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横向比较 >> 异国风情 >> 法国 >> 正文  
  《人权宣言》与法国大革命(下)         
《人权宣言》与法国大革命(下)
[ 作者:议宣    转贴自:士柏咨询网    点击数:4289    更新时间:2004-01-13    文章录入:111

 

    四,英国的干预与特拉法尔加海战

  在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中,以英国为首的反法同盟扮演了重要角色。早在法国处死路易十六时,英国就纠合普、奥、荷、意、西等国,组成了第一次反法同盟,英国的干预,除了是历史上两国长期争霸的继续之外,还有更深层的政治因素。
  法国大革命唤起了英国的民主运动,威胁到资产阶级上层利益。大革命揭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把“欧洲每一个国家都分成两个阵营”——特权阶级和非特权阶级,“在英国,资产阶级的较高阶层位于此线之上”。大革命爆发后,英国国内共和派和激进派掀起了斗争,要求进行民主改革。参加过北美独立战争,发表了著名小册子《常识》的潘恩,此时在英国发表《人权论》,为争取共和制和民主权利呐喊。被克伦威尔征服的爱尔兰和苏格兰人民也开始了反抗。这些都使英国资产阶级对法国大革命惊恐,仇视,视其为洪水猛兽。1792年11月19日法国政府发表宣言“保证援助一切反抗压迫者而起义的民族”,促使英国决心对法国大革命进行干涉。
  17世纪,法国在西欧海上贸易浪潮的推动下,加入到海外殖民竞争的行列。1604年,法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和加拿大商业公司。1608年,法国在北美新斯科舍半岛、魁北克建城,1642年,法国在蒙特利尔建城,1682年,法国人命名密西西比河流域为路易斯安那,期间法国还占领西印度群岛的马提尼克岛、瓜德罗普岛。18世纪初,法国在非洲西海岸的塞内加尔、东部马达加斯加岛等地建立殖民点。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在海外的殖民地面积,等于本土面积的20倍,建立起仅次于英国的殖民帝国。
  法国面临大西洋和地中海,有着远远长于西班牙和荷兰的海岸线,但法国一直追求的目标是在欧洲大陆建立霸权。为此,法国长期的对外政策以打击哈布斯堡王朝在欧陆的统治势力为目标,直至30年战争(1618—1648年)扩大了法国在意大利、德意志、尼德兰和瑞典的影响,为法国建立欧洲霸权奠定了基础。17世纪末,法国不仅建立起欧洲最强大的陆军,而且拥有数量规模上远强于英国的海军,但法国海军在军费上受到强大陆军需求的限制,在地理上受到将舰队分割在大西洋和地中海两个方向的限制。
  法国本土虽然东部临地中海、西部濒大西洋,但由于东西两个海洋方向被伊比利亚半岛所阻隔,只能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联系起来,因而让法国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才可能与英国的海军力量相抗衡。又由于法国陆地边界历史上长期受到德国的重大威胁,法国还必须集中大量财力建设强大的陆军力量,因而这种地理位置,使法国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究竞把战略重点放在发展“陆权”还是发展“海权”的“两难选择”。
  与此同时,英国在打败了荷兰这个强敌后,世界上能与英国抗衡的只剩下法国了。为了争夺欧洲和殖民霸权,英国的战略是:一方面不断在欧陆组织反法同盟,以耗费法国陆军;另一方面控制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直布罗陀海峡,成功地阻止法国地中海舰队与大西洋舰队的有效联合。因而,法国不得不在或者是维持欧陆霸权,或者是与英国争夺海洋霸权中进行选择。英法两国先后进行了圣·奥格斯堡同盟战争(1689—1697年),结果是英国在地中海站稳了脚跟;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2—1713年)和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年),英国奠定了海外贸易和殖民地的基础;最后,两国在七年战争(1756—1763年)中展开了争夺殖民地的最后较量,结果法国大败。在印度,法国的势力几乎全被英国排挤出去,仅在印度沿海保有几个贸易站。1775年爆发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北美十三州独立战争,法国藉此积极援助美国,派遣军队在北美、地中海、印度洋同英国作战,打败了英国,帮助美国取得独立。但在1783年的和约中,法国却未收回加拿大法国在北美的殖民势力几乎荡然无存。“新法兰西”殖民地被英国夺去,路易斯安那也以密西西比河为界被英国(占领东部)和西班牙(占领西部)分割,法国仅保留了纽芬兰沿岸两个小岛及西印度群岛的几个岛屿。从此之后,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自夸为“日不落”大殖民帝国。

  在与英国进行海上较量的长期斗争中,法国海军不乏有辉煌战绩,但由于从路易十四到拿破仑的法国统治者。都基本上遵循了欧陆霸权的总政策,所以失去了争夺世界海洋霸主地位的机遇。
  1799年拿破仑在推翻督政府后,又粉碎了1788年建立起来的以英国为首的第二次反法联盟。1803年5月,在经过短暂的宁静之后,两国重新宣战。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帝国。英国以大量英镑开路,联络奥地利和俄国,筹划组织第三次反法联盟。荷兰和西班牙则站在了法国一边,并将自己的海军交给拿破仑指挥。
  宣战之后,英国海军部长圣.芬森特立即命令封锁主要的法方海军港口。拿破仑则夜以继日地建造新军舰、运输船、驳船准备横渡英吉利海峡攻击英国。到1805年,法国已有战列舰103艘、巡洋舰55艘。但是,法国的海军主将维尔纳夫却是一个失败主义者。他不相信拿破仑的侵英计划,对自己也缺乏信心,对对手纳尔逊畏之如虎,终于使他在以后的作战中作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错误决定。也使得拿破仑调虎离山,突破英军封锁,入侵英国的一切机会随之化为乌有。9月2日,拿破仑拔起在布伦驻军的帐篷,于是“英格兰军团”变成了“大军团”不渡海而开始准备渡过莱茵河了。英国得救了,本来准备给它的打击,落到了维也纳的哈布斯堡王朝身上。
  入侵的威胁既已解除,英国政府松了一口气。但是法国海军原封不动,随时可能对大不列颠的海上霸权提出挑战。1805年9月2日,英国巡洋舰“欧亚拉斯”号传来消息:法西联合舰队已由维尔纳失率领进入了西班牙的加的斯港。于是,海军部决定派著名的海军将领纳尔逊到加的斯港外去加强封锁。
  9月28日,纳尔逊到达加的斯与科林伍德会合,并接管了全部英国舰队的指挥权。他的作战计划是诱敌出海,相机歼灭之。而此时,拿破仑此已命令以海军上将罗西里来替换维尔纳夫。维尔纳夫得知后,觉得这是个奇耻大辱,于是决定在罗西里到达之前,即先行冲出加的斯港,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前往地中海,配合拿破仑在意大利的军事行动。10月21日拂晓,当法西联合舰队驶抵特拉法尔加海域时,与纳尔逊的舰队遭遇。
  战前,纳尔逊为英国舰队设计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进攻阵势:排成双列,从垂直方向直捣敌舰队的中央,把它斩成几截。切断其前后联系,打乱敌人队形,使其首尾不能相应;另外一支由柯林伍德率领攻击敌人后卫;预备队在发现敌人的旗舰后,才发起进攻,一举打乱其指挥机关,迫使敌舰陷入混乱状态,最后逐个歼灭被分割的敌军军舰。这样的战法,对每一列的头舰都是十分危险的。它们将受到敌人全部火力的轰击。纳尔逊把最强的主力舰配置为头舰,科林伍德的旗舰“皇权”号和他自己的“胜利”号两舰,都是三层甲板、百门炮的战列舰,比起74门炮的敌舰来,威力要大得多。同时,纳尔逊还给予舰长们在攻击方式上享有极大自主权,只要求他们充分发挥勇猛顽强,积极主动,敢于近战的精神。听完这个计划,舰长们极为振奋,异口同声的说:“它是真新奇、真特殊和真简单……只要我们抓住他们,就一定会成功!”他们把这种战术称为“纳尔逊秘诀”。
  维尔纳夫则在最后一分钟又改变计划,命令全部舰队转向,这样好使加的斯港可以处于下风位置,以便被击毁的船只有一个避难之地。这个的行动,实在是十分的不幸,因为这不仅好像退却一样,足以影响到部队的士气,而且这样调一个头,需要两个多钟点的时间,结果所组成的战线凌乱不堪。
  由于担心维尔纳夫逃回加的斯港,纳尔逊也改变了原计划,不以敌方中央前段为目标,而改向其前卫的中央冲去。柯林伍德则向敌人后卫部分前段进攻。纳尔逊又发出了其著名的通令:“英格兰要求每人恪守职守!”战斗一开始,“皇权”号就插进西班牙旗舰“圣安那”号与法国军舰“猛烈”号之间,把联合舰队拦腰斩成两截。纳尔逊也率“胜利”号插入“金船”号与后面的法国军舰“可畏”号之间,把已成两截的法西联合舰队再次齐胸劈断。
  法西联合舰队一时吃不准英国人的主攻方向,见纳尔逊来势汹汹,就把密集的交叉炮火倾泻到带头冲锋的“胜利”号上,而这正是纳尔逊所希望的。“胜利”号和“可畏”号战列舰很快逼近,双方投钩手立刻就把对方的战舰勾住了。英国水兵和法国水兵都准备跳上敌舰甲板,进行古老而残酷的接舷战。纳尔逊助攻一列成功地牵制了敌人的中间和前队,保证了科林伍德在主攻方向不受干扰地吃掉敌人的后队。法西舰队被分割包围。经过数小时激战,在英国海军的重创下,维尔纳夫终于抵挡不住,被迫下令投降。
  下午4时30分,炮声终于停了下来。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的33艘战列舰中,有12艘被俘,7艘完全丧失战斗力,1艘正在起火燃烧,9艘逃往加的斯,4艘逃向直布罗陀。当夜幕将垂时,风暴大作,一连就是四天,多数负伤船只都自动沉没,包括所有的英军战利品在内,只有4艘例外。而在整个会战中和风暴之中,英国都未损失一艘船。
  这次特拉法尔加海战是装备实心炮弹的木质帆船之间最大的一次海战。也是19世纪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英国赢得了一次伟大的胜利.但是却丧失他纳尔逊勋爵,他在战斗中中弹身亡。对拿破仑来说,1805年10月21日是个喜忧参半的日子。在这一天,他既赢得了大败奥地利军队的乌姆大捷,又输掉了特拉法尔加大海战。这一仗,不仅把英国从拿破仑入侵的威胁中解脱了出来,而且也使一百年来的英法海上争霸战从此告一段落。它使英国获得了一个海洋帝国的地位,而且这个帝国维持了长达一个世纪以上,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才受到德国的挑战。


  五,俄国的彼得大帝与中国的康熙皇帝

  要了解拿破仑从兵败莫斯科到最终走向失败的历史,还有必要追述一下俄罗斯的历史。
  关于最早的俄罗斯人,一直有“斯拉夫起源说”和“日耳曼起源说”之争。到底是起源于居住在第聂伯河流域的东斯拉夫部落,还是起源于日尔曼人“堂兄弟”维京人征服者“罗斯人(意为红头发的人)”,至今争论不休。可以确定的只是,9世纪开始形成以基辅为中心的古罗斯国家。到11世纪时封建制度才最终确立。
  988年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接受东正教为国教,在罗斯建立起大主教区。基辅罗斯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国家,与东西方各国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又以通婚的方式与欧洲邻国建立起广泛的政治联系。11世纪后半期基辅罗斯开始解体,分裂成众多的小国,彼此混战不断。1240年被蒙古征服,从属于成吉思汉之孙拔都所建立的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金帐汗国对罗斯采取“夷人治夷,分而治之”的策略。最终罗斯的土地分成东北、西北和西南三个部分,以后在这些地区分别形成了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三大东斯拉夫民族。
  俄罗斯是一个特别的欧洲国家。它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一直在欧洲,但俄罗斯在许多方面与欧洲大陆各国,特别是与西欧、中欧的英、法、德等国,有重大的区别。俄国的早期远古历史和文化更接近拜占庭文明,而与希腊、罗马文明无缘。希腊、罗马和拜占庭是三种典型的欧洲古文明。希腊文明,是以城邦、和政治上民主化、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平等、商业和文化的高度繁荣为主要特征。罗马文明,是政治上是共和国,带有保守色彩,贵族有许多特权;国家与民族至上;文化方面出现有限的繁荣;经济以农业为主,商业不发达。与罗马文明比,拜占庭文明政治上更加专利;经济以农业为主,其次是手工业,经济生活为国家所牢牢控制,社会严重不平等;文化方面,除了建筑与某些工艺方面,没有什么创造性的贡献。希腊文明与拜占庭文明是两种极端的文明,罗马文明则介乎两者之间。正是拜占庭文明和东正教的影响塑造了俄罗斯人的鲜明性格,并长期影响了俄罗斯的发展。

  14世纪莫斯科公国开始兴起。1480年伊凡三世(1440—1505年在位)最终击败了金帐汗国的军队,结束了蒙古人长达240年的统治。俄罗斯国家开始逐步统一,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农奴制国家。疆域北达白海,南抵奥卡河,西及第聂伯河上游,东至乌拉尔山脉。马克思在《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一书中评价莫斯科公国的崛起时写道:“惊恐的欧洲,当伊万在位之初,几乎不知道夹在鞑靼人和立陶宛人之间还存在着一个莫斯科公国,这时(指伊凡三世时)看到一个庞大的帝国突然出现在它的东部边境而弄得目瞪口呆”。伊凡四世(伊凡雷帝,1533-1584年在位)在位期间,对内采取残酷血腥的手段,推行特辖制,打击波雅尔大贵族的势力,加强沙皇的中央集权,因而有雷帝之称。对外大规模对外征战,扩张版版图。
  1598年,留里克王朝绝嗣,外戚戈都诺夫被推举为沙皇。国内贵族争权夺利,农民起义频繁爆发,波兰借机入侵。1612年俄罗斯人民驱逐波兰入侵者,解放莫斯科后,推举大贵族米·费·罗曼诺夫为沙皇,自此开始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罗曼诺夫王朝对外在不断征战,收复大量失地之后,继续推行扩张政策,向西伯利亚全境推进,到17世纪末时基本占领了整个西伯利亚地区。期间对中国清朝作战失败,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17世纪后期,封建制在西欧已基本瓦解,而俄国却极力维护和加强农奴制,致使工农业生产严重落后,政治腐败,军事力量薄弱。

  彼得一世(1682—1725年在位)年登基时刚满10岁,1689年亲政。彼得一世认为,俄国要强大,当务之急是打开通向黑海和波罗的海的道路,于是首先起兵攻打土耳其人控制的亚速堡垒,但未能成功。这促使他下决心建立一支强大的舰队。此后,经过对瑞典和对土耳其的多年战争,俄国先后取得了通向波罗的海和黑海的北方出海口,1712年,彼得在涅瓦河两岸的荒岛上建立了一座新城市,取名为彼得堡,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到这里。密切了与欧洲各国的联系,1721年10月,俄国枢密院尊称彼得为“大帝”和“祖国之父”,莫斯科大公国也正式改称“俄罗斯帝国”,同时也成为世界强国之一。正因为如此,彼得大帝一直被俄罗斯人奉为居功至伟的民族英雄。
  彼得一世执政后,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是俄罗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开始了俄罗斯向欧洲资本主义文明的迈进。这些改革包括:效法西欧,全面改革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和宗教管理制度,开办工业,加强海、陆军正规建设。兴办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事业,创办科学院和各种专门学校,并派遣大批贵族子弟出国学习。同时颁令简化俄语,出版报纸,奖励翻译西欧著作。就连俄国人的生活习惯,彼得也不放过,下令不准留长胡须,禁止着旧式长袍,自己带头改穿匈牙利式和德国式短装。彼得激烈、激进地改革,不仅改换了俄罗斯人的头脑,甚至改变了俄罗斯皇族的血缘。他严厉地镇压改革的反对派,不惜处死反对改革的亲生儿子阿列克塞。马克思曾说:“彼得大帝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值得我们今天深思的是,俄国的彼得大帝与中国的康熙皇帝处于同一时代。彼得一世登基时,俄国还十分落后,但是他敏感地觉察到了当时西欧变化,和英国、荷兰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后,工业、贸易的发达。学习西方的心情十分迫切。彼得一世曾化名米哈依洛夫,随使团周游普鲁士、荷兰、英国等许多西欧国家,细心考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通过“寻师问道”,彼得不仅亲身感受了西方国家的先进之处,而且进一步弄清了当时欧洲的国际形势和俄国所处的地位。从国外归来,他果断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尽管彼得推动改革的手段十分专横,并引发不少争议,但他的改革无疑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的情形恰恰相反。尽管康雍乾三代帝王学识渊博,雄才大略,但没有感受到世界范围空前深刻的大变动、大转折,也没有感受到西方国家的产业革命、启蒙运动的发展趋势。乾隆二十年前后,随着统一新疆战争的顺利进行,乾隆皇帝自感王朝进入“全盛”时期,从此将“持盈保泰”作为基本的治国方略。“持盈保泰”就是保持富足安稳的局面,实际上就是墨守成规,维持现状。在对内政上仍旧沿袭保守的传统,限制工商业,轻视科学技术,大兴“文字狱”。这与彼得大帝的开明政策形成鲜明对照。因此,俄国在彼得大帝的手中由弱而强;而中国在康雍乾的任上盛极而衰。一喜一悲,一起一落,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彼得大帝之后,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实行“开明专制”,和亚历山大一世实行“有限自由主义改革”,进一步接受欧洲启蒙思想,实行了一系列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俄罗斯继续对外扩张,三次参与瓜分波兰,南方疆土扩展至第聂伯河,在远东征服西伯利亚北部,渡过白令海峡,占领北美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沙俄政府1809年从瑞典手中夺得芬兰,1812年打败了拿破仑率领入侵俄国的六十万大军,从土耳其手中取得比萨拉比亚,随后又从伊朗手中夺取了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的大部,从拿破仑手中取得法属波兰部分。1815年与普鲁士和奥地利缔结“神圣同盟”,俨然成了欧洲霸主。


  六,圣赫拿岛上的拿破仑与“睡狮论”

  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他在击败欧洲第五次“反法同盟”后,几乎占领和控制了除英、俄外的整个欧洲。为了称霸欧洲,拿破仑决定攻打俄国。
  1812年夏,拿破仑从法国本土及其欧洲盟国与附庸国中征集了一支60余万人的大军入侵俄国。6月24日,法军进入俄境,第一批三个集团近45万人,很快深入俄国内地。战争初期,俄军面对法军咄咄逼人的攻势,被迫撤退,沿途进行坚壁清野,以阻滞法军前进。
  9月7日,库图佐夫率领约12万俄军在博罗季诺附近依托预先选定阵地,与拿破仑率领的约13万法军展开激战,试图切断法军通往莫斯科的两条主要通道。此役双方损失惨重:俄军伤亡5.2万人,法军伤亡5万以上。双方未能决出真正的胜负,法军占领博罗季诺。打开了通往莫斯科的大门。俄军也极大地消耗了法军,赢得了防御的时间,积聚力量建立总预备队,为转入反攻创造了条件。博罗季诺会战对俄国1812年卫国战争的整个进程有重大影响。虽然没有直接导致战争进程发生根本性转折,但标志拿破仑军队覆灭的开始。拿破仑后来曾写道:“在我一生的作战中,最令我胆战心惊的,莫过于莫斯科城下之战。作战中,法军本应取胜,而俄军却博得了不可战胜的权利。”
  9月14日,法军占领莫斯科,但只是座空城。当天夜里,莫斯科又起了大火,连烧了五昼夜,并且沙皇成功地诱使拿破仑举行了政治谈判,从而使法军丧失了六星期的宝贵时间,一直拖到严冬降临,俄国才拒绝求和。法军据守空城,既无粮草又无给养,严寒袭击,疾病流行,死亡累累。10月18日,俄军开始反攻;19日,法军撤出莫斯科,尔后节节败退。法军11月的维亚济马交战失利,对其士气影响极大,加速了法军的瓦解。战至12月,法军几乎全军覆灭。拿破仑的侵俄战争,以丧失50多万人的惨败而告终。12月12日,不足3万残兵返回法国,拿破仑的军队主力损失殆尽。拿破仑几乎是独自狼狈地逃回巴黎。
  1813年,俄、普、英、西、葡、瑞、奥等组织第六次反法联盟,10月16日,爆发莱比锡会战,拿破仑被击败。1814年1月,联军侵入法国本土,拿破仑连续对联军发起攻击,联军损失惨重,但此时拿破仑也已无力进行歼灭战。3月30日联军攻陷巴黎。4月11日,拿破仑同反法联盟签定“枫丹白露条约”,4月20日拿破仑被迫退位,被流放到意大利西海岸的厄尔巴岛。波旁王朝复辟。
  1815年3月1日,拿破仑利用人民对波旁王朝的不满,重返巴黎。3月25日,英、俄、普、奥、荷等国成立第七次反法联盟,集结70万重兵进攻法国。6月中旬,反法联军在滑铁卢击败法军,7月7日,联军进入巴黎,拿破仑再次宣布退位,被流放到南大西洋圣赫拿岛。直到1821年5月5日,死于该岛。

  就是在这个圣赫拿岛上,拿破仑会见了一个英国人——阿美士德,并提到了有关中国的著名的“睡狮”论。这个阿美士德就是近代继马戛尔尼第一次出使中国后的第二次出使中国的英使团团长。
  乾隆晚期,在海外贸易中中国是一个出超的国家,大都数年份都有贸易顺差,经过产业革命、经济蓬勃发展的英国在来广州进行贸易中占一半以上,他们也长期处在逆差之中。英国政府为改变这种状况,消除限制,缔结基于近代条约的国际关系,特派以马戛尔尼伯爵为正使、东印度公司大班斯当东为副使的使节团,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7月乘“狮子号”军舰到达中国于大沽登陆。对于这个使节团,清廷颇为重视,派官员专程迎接,优礼款待,希望把此次“朝聘”搞成“外夷向化”的盛典。然而双方一接触,便发生了觐礼,纠纷。马戛尔尼尽管在进京途中对清方在他的船上挂上“英吉利国贡使”的旗帜佯装不知,但抵达热河离宫时,拒绝向清朝皇帝行跪拜礼,要求行英国的觐礼——一足跪地,一手轻握君主之手而亲吻。清朝官员经过一番权衡,只同意一足跪地,而不同意亲吻皇帝之手。9月在避暑山庄谒见了乾隆皇帝,呈递的国书,献上洋枪和当时英国首号巨舰的模型。乾隆皇帝则赠给英王一柄“白如意”交给马戛尔尼。马戛尔尼随后提出如下要求:英国派员常驻北京照管商务,允许英商到宁波、舟山、天津等地贸易,在北京建商馆贮货发卖,中国在舟山附近割一小岛供英商居住、贮货,在广州附近拨一处地方供英商居住并允许其自由出入,减免英商在广州、澳门的内河运输税,允许英国人传教,免除英国人居住税并发给许可证等。
  乾隆皇帝面对英国炫耀近代工业技术、武器和试图打破中国传统对外体制的双重挑战,却照旧墨守华夷秩序的传统对外观,暴露了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愚钝。乾隆皇帝一方面明确表示“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所属”,英船不得驶至浙江、天津等地上岸交易,勿渭言之不预;另—方面,以上谕的形式告知英国:“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考虑到对方的困难,可以承认作为恩惠的朝贡贸易。马戛尔尼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于翌年三月从澳门踏上归途。
  马戛尔尼带着使团失望羞辱地返回英国。而在此之前,使团成员受欧洲掀起的中国热的影响,对中国的美好一直很向往。在与中国人直接接触中,满清政府的傲慢,冷漠,却给他们留下了极坏的印象。一位使团成员在他的日记里这样描述在中国的出使经历:“我们的整个故事只有三句话;我们进入北京向乞丐;在那里居住时象囚犯,离开时象小偷。”马戛尔尼后来把自已的日记整理出版,书名为《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当时欧洲的著名学者和普通老百姓都看到了这本书,包括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等人在内。这是影响欧洲人对中国看法转折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继马戛尔尼之后不久来中国出使的荷兰使团就认为;英国佬太迂腐僵硬了,他们认为;嗑个头有什么了不起的?只要能同中国做生意搞贸易行通商之实,荷兰使团做好了三叩九拜的准备。但荷兰人最后也是一无所获。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英国再次派出以阿美士德为团长的使节团前来中国。上次马戛尔尼出使在礼仪之争,加深了清朝对于英人“桀骜不驯”的印象,阿美士德出使时,清廷变得不再通融。使节团一到大沽,清朝官员就与他谈判礼仪问题,结果双方陷入僵局。使节团因此被堵在通州。最后清仁宗不耐烦了,下令招见英使,官员连夜用车把他送往北京,当英使抵达圆明园时,借口疲惫不堪要求改日觐见,不顾清方官员劝阻,拂袖而去。英使如此无礼,清仁宗大怒,下令驱逐英使,并且在给英国国王的敕谕里宣布:英国遣使前来中国,“礼义不能谙习,重劳唇舌,非所乐闻”,“嗣后无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当然,阿美士德原先准备提出的要求根本无从谈起。谈判还未开始已告决裂。
  在归程中路过圣赫拿岛时,阿美士德拜访了拿破仑——这个曾是敌人的被流放的皇帝陛下。在拜会中他向拿破仑介绍了他出使中国的情况和所受到的遭遇。拿破仑倒象务实的荷兰人一样认为:阿美士德的使团干了件愚蠢的事,大老远的跑到中国,为了嗑不嗑头的争吵而白跑一趟。他说:“你们到了中国,就要入乡随俗。应该嗑头,为什么不像中国的官员那样向皇帝嗑头呢?那只不过是中国人的风俗礼仪罢了。”当阿美士德谈及中国人对西方的蔑视和拒绝通商贸易交流,对这种情况非战不能使中国统治者明白打开国门的道理时,拿破仑说:“要同这个幅员广大,物产丰富的帝国作战是世上最大的蠢事。”“可能开始你们会成功,你们会夺取他们的船只,破坏他们的军事和商业设施,但你们也会让他们明白他们自已的力量。他们会思考,然后说;建造船只,用火炮把它们装备起来,使我们同他们一样强大。他们会把炮手从法国美国甚至伦敦请来,建造一只舰队,然后把你们战败。”谁知道此时的拿破仑说的是不是他同俄罗斯这个比中国幅员更大的帝国作战是作了蠢事,是不是他自已在莫斯科作战的失败过程。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拿破仑的这句话:“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都会为之震动。”这次与拿破仑的会谈内容被阿美士德写进他的书中发行大受欢迎,随着书的流行,中国是一只睡狮,睡狮凉醒,世界震动,就像咒语一样流传。善意的西方人可以用这句话表达自己的希望,但更多时候,西方人在用这句话表达一种意识或潜意识中的恐惧。


  七,从“启蒙旗帜”到“泥足巨人”

  令人吃惊的是,历时两个世纪之久的中国热情,在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双元革命之后荡然无存。马戛尔尼出使中国,使欧洲人对中国的美好形象一夜之间全部崩溃。“一个专制帝国,几百年几千年都没有什么进步,何处值得仰慕?”马戛尔尼说:“一个民族不进则退,最终它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状态。”同一年,孔多塞的《人类精神进步的历史画卷之概述》出版,孔多塞,这位伏尔泰之后又一伟大的法兰西思想家竟然认为,中华民族是停滞、平庸、屈辱、充满偏见的民族:“如果想知道这些机构可以摧残人类的机能发展到何种程度——只要看看中国就行了。这个民族在科学艺术方面领先于其它民族,仿佛只是为了看到自已最终被别的民族一一超过;火炮的发明未能避免这个民族被蛮族多次征服——在那里科学服从于荒谬的偏见,——甚至连印刷术的发明除了宣扬君权神授真命天子外,也完全无助于人类精神的进步。”
  亚当·斯密在他1776年出版于的《国富论》(又译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认为中国既富有又贫困,既繁荣又停滞。中国土地肥沃、耕作精细、人民勤勉,然而中国社会很久以来已陷于停滞状态,劳动生产率低与人口膨胀造成大面积的贫困。中国的富有是事实,贫困也是事实。中国低廉的劳动者像乞丐一样求职,从早到晚工作仍无法养家糊口,他们吃最污秽的废物,把自己无法养活的孩子像狗一样地扔到水里。亚当·斯密认为,中国过分重农抑商的经济制度破坏了经济平衡,而归根结蒂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是中国的法律,中国的专制暴政的法律制度造成中国的停滞。甚至衰退。
  孟德斯鸠在18世纪最系统地表达了中国的否定形象,或许他的分析也最为深刻、最有影响。在1748年完成的《论法的精神》这部影响广泛的著作中,中国形象得到系统的分析,既不是像伏尔泰那样的热情歌颂,也不像笛福那样的恶毒讥骂。但在孟德斯鸠“三种政体”的划分中,“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演讲录》中提到孔子时说:中国人把孔子的教训当作权威来尊重,但孔子的理论只是一种道德哲学,甚至不过是一种在哪一个民族那里都找得到的“常识道德”,其中毫无出色之点。“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黑格尔甚至还说:“我们根据他的原著可以断言: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设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语言尖刻,竭尽嘲讽。至于孟子,黑格尔认为,他的著作也是道德性的,而且比孔子次要,就更不值得多提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黑格尔对《易经》的评价比《论语》要高。他把《易经》理解为“论原则的书”,“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它“反映出中国人也曾注意到抽象的思想和纯粹的范畴。”
  欧洲人对中国的阴暗面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了。一种自信自大,蒸蒸日上的文明需要一个陪衬的异域形象,一个停滞落后的,肮脏可鄙的、邪恶堕落的国家与人民;如果我们对比19世纪中叶欧洲的中国形象与18世纪中叶的欧洲形象,我们就知道一个世纪间中国形象的落差之大。一切都变了!

  • 上一篇文章: 法国达能集团公司文化和价值观

  • 下一篇文章: 《人权宣言》与法国大革命(上)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61]

  • 侯外庐西大治校[53]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6]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8]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8]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11]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11]

  • “核医学之父”王世真[13]

  • 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13]

  • 陈达:心远愈知宇宙宽[15]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