最像一个未失去童贞的儿童。他们精力充沛,思想单纯,天天感到世界是新的,能够长期专注于自己充满好奇的领域,甚至与儿童的交流不仅没有困难,而且总是兴致勃勃,充满乐趣。小学生给爱因斯坦赠送小饼干,爱因斯坦则帮助小学生做数学题,看似是不可思议,其实他们的心理与心智是最能够相通的。陶行知先生说:不要小看那些儿童,如果一个人能够回答儿童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那么,你获得一百个博士学位都不会成问题。如果能够这样看待儿童,看待我们的小学教育,则中国的教育才是真正实现了轨迹。

 

2008年10月28日

 

  • 上一篇文章: 教育竞争力的标准

  • 下一篇文章: 唯有去行政化功利化 “世界一流”才有希望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关于中国人口问题…[52]

  • 任总在专委会建设思路汇报…[56]

  • 张文木:美国人的“商人”…[57]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77]

  • 致敬他们共同的恩师侯外庐…[54]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目标构建“智慧天网” 我国…[8]

  • 张文木:我是一个爱国的知…[21]

  • 媒体盘点习近平引用过的邓…[17]

  •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18]

  • 血浓于水一家亲——中国是…[19]

  •  
     相 关 文 章
  • 学习曼德拉精神[991]

  • 学术论文与随笔[1862]

  • 教育竞争力的标准[1495]

  • 论奴性之于中国式的成功[1507]

  • 靠做好事成功[151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