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横向比较 >> 异国风情 >> 英国 >> 正文  
  英国人怎么进行品德教育         
英国人怎么进行品德教育
[ 作者:徐剑梅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1494    更新时间:2004-01-20    文章录入:admin ]


  人的品德培育要从娃娃抓起,对此应该没有疑问,但是到底该抓什么,怎么抓,各种文化背景的人做法不尽相同。英国人的一些做法就很有特点。(chinesenewsnet.com)

  在英国中小学, 道德教育被称作“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其目的是让孩子懂得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懂得如何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其核心道德观念主要有四:尊重生命、公平、诚实、守信。(chinesenewsnet.com)

  英国人还普遍重视让孩子领会这样几个社会常识:其一,学会照顾自己,同时不要妨碍他人;其二,如果你靠欺骗方式获胜,那么实际上你已经输了;其三,你不会每次都赢,总有输的时候,重要的是享受整个过程。(chinesenewsnet.com)

  那么,怎么让孩子理解这些道理呢?英国中小学并不要求孩子死记硬背道德准则,而是创造各种机会,使孩子们能够从心灵深处,从日常学习、游戏和生活中去领悟。(chinesenewsnet.com)

  多数英国学校每周都组织班级讨论,选取一些学校或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让孩子们发表看法,共同讨论,自己去领悟和判断对错是非。集体游戏也是一种重要方式,它让孩子懂得照顾与体谅别人,懂得如何与同伴合作。不少小学还鼓励孩子饲养和照顾小动物,绝大多数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养老院陪老人聊天,为慈善组织募捐以及参加其他公益或环保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社会交往能力。(chinesenewsnet.com)

  很多英国人认为,“道德是被感染的,不是被教导的”。同时,还有不少人坚信,法律能够改变和塑造人的品德。以诚信为例,一个英国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并不需要去考虑别人是否诚实,因为法律制度摆在那儿,不诚实的后果摆在那儿。成熟明晰的法律制度执行久了,人们自然会放弃占小便宜,知道占小便宜会吃大亏。(chinesenewsnet.com)

  比如说大学生贷款,英国大学生申请助学贷款非常容易,但很多学生甚至一毕业就到国外工作,为什么英国银行不担心他们欠债不还?答案很简单:每个英国人一生下来就会得到一个社会保险号码,申请助学贷款、工作收入、纳税、领退休金等全都得靠这个“信用号”。换言之,这个号码等于个人的社会信用档案密码,将伴随一生。欠债不还,就等于放弃与自己的信用联系在一起的一系列切身利益。(chinesenewsnet.com)

  其实,在任何社会,法律和道德之间总有一些灰色地带,英国也不例外。今年9月中旬,两位大学教授发表调查报告说,约三分之二的英国中产阶级人士都承认干过收受现金报酬以逃税之类不诚实的勾当,却并不以为这种欺诈构成犯罪。为此,英国每年都会出台新的法律,以缩小法律和道德之间的灰色地带,防范和惩罚人们的不轨行为。

  • 上一篇文章: 剑桥·牛顿·苹果树

  • 下一篇文章: 如何与英国人做生意?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2]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8]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8]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9]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4]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9]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6]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2]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2]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7]

  •  
     相 关 文 章
  • 英国的媒体与媒体研究[2788]

  • 英国新经济学教授:中国应…[1741]

  • 海外学子:我的“英国房东…[2447]

  • 英国人才培养秘诀:教会学…[1935]

  • 英国社交礼仪[2996]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