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专题]两弹一星 >> 正文  
  航天四老之梁守槃       ★★★
航天四老之梁守槃
[ 作者:佚名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868    更新时间:2021-03-06    文章录入:admin ]

 

 

梁守槃,出生于1916年,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之一,著名导弹总体技术、航空与航天发动机技术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早年从事航空发动机、航空工程教学工作,他是中国首枚弹道导弹“东风一号”总设计师,在仿制导弹研制工作中,创造性地提出“反设计”的研制方法,培养锻炼了年轻设计师队伍。作为中国海防导弹的先驱者,他大力倡导自力更生,坚持走自主研发反舰导弹之路,主持研发亚声速、超声速、小型固体三大系列岸对舰、舰对舰、空对舰众多型号海防导弹武器系统。

 

立志航天报国

 

童年的梁守槃在北京家中的私塾读古书和当时的小学教科书。1927年考入北京四存中学,后曾转学到天津南开中学、北京师大附中、上海沪江附中和上海光华附中。19336月,高中毕业时,正值国内“科学救国”“工程救国”的呼声高涨,梁守槃立志钻研工程技术,最终考取清华大学机械系航空组。

清华大学毕业后,他又进入南昌航空机械学校高级班继续求学,毕业后到航空委员会担任了绘图员职务。其间,目睹当时的主要装备都是美国货,且美国又提出对中国抗日战争所需的武器装备要“现款自运”,梁守槃深感建立中国自己军事工业的必要性,深感只有自力更生才能摆脱他国的控制。不久,面对日本侵略军长驱直入的铁蹄和在天上恣肆狂轰的飞机,当时正在航空委员会担任绘图员的梁守槃在安稳的绘图桌前再也坐不住了。“中国的被动挨打,就是没有自己的飞机,要航空救国。”一个造出自己的飞机、使祖国强大起来的想法开始在梁守槃的心头萌起。

1938年,梁守槃辞别父母,踏上了去美国求学的海船。一年后,梁守槃在麻省理工学院取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19402月,他放弃在美继续学习或工作的机会,毅然决定返回战火纷飞的祖国。

1942年,梁守槃辞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副教授职务,到国民党空军在贵州大定办的航空发动机厂,担任了设计科长职务,想在航空制造上能有一番作为。

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梁守槃与全课人员历尽艰辛,共同设计了一种飞机发动机。设计完成后,他们将设计方案呈送给主管部门,请求批准试制。不久,批复回来了:你们设计的发动机能保证比美国的强吗?不能保证,还不如买美国的。

一瓢冷水当头泼来,梁守槃航空救国的决心反而越发坚定了:不让我搞制造,我就培养人,中国早晚会有自己的航空工业。于是,梁守槃重返大学,到浙江大学担任了航空系教授。

 

揭开中国导弹事业序幕

 

新中国成立之后,梁守槃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梁守槃的心里始终有一个航天梦。终于,他在不惑之年等到了圆梦的机遇。1956108号国防部五院成立,标志着中国的“两弹一星”工程正式奠基,梁守槃成为首批调到国防部五院的科技工作者。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创建初期,基本上没有设计制造导弹的设备和资料,只有几十位从大专院校和工业部门抽调来的专家和百余名当年毕业分配来的大学生,而且只有钱学森教授在国外参加过导弹、火箭设计与试验工作,可以说是白手起家。他们围绕航空与导弹专业基础知识举办训练班。梁守槃担任训练班主任,并亲自登台重操旧业,讲授发动机专业的基础知识。这些都为后来的导弹研制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5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仿制从苏联引进的P2液体近程弹道导弹。梁守槃被任命为总体设计部主任,主持这一导弹仿制的总体技术工作。为研制更大推力的发动机,他提出可以不设计新的大型离心泵,而用几个离心式涡轮泵并联的设想。这一设想遭到了苏联专家的反对,理由是两台泵的工作难以互相协调,会造成泵的工作负荷不平衡。他不迷信苏联专家的论断,组织有关科技人员进行并联试验,试验前人为地造成两个涡轮泵流量和压力不平衡,试验结果是两台泵可以自动地达到平衡,证实这一技术方案设想是完全可行的,从而为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途径。

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突然撤走了所有在中国的专家。并留下了一句话:中国的液氧杂质太多,你们如果用自己的液氧来发射,不成功我们不负责任。

梁守槃一遍遍的计算和查找资料分析对比之后,十分自信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中国的液氧不行,是有人对原资料的理解有误。梁守槃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更坚定地认为,中国的导弹可以用自己的燃料。大家听了梁守槃的意见以后纷纷劝他说,发射导弹是件大事,一点马虎使不得。梁守槃说道:我立了军令状,有问题就杀我的头。

1960115日,是东风一号发射的日子。主抓国防科研工作的聂荣臻元帅在钱学森的陪同下,亲自到发射现场,给我国的第一枚导弹剪彩。随着指挥员的号令,东风一号喷出浓烈的火焰,飞向蓝天。在飞行了737秒之后,准确打中了554公里外的目标,这个记录,比它所仿制的导弹还要远。

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以后我们有了自己的导弹,揭开了中国导弹事业的序幕。后来聂荣臻元帅对梁守槃风趣地说,“就算失败了,也不会杀你的头,这颗头还要等着为国家立功。”

 

碧海献丹心

 

梁守槃长期担任海防导弹研究院副院长,分管技术工作,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这类导弹的发展规划,并主持和组织研制成功亚音速、超音速、小型固体三个系列岸对舰、舰对舰、空对舰多种海防导弹。采用冲压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的低空超音速反舰导弹c101的研制过程,更是曲折和荆棘丛生。早在1963年,正值一些发达国家有人主张停止冲压发动机研制工作之时,他和他的同事提出了继续开展冲压发动机研制工作的建议。梁守槃分析了发动机技术发展的趋势,认定冲压发动机对导弹与航天事业是大有用处的。他和同事们说服领导将冲压发动机列入研制计划。几经艰苦奋斗,采用冲压发动机的低空超音速掠海飞行的导弹C101终于研制成功。在法国巴黎博览会上被誉为“最令人惊讶的低空超音速反舰导弹”。

特别是在被人们称为“中国飞鱼”的C801超音速固体反舰导弹的研制中,他不仅带领科技人员解决了多项技术关键,还排除了飞行试验中出现的故障,以泰山压顶不弯腰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历尽艰辛和坎坷,终于研制成功了这一超音速导弹武器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梁守槃不仅在科学技术上深有造诣,具有独立思考、科学严谨、敢于直言的治学态度,具有对导弹研制试验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进行决策的才华;而且还十分重视航天科技工业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技术途径等的制订工作。早在1964年,他在当时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三分院的干部大会上,作了《关于技术工作中的几个问题》的报告,阐述了技术工作中存在的认识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见,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聂荣臻副总理看了这篇报告后,亲自做了批示:“梁守槃同志的这篇讲话很好,提出了一些很现实、很具体、很生动的问题。……对我们科学技术工作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很值得提倡。”时至今日,他提出的科技人员的“三严”(严格、严密、严肃)作风的培养问题;设计中的继承性与先进性的关系问题;保证技术指挥线畅通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梁守槃还多次提出关于航天科技工业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方面的建议;注意总结导弹型号研制工作的经验教训,向领导陈述己见;亲自起草和修改了导弹研制程序。他的这些建议与意见,大多数都已被领导接受或采纳,在促进航天科技工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 上一篇文章: 杜祥琬:朱光亚代表了一个时代

  • 下一篇文章: 怀念北斗卫星创始人陈芳允院士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57]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3]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5]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5]

  • 张文木:虚无主义与教条主…[69]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林同奇:“我家才子,一生…[11]

  • 林同济的“道家回归主义者…[11]

  • 不懈追求的学者林同济[6]

  • 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6]

  • 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5]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