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专题 >> [专题]总论民族精神 >> 正文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作者:中共无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王立人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2654    更新时间:2004-07-17    文章录入:admin ]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实现共同理想和发展目标的内在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一直就具有一种勇于在逆境中抗争、奋进的优秀传统和伟大精神。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大力弘扬并且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对于凝聚民族的向心力,推动民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稳定的心理素质和民族风格。它是维护民族团结,贯穿于民族发展过程的一种持久性的根本精神,是促进民族繁衍生息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是民族之魂。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中华民族所以能在世界屹立五千年,就是因为我们有着优秀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五千多年来,勤劳智慧的先辈们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优秀民族传统。其中主要有:“刚健有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气节情操;“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道德;“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兼容并包”的开放意识等等。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这种精神,既源远流长,又与时俱进;既包括民族优良传统,又包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崇高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推进了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刻苦耐劳的人民群众和顶天立地的英雄;正是凭借这种精神,才不断凝聚和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哺育和锻造了中华民族的自主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促进和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进取。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性肺炎”的严重灾难,面对这场疫情所带来的诸多困难和严重挑战,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越是要大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在当前这场防治非典型性肺炎的斗争中,我们要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总书记概括的这二十字精神,既是对广大干部群众在这场防治非典型性肺炎攻坚战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气概的最好总结,也是我们这个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屡遭压迫而不亡之力量源泉,是民族精神亘古而弥新的集中体现。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把崇高的民族精神体现在本职工作上,贯穿在个人行为中,团结一致,依靠科学防治“非典”,取得了防治“非典”的阶段性胜利。与此同时,一如既往投身经济建设,经济发展继续保持了良好的态势。事实再次证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生命力的核心。“不能设想一个没有强大精神支柱的民族,可以自立于民族之林。”民族精神是高度自觉的强烈的理性精神,能够使全体社会成员形成一种共识,统一和整合全民的利益和意愿。我们在新世纪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所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重要阶段。江泽民同志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使广大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途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因此民族精神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主要方面,同时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而又持久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的竞争既包括物质的,又包括精神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外交和民族的意志力、凝聚力等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江泽民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民族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历史阶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要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民族精神观,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大力宣传和弘扬科学创新精神。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它要求人们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为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所充分证明了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坚持这条思想路线,就要求我们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科学精神实质上是一种理性的精神。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的现代化特别是人的现代化,都必须靠科学,靠弘扬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也就是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江泽民同志非常重要的一个论断。这个论断既是对创新在民族和国家发展中重要作用的精辟总结,又是对正在出现的知识经济时代本质的鲜明反映。我们应该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各个方面的创新,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

  • 上一篇文章: 学校德育创新的重要内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下一篇文章: 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4]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26]

  • 中国拟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4383]

  •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6379]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3387]

  • 深刻把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3714]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