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强国之路 >> 文化发展 >> 正文  
  开放民间智库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开放民间智库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作者:许锡良    转贴自:凤凰博客    点击数:852    更新时间:2009-12-03    文章录入:admin ]

 

 

在纸质传媒与其他传统传媒相当萧条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中国人利用网络的程度与广度,以及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恐怕世界上再找不到第二个类似的国家。出现这样的情况是需要认真反思的。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已经不仅仅是国内的安定,而且更重要的是来自国际激烈竞争的需要。中国人缺乏思想,严重缺乏创造力,这已经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与产业结构。因此建立这样的民间智库不仅必要,而且也是可能的。  

一直以来就喜欢读天益网。因为这里有多元的声音共存。这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了中国的一个民间智库。这里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国内外学者。虽然他们素质高低不齐,水平高下有时有天壤之别,但是,他们在这里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提出不同的视角,有着不同的观察与思想的层次,虽然不一定都正确,但是多元碰撞的结果,肯定能够出更多的智慧。

在这个网站里,我最关注的几个学者是:秦晖、龙应台、朱学勤、杨恒均、陈志武、吴思、刘军宁、贺卫方、袁伟时、丁学良等等几个学者。这些当代的思想学者是中国当代智慧的化身,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良知。读他们的文章,常常受益很大,很有启发。他们用人类的良知,人性的关怀,理性的思考方式,对我们这个民族的热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又一个真知灼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又一个思维的支架。即使在以反低俗之风名义大肆党伐异的时刻,他们的声音也没有被完全中断过。这多少要感谢这个互联网时代。它使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第一次认真思考: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传统统治术的穷途末路,有中国特色的一个新启蒙时代正在到来。一个需要启蒙的时代,无论怎样都无法抑制住的,要封住人们的口,剿灭人的思想,所需要的代价与成本也是越来越高了。难度也越来越大了。还思想于人民,还言说的自由权于人民,我们为什么要僵化地维持一个高压的、高难度的防民之口体系呢?

其实思想只要充分表达,无论说什么,只要大家是自由、平等、开放的,就不用怕什么“喧宾夺主”、也不怕什么“妖言惑众”,更不怕什么“蛊惑人心”,"混淆视听",杂音是社会和谐的前奏。只要大家的声音都能够表达出来,相信人类的理性会克服傲慢与偏见所带来的可怕的后果。凡是傲慢与偏见能够行得通的地方,都是因为思想言论不能够充分自由地表达的结果。

美国的金融危机常常给中国人造成一个错觉,就是以为美国不行了,中国可以领导世界了。因此中国应该表达“不高兴”的情绪了。其实,这是可怕的。美国人的厉害之处,正在于他们逐渐构建了一个让思想言论,自由平等开放地表达的平台与保障体系。在他们那里,无论遇到什么灾难,遇到什么挫折,早就有人作出过深入的思考,而且早就有了相应的对策。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智慧库,这才是美国人厉害的地方。相比中国人,即使遇到灾难,而且是多少年过去了,我们不但没有反思,而且连反思的机会与能力都没有了。稍遇到不同意见,就视为洪水猛兽,认为是异端,是低俗,千方百计地给予灭杀。其实,多少聪明才智,多少创新思维,多少为国家出谋划策的智慧之思之言,就那样被剿灭了。

好在现在还有一个互联网,在这里要消灭人们的思想言论还不是那么容易。其实有什么可怕的呢?如果一种思想言论说得对,你无可辩驳,那么就说明我们需要改正,而不是堵住那个言论。如果说得不对,自然可以用逻辑理性及历史与现实对这个思想言论进行批驳。让人一看,那样说是没有多少道理的。他们即使想别有用心,想妖言惑众,想蛊惑人心,想混淆视听,恐怕也是不容易的。人们越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越是容易产生偏见与迷信,越是容易受到蛊惑。

民间智库的作用,正是表现在这些地方。一个智库,既然是民间的,也就应该是多元的,各种声音,只要说得有理,只要代表了那种学说与视角的最高水平,都应该收罗进来。让各位不同的思想去互相碰撞,互相磨砺,在自然竞争中,达到自然淘汰的程度。现在个人开通博客也有这个特点。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私人空间,却又有一点半公共平台的性质,然后大家都来自由言说,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的智者是能够自然涌现的。真正的深刻思想自然能够吸引并且影响更多的人。这些思想,一定能够医治中国千年来的愚民思想与愚民之术。真正的爱这个国,爱这个民族,就得爱这个民族产生新的思想智慧的能力与空间,让她永远充满生机活力。

 

2009-5-19

 

  • 上一篇文章: 再谈中国传统道德的虚伪性

  • 下一篇文章: 博客——让沉默的大多数讲话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1]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4]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1]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学习曼德拉精神[1071]

  • 学术论文与随笔[1942]

  • 小学生的学习与科学家的发…[2029]

  • 教育竞争力的标准[1580]

  • 论奴性之于中国式的成功[1583]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