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民族思维 >> 组织与实施 >> 正文  
  既要出奇制胜,又要缜密严谨——《反经》中的大智慧(奇正)篇       
既要出奇制胜,又要缜密严谨——《反经》中的大智慧(奇正)篇
[ 作者:赵丹阳    转贴自:草根网    点击数:596    更新时间:2017-12-26    文章录入:admin ]

 

    导读

 

    用兵之要,通晓“虚实奇正”是关键所在。唐太宗曾问李靖说:“奇兵与正兵是平时就先行区分的,还是临时根据情况而决定的呢?”

 

    李靖回答说:“按《曹公新书》上说‘(在兵力对比上)我为二敌为一时,我就分兵为二,以一部分为正兵,一部分为奇兵;我为五敌为一时,我就以五分之三为正兵,五分之二为奇兵 。’这仅是大概的说法。只有孙武说过‘作战的态势,不过奇和正罢了。但奇正的变化是没有穷尽的,奇正相互转化,就像旋转的圆环没有端末一样,谁能穷尽他的奥妙呢。’这才算真正懂 得了运用奇、正的道理,哪有平时就加以区分的呢!如果士卒没有学会战法,部将没有熟习号令,就必须区分为奇、正二部分来教练他们。教战时,使各队识别指挥的旗帜和鼓音,按指挥反 复进行分合变化的演习。所以说奇正区分和分合变化,只是一种教战的方法。训练完成,士卒都熟习了战法,然后就能像驱赶群羊一样,任由将帅指挥他们,谁还能认清奇正的分别呢!孙武 所说的‘用种种假象来欺骗敌人,同时要使敌人无法察知我的真实情况’,正是奇正运用到了最高的境界。所以平时区分(奇正)是为了进行训练,而临阵对敌时的奇正变化则是没有穷尽的 。”

 

    反经原典

 

    太公曰:“不能分移,不可语奇。”孙子曰:“兵以正合,事以奇胜。”何以明之?

 

    魏王豹反汉,汉王以韩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阪,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渡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渡军,袭安邑(孙子曰:“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此之谓也 )。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

 

    是知奇正者,兵之要也。《经》曰:“战胜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如环之无端,孰能穷之?”此之谓也。

 

    译文

 

    姜太公说:“如果不会灵活运用兵力,就不能和他谈论奇谋妙计!”孙子说:“太凡作战,用正兵稳扎稳打,钳制敌军主力,以奇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建立事功。”为什么这样说呢 ?

 

    魏王豹反叛汉军,刘邦任命韩信为左丞相,让他去攻击魏王豹。魏王在黄河东岸的蒲坂陈兵,堵塞了通往临晋的道路,韩信于是布置疑兵,假装要乘船偷渡到临晋,与此同时,让伏兵借 助能漂浮的木桶为工具,从夏阳渡河,偷袭魏王的后方重镇安邑[孙子说:“欲攻打近处,却装做攻打远处,想攻打远处,却装做攻打近处。”说的正是这个道理],魏王非常惊恐,于是率军 出来迎战韩信,韩信大胜,俘虏了魏王豹,把他所占据的土地定为河东郡。

 

    由此可知,懂得怎样使用“奇兵”与“正兵”才能战无不胜。兵法说:“用兵打仗,所赖不过‘奇兵’与‘正兵’,然而这二者之间,关键时刻却可以互相转化。奇正的变化,就象圆环 一样无头无尾,没有终结,谁又能穷尽它的奥妙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史海沉钩

 

    本章是《反经》中的第XX章,着重论述了行军打仗的基本要则——兵以正合,事以奇胜。一般来说,奇兵的数量少而且精,且承担着“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军事任务,而正兵的规模 气吞山河,通常负责与敌人的优势人马对决厮杀,发挥着稳定主战场的作用。当然,这仅是常例而已,真正将用兵之道发挥到了极致,则“吾之正,使敌视以为奇,吾之奇,使敌视以为正, 以奇为正,以正为奇,变化莫测”。明灭夏之战堪称是明太祖称帝之后为数不多的得意之作,此次战争的胜利,仅从军事指挥的角度来看,朱元璋对作战双方军事形势的清醒认识和战略部署 得当,是一个至为重要的原因。他以南路军为正,以北路军为奇,奇正并用,水路分进合击,密切配合,使夏军腹背受敌,疲于奔命,最终被明军各个击破。这是又一个“谋无不当,举必有 功”的典型案例,值得我们一看!

 

    朱元璋“奇正并用”消灭蜀夏

 

    公元1368年,明朝粗定中国,惟北有故元,南有夏、梁,时常滋侵。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初三日,朱元璋以徐达、李文忠为将,大败扩廓帖木儿、平章上都罕,攻克滦平,基本消灭 了前朝遗匪,下一步准备用兵川、滇。

 

    洪武四年正月,朱元璋以中山侯汤和为征西将军,江夏侯周德兴、德庆侯廖永忠为左右副将军,并命营阳侯杨璟、都督佥事叶升等率京卫、荆、湘舟师由瞿塘趋重庆,与敌人正面决战。 此外,为了攻敌不备,他还另有算计:“蜀人闻吾西伐,必悉其精锐东守瞿塘,北阻金牛以拒我师。彼谓地险,吾兵难至,若出其意外,直捣阶、文,门户既隳,腹心自溃。”遂又以颍川侯 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顾时为左副将军,并由何文辉等率河南、陕西步骑由秦、陇趋成都,作为“奇兵”。

 

    夏政权君臣面对强敌压境,战降不定。最后明升接受太尉吴友仁的主战意见,一面对明遣使修好,以争取备战时间;一面派莫仁寿、邹兴、戴寿等大将以铁索横断瞿塘峡口,抗拒敌军主 力。

 

    闰三月,汤和等人率领的南路军抵达夔州(今四川奉节)大溪口,敌军早已有备,做好了十分坚固的防御工事:在铁索外北倚羊角山,南靠南城寨,凿两岸壁引缆修筑3道飞桥,铺设木板 。置炮石、木竿、铁铳于其上,不仅如此,傍桥两岸亦置炮,并遣重兵固守。

 

    见此顽敌,明南路军配属部队将领杨璟决定分兵三路以进:由指挥韦权出赤甲山,进攻夔州;指挥李某出白盐山下,逼夔州南岸,以攻南城寨;亲率都督佥事王简等出大溪口,进攻瞿塘 关。杨璟出师不利,为夏军击败,其它两路明军也被迫退还归州(今湖北秭归),在此顿兵两月。五月初五日,汤和再次率兵自归州进攻瞿塘关,因江水暴涨,驻兵大溪口,又顿兵月余。数 日后,双方试探性的交战几次,互有死伤。

 

    这个时候,朱元璋预先布置的“两手准备”起了效果,由于明升把大部分精锐都用来跟明军的“正兵”死磕,傅友德所率“奇兵”(北路军)几乎没人阻拦,接连攻城拔寨,陆续攻克阶 州(今甘肃武都)、文州(今甘肃文县)、绵州(今四川绵阳),捷报频传。

 

    (作者按:傅友德率军灭夏,军至陕西,获悉阶州、文州守备虚弱,决定以此为突破口,集诸道大兵,扬言进攻金牛峡,实则引军趋陈仓,选精锐5000人为前锋,大军随后,攀援山谷, 昼夜兼行,直捣阶、文。四月初四日,抵达阶州城下,蜀守将平章丁世真率兵迎战,被明军击败,活捉双刀王等18人,丁世真逃往文州。初八日,明军进逼文州。距城30余里,夏军断白龙江 桥以阻明军,傅友德督兵抢修,进至五里关,丁世真复集兵据险抵抗,明都督同知率骑兵直冲其营,中飞石而死。傅友德继续挥兵强攻,夏军溃败,丁世真仅以数骑遁去,文州遂克。)

 

    戴寿等不得已分守夔州之兵,回援汉州(今四川广汉),以保成都。夔州守卫顿减一半,对汤和所率的“正兵”自然是利好消息。汤和遂率军自白盐山伐木开道,由纸坊牌溪趋夔州。初 五日,右副将军廖永忠领兵抵达旧夔府,蜀夏派出邹兴、飞天张等出城拒战。初七日,廖永忠分所部为前后两阵,前阵乍一交战,立即出后军分两翼夹击,大败敌军。次日,复挥师进攻,擒 其元帅龚兴,斩杀甚众。初十日,廖永忠进兵瞿塘关,认为这里山峻水急,工事坚固,舟师难以溯水而进,决定分兵两路夹击。一路密遣壮士数百人,皆穿与草木同色的青萨衣(青蓑衣), 携带小船,翻山渡关以出其上流;一路由廖永忠亲率出墨叶渡,分兵两道,一军攻其陆寨,一军攻其水寨,水路将士皆以铁裹头,船置火器。

 

    黎明,廖永忠攻破陆寨,继而上流水军顺流直冲而下,下流水军也溯流拥舟而上,火炮、火筒齐发,夏军大败,邹兴中火箭而死,夔州遂克。

 

    次日,汤和兵至,双方商议决定,由汤和率步骑,廖永忠率舟师,分道并进,进趋重庆。廖永忠所率舟师,势如破竹,沿江州县官吏望风归附,十八日,师抵铜锣峡。二十二日,汤和至 重庆,明升开城投降。

 

    北路军攻下汉州以后,于六月十五日进军成都。七月初十日进逼城下,夏守将戴寿力战不支,且闻明升已降,遂开城归降。汤和、傅友德两路明军又相继攻克其它州县。八月二十日,傅 友德率师攻破保宁(今四川阆中),擒获蜀夏其他骨干无数。

 

    在此次战役中,我们不难看出正兵与奇兵“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辩证关系,假若没有正兵在主战场“浴血鏖战”、钳制敌人,蜀夏一方就不可能对奇兵“轻而无备”;同样的道理, 没有奇兵的千里远涉、偃旗息鼓、突然袭击,正兵也无法短时间内建立事功。

 

  • 上一篇文章: 有确定的动员需求才有确定的动员——以1943年美国战时生产为例

  • 下一篇文章: 苛责强者,宽恕弱者——《反经》中的大智慧(量过)篇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任总在专委会建设思路汇报…[53]

  • 张文木:美国人的“商人”…[54]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73]

  • 致敬他们共同的恩师侯外庐…[51]

  • 侯外庐西大治校[6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媒体盘点习近平引用过的邓…[12]

  •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11]

  • 血浓于水一家亲——中国是…[12]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23]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26]

  •  
     相 关 文 章
  • 做大事者心要正——《反经…[682]

  • 不只看语言,更要看行动—…[558]

  • 苛责强者,宽恕弱者——《…[724]

  • 要善于造“势”——《反经…[577]

  • 留个破绽,诱敌深入——《…[657]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