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中华概况 >> 中华文化 >> 琴棋书画 >> 正文  
  略论中国书法与绘画的境界       
略论中国书法与绘画的境界
[ 作者:白祖诗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682    更新时间:2016-12-07    文章录入:admin ]

 

 

境界、意境、气韵是三个中国独特的审美范畴,离开这些范畴,就无法理解中国的书法绘画和其他审美对象。因此,在讨论中国书法绘画特色与价值之际,首先简略谈一下这些审美范畴是必要的。

气韵的概念在六朝时开始流行,最初用以描述人物的风姿、仪表。晋代谢赫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气韵”的范畴——他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被后世誉为“千古不易”的绘画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这六法中,气韵生动以下的五种方法都是指绘画的方法与技巧,只有气韵是指画家的内在精神特征。“气韵”说的气,主要是道家老庄的“气”,即清气、灵气、逸气、元气(今天不妨也加上儒家的浩然正气);韵则是音乐韵律的延伸,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品的韵律、节奏、风韵与回味。合起来说,气韵就是强有力的、有创造性的生命律动。不论诗歌或是书法、绘画,都应该先有出自精神深处的气韵,以此气韵构建作品,才会产生有生命力的艺术。中国人强调气韵,其内涵主要是强调艺术的“内美”。

意境作为审美范畴在唐代开始流行,不过没有人从理论上对这个问题给予明确的论述。大体说来,意境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艺术品所内含的“情景交融”,“情”说的是内心的情感、心意、意志,“景”说的是具体的作品形象。内在的精神和艺术形式相融合。二是指作者或读者在观赏作品后的感受、联想、想象。这一点在中国绘画中特别明显。在“似”与“不似”间的作品,给人们以丰富的想象、联想。意境包含言外之言、意外之意、象外之象,不是简单几句话能说清楚的。

境界原本是佛家用语,有点类似一个人的觉悟程度。近代经王国维的论述,发展为基本的审美范畴。境界首先是说一个人、一件作品的意志(王国维深受叔本华影响而二人又同时受佛学影响)、情感、胸襟、怀抱、心灵、灵性,以此主观精神世界投入创作,产生相应的艺术,但在主客观统一中,特别强调内美。广义地说,境界包括生命灵性、观察思考、创造成品、回味无穷四个方面,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外延极广的范畴。

境界、意境、气韵三者是独立的范畴,它们三者呈现内涵、外延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却又不能完全彼此包容的状态。

境界与意境比较,前者更多指内在精神、意气达到的程度,意境则稍偏于艺术成品的特征。我们常常说这一幅字画的境界很高,但很少人说同一对象的意境很高。二者都同样指艺术品的“虚实相生”,都同样是主客观的统一;甚至都同样更着重生命的律动,但评价的角度有所不同,境界更多是从主体这边去展开观察探讨,意境更多是从作品这边去展开。本来中国的思维方式就不是很严密的,对概念、范畴的定义往往带有不确定性、模糊性,我们的论述也不可能是很严格的。这常常要通过“领悟”去把握。

意境与气韵也是如此,相互渗透却不能彼此代替。其相似处是都内涵生命的律动,强调情景交融。不同处是意境更多注意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而气韵则更多注重直观感觉、注意韵律、韵味,没有那么多精神与感情的联想空间。

中国书法之所以能成为艺术(这在世界上是仅有的),实是因为带有像形的字体构造在书写时被赋予生动的气韵。字的笔画、轮廊与写字主体的意向、心志结合在一起,产生了特殊的美感。方块字在书法中并不是整齐的四方体,字的左右上下参差不齐、错落有致,形成特别的“势”,孕育出动态、合谐的美感。王羲之在他的《笔势论》中说:“划如列阵排云,挠如劲弩折节,点如高峰坠石,直如万岁枯藤,撇如足行趋骤,捺如崩浪雷奔,侧钩如百钧弩发。”中国人从小就受书法美的影响,在写字时,在简单的线条中领悟笔力、笔趣、蕴蓄、精密、遒劲、简洁、厚重、波磔、谨严、洒脱,在字的结构中领悟长短错综、左右相让、疏密相间、计白当黑、条畅茂密、矫变飞动。

中国书法模仿大自然,书法家捕捉动物与植物的生动形象用之于书法。人们从一枝枯藤看出天然的风致,雅逸的格调、苍劲的力量。从此产生“枯藤体”。一枝梅花,一条附着几片残叶的葡萄藤,一只跳跃的斑豹,猛虎的巨爪,麋鹿的捷足,骏马的劲力,熊罴的棱毛,白鹤的纤细,松枝的纠棱盘结,没有一种自然界的气韵形态未经中国书法家收入笔底,形成一种特殊的风格。

中国书法的意义远超过书法本身,它同时也是中国绘画与建筑的源泉。书法家往往同时是画家,而建筑上的许多构造亦取自书法。

王国维说人生的成就有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中国书法也是如此。第一境界是博采众长、努力创造。学习参考各家书法,力求取人之长为我所用,把字写好。第二境界是苦心孤诣,创造风格。这是最艰苦的时期。要冲破传统独立创造自己的风格。第三境界是随心所欲、得心应手。达到此一境界者当属书法大家、一派宗师。

意境是中国绘画、特别是山水画的灵魂。“景少意长”是其典型特征。清代戴熙提出:“画令人惊,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这里说的思就是前面讲的想象、联想。

太逼真的形象不可能给人留下丰富的联想空间,所以中国画提倡绘画应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似与不似之间一方面给作者留下广阔的创造、想象空间,一方面不会产生把图景几何化、完全脱离形象本来面目的现象。

中国人常把诗歌与绘画放在一起研究,二者的意境都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的特点。绘画的意境颇有“灵犀一点通”的味道。一幅画的意境往往蕴有画外的虚境,可感而不可说,难以言表。

中国画家绘画讲求以画言志,绘画形象是胸中主观气韵、心意、情感的表现。元代大画家倪云林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画家画竹没有画败竹的,竹的形象常常代表画家心目中的清高、高雅之意或对现实的不满与怒气。竹、石这些最普通的对象在画家主观心意、气韵支配之下,成为一个人气节、操守的象征。

唐代著名美学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强调了绘画当以气韵为先。“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又说:“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在,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元代汤阜也在《论画》中说:“俗人论画.不知笔法气韵之神妙,但先指形似者.形似者俗子之见也。”这种强调神似在先、以神似为主导带出形似的神形统一,是中国画家普遍认可的境界。

中国绘画用笔墨,不十分重视色彩。自然界的树叶难见黑色的,可中国画常常用黑墨画出生动的树叶形象,表现出独特的气韵。画面也往往留下许多空白之处,这些空白与实物形象虚实相衬,更能烘托出特殊的意境。有人说中国山水画特别蕴有“远”的意境,画家喜欢高远、深远、平远。“远”的境界突破有形的形体,达到空间与时间的“无限”。产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效果。

我们当然可以把绘画也分成三个境界来讨论,但中国绘画有一个融境界、意境、气韵为一体的最重要特色,更值得认真加以论述。这就是大自然在绘画中的地位与作用。因此,我们将着重对这一问题展开阐述。只有懂得中国画家对大自然的态度、胸襟,才可能真正欣赏中国绘画。

中国绘画特别是山水画,往往显出一种恬淡的气氛。即令画面中有人物,也把人物描写为全身心投身于大自然的对象,远离人世的喧嚣,淡忘了功名利录,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怡然自得。山水、人物的造型不很逼真,与现代写实手法大不相同,没有明确的透视没有淡浓的阴影;但这一切反而更增了飘逸的情调。这是人世,却又是远离人世的仙境;这是仙境,却又是没有神仙的人间。这类山水画加上鱼虫花鸟、翠竹苍松等景物画,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宗教画、乃至人物画,都不能与之匹敌。

在中国,诗画一体,画家和诗人有许多共同处。中国文人总是喜欢登山傍水,把酒凌虚,欣赏一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美景;喜欢找一个好时辰,“江南秋影雁初飞,与客携酒上翠微”,却又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喜欢在夜里看一看“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在早上欣赏一下“杨柳岸晓风残月”,向往“抱琴却上瀛洲去,一片白云千万峰”,把自己溶合到大自然中去。

绘画也一样。宋代的宋迪,提出了自然景色的八大题材:平沙落雁,远浦归航,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古寺晚钟,淦村落照,极大丰富了山水画的内容。

中国人在诗歌中以及后来在绘画中,对大自然采取了一种十分独特的态度。大自然往往以孤独、寂寞的姿态显现,作者却很乐意使自己投向其中。人们面对孤独、寂寞、荒凉的大自然毫无畏惧之心,丝毫不怕投身其中会失却自己;恰恰相反,诗人、画家在投向大自然中,不仅不意味着个人的消失,反而是一种解脱;不但是解脱,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获得自由。他感到个性受到的种种约束在大自然风光中消溶了,在无边无际的自然景象里,人的独立性和尊严被发现了。大自然是清新的朋友,在提高客体的审美独立性同时,也提高了主体的独立自觉,人与大自然都有了“人格”。他无拘无束与大自然交往,在创造以大自然为对象的艺术美中大大提高了主体的自为性,作家用自己的主观自由意志任意造自然形态,把自己的意志对象化到艺术作品中。各种心灵上的重负被清风吹散,被流水消溶,他感到重获自由的无限喜悦! 这就是自然景色的韵味所在!这种意境几乎支配了整个诗坛画苑,也包含了书法领域。

中国诗人画家不需要上帝,不需要仙境;大自然就是最好的归宿。李白的《山中问答》一诗最明确地道出了这一点:“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它生动而自然地道出了中国诗人融境界、意境和气韵为一体的自然观。整首诗的精神是投向大自然与世俗的人生对立起来。山水画的情趣大体与诗歌一致。画家喜欢云山雾水,翠竹苍松,多少反映一种孤高傲世的心理。可以说,在表达远离烦恼人间、睥睨世俗方面,画家绝不逊于诗人。无边幽美的大自然,总是向诗人画家招手,他们想摆脱尘世的烦恼与喧嚣,一个个皈依了这多情的召唤。这是我们在讨论中国绘画时要特别强调的。

  • 上一篇文章: 论书十要

  • 下一篇文章: 从绘画艺术看中西价值观之差异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陈云:毛主席一个无可比拟…[54]

  • 怀念科学巨匠竺可桢[56]

  • 吕本中:《官箴》[51]

  • 陈立夫直评蒋经国对“台独…[51]

  • 《帝范》全文[54]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任正非:全面提升软件工程…[11]

  • 任总在专委会建设思路汇报…[12]

  • 殷志峰:无为而治[13]

  • 任正非:一个职业管理者的…[11]

  • 关于AI和大模型 工信部、上…[12]

  •  
     相 关 文 章
  • 中国文明透析提要——20…[569]

  • 致白祖诗先生的公开信[896]

  • 白祖诗的文化反思[664]

  • 中国人的围棋式思维方式[667]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