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专题 >> [专题]建议呼吁 >> 正文  
  电信垄断不利于国家和消费者       ★★★
电信垄断不利于国家和消费者
[ 作者:胡星斗    转贴自:作者赐稿    点击数:1300    更新时间:2007-08-24    文章录入:admin ]

 


  2007年2月,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签署了一份《竞争合作协议》,规定"双方停止在非主导区域发展新用户、停止发展公众用户"等;2007年5月22日,律师李方平与学者联名向信息产业部寄出请求函,吁请信息产业部对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达成互不竞争协议、损害公共利益、形成南北寡头分治局面的行为进行查处。与此同时,另有一律师向北京西城区法院提出诉讼,状告中国网通北京分公司依靠垄断收取"明显过高、不合理"的上网费。

  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的有关人士辩解道:"我们两家都是国有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企业的责任。协议正是为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而出台的";"当年分家后,我们在对方的地盘干得都非常辛苦,但收益却不行。所以签协议在我们业内人看来,既是迫不得已,也是明智之举,能更大程度上保护国家利益,减少重复投资,避免恶性竞争";"该协议出台的背景,是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已经没有固网运营商盈利。这几年固网运营商被移动运营商挤压得太苦了!"

  电信寡头真的太苦了吗?近日出炉的山东2006年度审计报告披露,中国网通山东省分公司职工的月均工资基数为2.13万元,月人均缴存住房公积金6389元。职工的实际年收入高达30万元!世界银行的报告披露:目前发达国家互联网使用价格不到其收入水平的1%,而中国的比重超过10%,是发达国家的10倍。

  中国电信、中国网通是国有企业,其利润本应属于全体国民,可是长期以来,国家并不参与垄断国企的分红,丰厚的垄断利润由企业自行处置、分配,于是,垄断的国企不仅坐地自肥,而且为了避免竞争,独享更大的利润空间,他们竟相达成协议、分割市场,形成地域排他性的"卡特尔",操纵市场价格,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难怪日前有文章说,目前中国改革的第一难题是破除既得利益集团,既得利益集团取得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只要既得利益集团长期强大,民生问题就很难解决;既得利益集团导致了社会不公,影响了社会稳定。

  电信垄断不但无法保护国家利益,严重损害公共利益,而且由于它阻碍技术进步,扭曲资源配置,导致成本高昂、价格失真、管理低效、服务品质低下等,最终也会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

  法律专家指出,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的限制竞争协议本身没有法律依据,而且据《合同法》第52条无效合同的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协议,应当被认定为无效。

  2007-7-30

  ( "胡星斗中国问题学、民生经济学"网站: http://www.huxingdou.com.cn/ 。)

  

  • 上一篇文章: 官抢民财,呼吁中央调查的公开信(二)

  • 下一篇文章: 医患矛盾,治标更要治本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评刘伯温[1384]

  • 从追求GDP转变为追求HDI[2107]

  • 中国为何没有一流的大师[2223]

  • 既要尊孔更要尊墨,墨子是…[2294]

  • 关于制定中国的阳光法案的…[1328]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