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专题]两弹一星 >> 正文  
  怀念北斗卫星创始人陈芳允院士       
怀念北斗卫星创始人陈芳允院士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新浪    点击数:371    更新时间:2021-03-09    文章录入:admin ]

 

 

“人生路必曲,仍须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四十年京兆一技人,求新服务不爱名,一称专家已过誉,惭愧国人赶超心!”这是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北斗”卫星创始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芳允院士写的两首诗。这是他光辉一生的写照。陈芳允院士(1916.4.3-2000.4.29)出生于浙江台州黄岩,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1938年初,进入西南联合大学学习。1945年初,到英国A.C.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参加雷达研制工作。19485月,陈芳允回到上海,在中央研究院工作。解放后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工作,1953年调到北京物理所工作。1967年,调到国防科委某基地,从事卫星地面测控网的研制和建设工作。1976年,调国防科委测量通信总体所任副所长。1984年,调国防科工委科技委任常任委员。1988年后为国防科工委顾问。

陈先生是一位善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科学家。他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航天测控创新发展之路。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后,他即对卫星进行了无线电多卜勒频率测量,计算出了卫星的轨道参数。该方法成为我国卫星跟踪测轨的主要技术之一。1965年他担任卫星测量、控制的总体技术负责人,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准确测量、预报,作出了重要贡献。60年代末,我国中、低轨道卫星的地面测控网即将建成,为了使地面测控网能精确测量、控制距地球36000公里高度的通信卫星,地面测控系统必须增大功率、提高灵敏度和作用距离。陈芳允经过充分论证,力主建立微波统一测控系统,用于通信卫星由发射至定点的全程跟踪测轨、遥测、遥控及数传。他认为,使用统一系统可以大大卫星载荷的体积和重量,特别是减少星上天线的数目,并大大减少地面设备的规模和投资。他的建议于1975年正式立项,于1980年建成,并成功应用于198448日发射的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

卫星导航定位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陈先生认为按我国当时的技术、经济状况,发展类似美国的全球定位导航系统(GPS)难度较大。1983年,他提出了用两颗同步定点卫星对地球上的物体进行定位,并可同时进行通信的设想。他带领课题组研制了“双星定位通信系统”,并在1989年演示成功,实现了地面目标利用两颗卫星快速定位、通信和定时一体化,为我国研制、发展双星导航定位系统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事业。

陈先生对国际上正在兴起微小卫星技术给予极大的关注。1992年,他在国际宇航联合会上宣读了他和地球科学家共同撰写的《地球环境观测小卫星群系统与国际合作》论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建立对地球环境观测的小卫星群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缩短对世界各地的观测重复周期,而且对地球环境的动态观测,特别适用对自然灾害和环境的监测。

1983年,美国宣布实施“星球大战计划”,试图以此带动科技和经济的全面振兴,抢占21世纪的战略制高点。1986年初春,原国防科工委组织了多次专家讨论会,研讨国防高科技的发展方向。会后,陈先生和王大珩找到王淦昌和杨嘉墀,一起起草了《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促成了中国发展高技术的“863计划”。

1987年以前我并不认识陈先生,在我参加863计划航天领域的工作后,因为经常在办公楼相遇,算是认识了陈先生。到了1997年,我和陈先生都应邀多次参加由林来兴研究员主持的“小卫星技术”的小型研讨会,就慢慢熟悉起来。不久,我们就发现我们的宿舍相距很近,可以隔窗相望。傍晚在院子里散步时也经常不期而遇。后来,陈先生曾多次请我到他家小座。陈先生家的简朴是出了名的,只有普通的家俱和一台不大的电视机,真不像一个大科学家的家。在这段日子里,我们聊天内容只有两个,即“北斗”和“微小卫星”。对于我这个门外汉来说,真是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至于他在本文开头那首诗里提到的曲折,由于他从未提起,我也不敢问他。

2000年初春,由于我忙于处理儿子去世的后事,疏于前去陈家探望。突然一个噩耗传来,陈先生去世了。大家都痛惜我国失去了一位勇于创新的科学家,我也痛惜失去了在卫星领域的一位杰出导师。当我今天写这篇纪念文章时,在慢慢的回忆中,似乎又再现出在大院南边小路的梧桐树旁,陈先生和我边漫步边讨论的情景。

 

  • 上一篇文章: 航天四老之梁守槃

  • 下一篇文章: 纪念航天总总师任新民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美国人的“商人”…[51]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70]

  • 侯外庐西大治校[58]

  • 中国思想史的奠基人——侯…[58]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64]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媒体盘点习近平引用过的邓…[5]

  •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5]

  • 血浓于水一家亲——中国是…[6]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19]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23]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