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民族思维 >> 组织与实施 >> 正文  
  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的内在和表现——访著名作家叶永烈         
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的内在和表现——访著名作家叶永烈
[ 作者:施蔷生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3139    更新时间:2004-08-16    文章录入:水木

 

    记:叶先生一生中去过很多国家,并多次来往美国、俄罗斯等超级大国,能否就以上几个国家的情况,结合上海最近几年的变化,谈谈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
  叶:谈到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首先这与城市的历史渊源、社会变迁等有密切关系。美国是当今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但其历史又非常短。横看竖看也只有250年。美国的城市是年轻的城市,不象英国已是老气横秋。美国的城市充满朝气和活力,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发达精神。由于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本土的印地安族人很少,所以形成了多元化的城市文化。在美国的一些大城市里,如纽约,城中有城:中国城、日本城、韩国城等。地铁上稍微留意女士们露出的腿,就发现有许多不同的肤色。多元化带来了包容和融合。不同宗教、不同风俗相互交融。相对而言,欧洲就不一样。他们有悠久的历史,文艺复兴的精神至今还影响着现代。悠久的历史,悠久的文明,很注意保护悠久的文化。他们为拥有悠久的文化而骄傲。在俄罗斯,我看到一幅著名油画:一个没落贵族在啃黑面包,听见有人敲门,慌忙用书把黑面包遮盖起来。这就是俄罗斯的现实写照!曾经辉煌一时的超级大国,随着苏联的解体而掉在二流的国家水平上。精神困惑,经济缺乏蓬勃向上的气势。由于缺乏资金,一些城市留下许多“烂尾”工程。

  一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能充分体现出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每个城市都有标志性建筑。摩天大楼是美国纽约的标志性建筑,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里程碑。在城市造摩天大楼是城市经济实力的表现,也是人类征服自然、敢于挑战自然的精神力量。

  考察世界上一些主要大城市,有许多规律和不同的特色。一个国家的首都往往与国家的经济中心城市是分开的。如美国的华盛顿和纽约,俄罗斯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中国的北京和上海。经济中心城市又往往坐落在海边,这与过去人类出行主要靠水路有关。在大城市里,往往都有一条母亲河贯穿市中心,河的两岸和连接的桥,都发展成为城市的重要游览胜地。如莫斯科的莫斯科河、巴黎的塞纳河、上海的黄浦江等。有河就有桥。巴黎塞纳河上的每座桥都风格迥异,桥上还有相当精美的雕塑,富有艺术性。美国的金门大桥闻名遐迩,从造型上看其实很普通,但建筑师别具匠心,把桥全部漆成橘红色,衬映蓝色的河水,形成美丽的景色。美国的旧金山海湾大桥,远比金门大桥壮观,但因漆成灰色,没有那样知名度。上海两座大桥比较单调,缺乏鲜明特色。为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黄浦江上要造一座人行桥,桥的色彩要重视。浦东的开发改变了上海的总体布局,使之趋于完美。黄浦江名副其实地成为贯穿繁华中心的母亲河。

  广场和雕塑也是城市文化的一个鲜明特征。世界上俄罗斯的广场是最大气和漂亮的。莫斯科除已知的红场外,还有圣彼得广场、加加林广场等。每个广场一个主题,一个主题雕塑。形成整体美的效应,有震撼力。在欧洲,到处都可以看到雕塑。雕塑是衡量城市审美感的一个重要尺度。我国相差甚远。城市中大连的广场首屈一指。上海这几年中心绿地搞了不少,广场建设尤其是城市雕塑,却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一些广场不广,缺少雕塑,使广场丧失灵气。有的雕塑不伦不类。

  地铁文化是城市文明的又一个重要标志。全世界最好的地铁在莫斯科。第一条地铁是在斯大林时代就造的。当时是不计工本,地铁在地下50米深,全部使用卷扬电梯。地铁装潢非常豪华,仅“十月革命”车站,全部大理石的人物雕塑就有100多座,马赛克砌的大幅油画镶嵌在地铁的墙壁上,整个地铁车站象一宫殿。世界上最破烂的地铁在纽约。上海的地铁还算不错,但只有两条。有些设施缺乏远见。

  顺便提及机场位置。机场到市中心的时间要与飞行时间成正比率。如果飞行只有1小时,而从机场出来到城市闹市,却要2小时多,这就成问题。目前,我国的机场与城市越来越远。南京机场出来开车要一个多小时。西安原来机场在市区,现搬到咸阳。上海浦东机场如果选得离市区近些,可以不造磁悬浮。这笔经济帐是否算过?

  上述都涉及到一个城市的总体布局和规划。在一张白纸上画图容易,但也要先心中有数,整体规划。美国的华盛顿、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北京的故宫等,由于先有总体布局,方位十分明确,建筑物布局得当,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改革中迅速崛起的中国温州龙港农民城,也是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上的一个成功范例。总体布局要有大手笔、有远大的眼光。如果,我们一些领导只考虑自己任期里的政绩,一些重大建设项目的效应就会在后期减少。文革中,有人批斗陈胚显,说沪闵路工程大手大脚。时间证明,如果没有那么宽,那里交通更加有问题。而南北高架的二车道等,就说明当时缺乏远见。

  • 上一篇文章: “城市精神”之我见

  • 下一篇文章: 培育和塑造上海城市精神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65]

  • 侯外庐西大治校[54]

  • 中国思想史的奠基人——侯…[51]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8]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68]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15]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19]

  • “核医学之父”王世真[18]

  • 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16]

  • 陈达:心远愈知宇宙宽[18]

  •  
     相 关 文 章
  • 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673]

  • 阎锡山在台湾晚景凄凉死后…[615]

  • 钱永健靠钱学森获诺贝尔奖…[1368]

  • 西柏坡精神的具体表现[4608]

  • 重温著名史论《甲申三百年…[1765]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