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专题 >> [专题]改革发展 >> 正文  
  为什么不能向新加坡看齐?——商榷《南风窗》文章《别向新加坡看齐》       
为什么不能向新加坡看齐?——商榷《南风窗》文章《别向新加坡看齐》
[ 作者:杜兆勇    转贴自:作者赐稿    点击数:2296    更新时间:2004-10-30    文章录入:admin ]
读罢《南风窗》2004年9月上半月黄钟文章《别向新加坡看齐》,感到这是如何对待别国经验的问题。如果不会学习,就会造成如新加坡前财政部次长沈基文所说“所学到的,往往50%是好的,50%是坏的。”
  国无论大小、成败,均有可借鉴的地方。悍将只把左军中军右军、马军步军水军视为武装力量,名将则能将山川万物化作武装力量。
  新加坡作为亚洲小巨人,作者也赞扬其经济成就。但其可资借鉴之要点,语焉不详。应该有以下几点:比如新加坡对于严重的房荒问题之解决办法,早在80年代初就使75%的居民都住进政府所盖的高楼大厦公寓里,新加坡建屋局以优异的成绩打破了“政府机构效率低”的经济规则,难道不值得我们的城市建设好好学习吗?再如,为了遏制能源危机的过早爆发,新加坡曾经一度将汽车税调高25%,停车费增加50%,汽油价增高22%;新加坡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有条件地成功禁乞,而我们目前的“公共知识分子”还要为争取乞讨权而斗争;新加坡政府预留出人口增长二分之一所需要的生存资源,使新加坡20年时间内仍然具有作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的竞争优势,对比我国目前的“掠夺式开发”不是很好的镜鉴吗?
  作者黄钟对新加坡的威权模式,尤其是对于新加坡之父李光耀进行了批评,进而对于新加坡的政治架构评价过低。
  不能简单地因为人民行动党数十年一党执政,就对新加坡政体作出单方面的评价。由经济而政治,新加坡也是可圈可点。新加坡人认为,生产力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新加坡从知识和财富的自由流动,引申到对人才的尊重和对人性的尊重;政府对廉能的追求,公开从总理到次长乃至一般办事人员的薪资,公务员即使接受两元钱的馈赠,也不敢不照价付给,政府断然裁撤不能履行职责的机构,进而将政务完全置于国民的监督之下;即使从新加坡一部简单的单项法规??驾驶违规罚单的细致程度,也可以明确感受到新加坡已经近于一个法治社会,即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废立必须充分体现公共性;新加坡还开展“新儒家运动”,终于进入到一个心灵竞赛的国家;如果再说到新加坡夹在中国、印尼、大马之间,能够生存发展繁荣的政治智慧,不能不对新加坡经验三思。
  亚洲各国发展模式是非常不同的,仅仅因为他们有的是一院制议会,就说他们不是现代政体,是不全面的。
  自鸦片战争164年来,我们总期望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改革一夜之间完成,常常使我们功亏一篑。现在执政党特别关注民间力量的左翼化,在这个特殊时期,各种目标和理想都必须首先绝对保证国家的平稳转型,戒急用忍,这是改革的必要条件,也是必须坚守的底线。
  • 上一篇文章: 为“红头文件”正名

  • 下一篇文章: 西班牙烧鞋事件催生中国领事制度改革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与许凤美女士一席谈感受新…[2242]

  • 新加坡的“选举权威主义”…[1897]

  • 诺曼底战役中的新加坡华人…[2783]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