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企业精神 >> 企业文化 >> 正文  
  以儒商的标准要求自己       
以儒商的标准要求自己
[ 作者:隗芾    转贴自:隗芾博客    点击数:657    更新时间:2017-01-20    文章录入:admin ]

 

 

潮人善经商,世界闻名。这不仅是因为现代有了李嘉诚等商业巨子,而且是由于自古形成的商道传统。这一传统并不是由人为意志决定的,而是有着根深蒂固的缘由。

最根本的原因,是由其海洋文化生产方式决定的。海洋生产以渔业和贸易为主。渔业产品本身只能是商品,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取得其它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这与大陆文化体系自给自足经济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

第二,潮汕地区矿产资源匮乏。近代以后,人们生活必需品已经超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范畴,煤、铁、石油以及布匹等生活必需品只有通过市场交换才能获得。

第三,潮汕人多地少,客观上成为形成并发展自发的市场经济的动力。因为只有通过劳动力的转移,才能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维持社会的平衡。

因此,潮汕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这种由生产方式和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市场经济传统,是不可能人为抑制的。新中国成立后,全国范围内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但即使在“农业学大寨”最严格的时候,潮汕地区也没有完全杜绝市场经济痕迹。尤其是在偏僻的农村,老百姓照样开荒种菜、种蕃薯,照样有集市。惟其如此,在全国陷入普遍饥荒时,人口密度很大的潮汕反而并没有饿死人,可以说,就是这种市场经济的惯性救了潮汕。当改革开放政策一出台,潮人从心底里接受。这说明潮人历久以来,一直受市场经济的薰陶和训练,是商海中敢于特立潮头的弄潮儿,不愧为叫“潮人”。

然而,历史、地理与生产方式的条件,只是给从事市场经济活动提供了一个舞台,并不等于在这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都能成功。成功还需要有多方面的主观的保障条件。

概括而言,就是两个方面:“儒”的仁厚与“商”的灵活。上升到文化角度看,就是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结合。“儒”是大陆文化之魂,“商”是海洋文化之魂。二者结合得好,就成功,一般称之为“儒商”。然而,成功的“儒商”,并不是简单的“儒+商”,而是“儒×商”。“儒+商”,仅仅是物理的结合,如同茉莉花茶,二者是不同的东西糅合在一起的;而“儒×商”,是要化学地融合,如同我们潮汕的凤凰单丛茶,味道是在炒制中自然产生的。一般人理解“儒商”,要麽是是书生下海做生意,要麽是让生意人读书。这样并不能保障成功。一个人必须在市场经济的大熔炉中,经过“锻炼”,融合了这两方面的品格,方可无往而不胜。

“儒”,并不是指读书多,而是指具备“儒者”的品格,即:有仁爱之心,宽厚之德,与人为善,团结互助,慎独诚信,为天下积财,取之有道。

“商”,包括: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善抓机遇,以小搏大,不拘一格,敢于创新。

成功的潮商就具备这两方面的优势。

第一,拼搏精神。敢想、敢做、敢为天下先,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爱拼才会赢。”

第二,有互助精神。这也是海上生产方式养成的。潮人靠团队精神,逐渐在各地生根,从点到面,铺展开来,相互携助,共渡难关,营造了对整个潮人经商有力的大环境。

第三,讲诚信。潮水守信。诚信是潮人办实业成功的法宝。前辈潮人创造了“潮人守信”的金字招牌,绝不能让个别利欲熏心的人肆意破坏。只有捍卫好祖宗这块基业,潮汕经济才能健康发展。

第四,讲人缘。人际关系是发展商品经济必不可少的人文环境。潮人特别重视和谐的社会环境,讲究和气生财。在外重联谊,在内重团结。每年春节期间的祭祖和游神,就是社区和谐的保障手段,也是传承文化道德的重要课堂,它给潮人经商提供了道德底线。

中国人常爱讲“凭良心做事”。在没有别人发现或监督的情况下,自觉不做坏事,就叫“慎独”。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仁义礼智信”,就是潮人在市场经济中应有的道德标准。仁指对人要宽和,更不能害人。义是互助精神;礼是礼貌待客,讲究社交艺术;智是发挥商业智慧,灵活机动;信就是信用。在潮汕,凡是已经成功的企业家、事业家,无一不是坚守着这五条道德标准,我们现在大张旗鼓想恢复、重建的,仍不外是这五条基本道德标准。做到这些,就是一个“儒商”。

愿潮商个个都成为真正的儒商!

  • 上一篇文章: 团结也是生产力

  • 下一篇文章: 欲成大事 必走中道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4]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工作、学习没有明天,只有…[923]

  • 不管什么体制,只要有纳税…[916]

  • 情义是无形资产,不可估价…[858]

  • 有能力的人不需要给权力,…[992]

  • 把职业变成事业,企业就成…[837]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