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的重要几乎尽人皆知,但是把它说成是生产力的,就是企业家创业的切身体会。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场球赛。无不如此。
旧中国时代,可谓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为什么却被世界人所歧视?就是因为在专制制度下,人们是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任何单独的个体,都不得不面临任人宰割的命运。我们如果将“纸”比喻为土地,“沙”比喻为人民,“胶”就是爱国心。“纸”何等脆弱,它一撕就破;沙何等松散,它一吹就散;“胶”何等平凡,很多动植物中都能提炼出来。但是只要它们合在一起,就成为足以磨铁锉钢的砂纸,如同爱国爱家的人民团结在一块土地上,就能成为坚强而举世尊重的国家。这就是团结的力量。新中国的无数奇迹,无不是靠着人民的团结奋进才取得的。一个原子弹,一颗卫星要上天,要一班科学家和工农兵团结努力,才能成功。
一个强大的民族一定要注重团结意识的培养。学校固然要担负起这个任务,企业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早期的一些企业叫“某某事业养成所”,就是因为它担负着教育和训练任务。企业家强调团结,不仅是为了自己的企业发展,更重要的是为国家养成有团结意识的人材。这种团结意识的养成,必须从小抓起,从细节抓起。
在日本,小学到初中,体育竞赛时都只设团体项目,而不设个人项目,如接力赛、分组赛等。每个学生都要参加。只要你尽了力,大家就都会为之叫好。这就养成了从小就有团体合作的精神。其实,一个人学习差一点,倒没有关系,因为还有机会补习,但是没有团结精神,缺乏合作意识、不会交友则是最大的缺欠。在企业里也一样,业务差一点,可以提高;体质差一些,可以锻炼;文化低一些,可以补习;一个人如果缺乏团结意识,就无异于害群之马,让你什么事情都干不好。从这个意义上说,团结是第一生产力,点也不错。
在企业经营中,除了个人之间的团结外,最重要的是培养团队精神。就是一群人以任务为中心,相互合作,每个人都要尽力把个人的智慧、能力、力量贡献到共同的事业中,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务。
团队精神的形成,关键是要选好核心人物。他不一定是体力最棒的,也不一定是经验最多的,但他一定得是人缘最好的,在团队中最有威信的。这样,他才能虚心听取众人意见,汇聚大家智慧,找到最简单、最直接、最短时间内能完成任务的捷径。同时,在执行中,善于强弱搭配,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各尽所能,各尽所长,最后共享荣誉,内部则论功行赏,不埋没任何人的功劳。这样,才能为下一步的合作奠定基础。团队精神才能永续不衰,成为企业成功的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