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横向比较 >> 异国风情 >> 其他民族 >> 正文  
  “弱小”民族的精神财富         
“弱小”民族的精神财富
[ 作者:冯植生    转贴自:中国网    点击数:1986    更新时间:2004-08-12    文章录入:水木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最终在10月10日晚7时揭晓了,幸运的桂冠落在年逾古稀的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1929———)头上。在此之前,众多的竞争者每每成为人们议论、评述乃至猜测的对象,一时间好不热闹。一旦名花有主,又有人感到愕然,惊呼出人意料。但更多的人在心情平静下来之后,又欲探究其中的原委,是否有什么奥秘所在。凡此种种,也许就是此项世界性文学大奖令人瞩目和热切关注之处吧!

    凯尔泰斯的祖国———匈牙利,大多数中国读者大概不十分熟悉。匈牙利是欧洲中部的一个国家,居民人口约一千万,地处喀尔巴阡盆地,背靠雄伟的喀尔巴阡山脉,著名的多瑙河和蒂萨河由北往南贯穿全境。从公元十世纪起,来自亚洲境内的匈牙利(马扎尔)游牧民族就定居于此,从游牧向农耕阶段过渡,改信基督教,建立封建国家制度。千百年来,匈牙利人民通过自己的双手,甚至付出过血的代价,终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历史上,匈牙利同东欧一些所谓的“弱小”民族与国家,如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前南地区各国及民族和阿尔巴尼亚一样,有着自己光辉灿烂的篇章。这些国家地处欧洲腹部及巴尔干半岛,是亚欧的咽喉要道。历史上,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沙皇俄国、普鲁士、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都为扩张自己势力,入侵、瓜分和奴役过东欧这些“弱小”民族和国家。大国间的争夺,使巴尔干半岛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火药桶”。二十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更是使这一地区的“弱小”民族和国家人民饱受苦难。

    但是,世间的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包括匈牙利在内的东欧国家人民,尽管在历史上遭受过大国强加在他们头上的残酷压迫、奴役甚至统治,然而他们从来没有在敌人面前软弱和屈服过,相反,历史锤炼了人民的意志,锻造出人民坚强的精神力量,使斗争的光荣传统在勤劳的人民中间得以世代相传。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以人为本,是人民生活的产物和精神财富;因此,它必然同民族、国家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作为民族和国家精英,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著名有为的作家总是同关系到民族、国家命运和前途的重大运动紧密联系的。匈牙利及东欧国家的作家表现得更为鲜明和突出。在十九世纪兴起的民族复兴和民族、国家解放独立的洪流中,诸如匈牙利的革命诗人裴多菲、波兰的著名诗人密茨凯维奇、保加利亚的伐佐夫等等都是祖国解放事业的志士。他们笔下的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反映出来的是广大人民的心声,宣扬的是他们民族、国家人民的优良的思想道德传统,从而受到人民的普遍欢迎和喜爱。

    对于匈牙利文学,我国的读者并不陌生。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茅盾等革命文学先驱就亲自动手翻译和介绍过。鲁迅先生翻译过裴多菲的诗,并在文章中介绍过诗人。茅盾先生翻译介绍了匈牙利现实主义小说家米克沙特的小说。五十年代,通过英、俄、德文字的转译和介绍,又有比较多的匈牙利作家作品同中国读者见面。可喜的是,从七八十年代至今,有更多的匈牙利作家作品得以从匈牙利原文直接翻译成中文。在诗歌方面,裴多菲的诗作是读者熟悉的,其他一些诗人如魏勒什马尔蒂、奥第、尤若夫、伊耶什等人的诗歌也陆续得到介绍过来。在小说创作方面,在匈牙利国内外知名度高的一些作家及作品也被介绍过来,例如小说家约卡伊的长篇小说《金人》、《铁石心肠人的儿子们》、《黑钻石》、中篇小说《黄玫瑰》、《两位未婚妻》;小说家米克沙特的长篇小说《奇婚记》、《圣彼得的伞》以及一些中、短篇小说;小说家莫里兹的长篇小说《火炬》、《亲戚》、《强盗》和一些中短篇小说及小说家莫拉的长篇小说《金棺》都有了中译本;在现、当代的匈牙利作家当中,伊雷什的著名长篇小说《喀尔巴阡山狂想曲》也许是读者最熟知的,其他如维莱什、沙布·巴尔、伊耶什、德里、沙布·玛克托、莫尔托瓦、厄尔克尼等等,他们的一些代表作也都被译成中文,同中国读者见面了。近年来,我国还出版了一些有关匈牙利文学的研究性专著和论述作家创作的论文、文章,这对推动匈牙利文学的介绍和研究都起到有益的作用,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对促进中匈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加深友谊都起到良好作用。

    这次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入主2002年诺贝尔文学大奖,虽说有点出人意外,但细细加以推敲,却也是在情理之中。关键的问题是,作家的作品是否继承发展了民族的优良传统,传达出人民的要求和愿望,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反法西斯斗争题材,在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中,是屡见不鲜的,甚至可以说是作家过去、现在和未来挖掘不尽的重要题材之一,只是作家的艺术创作形式各异而已。凯尔泰斯此次入选的作品《捉摸不定的命运》采用的就是自传体小说体裁,多视角地审视面对的现实生活,叙述自身的经历与感受,在一种无声的呐喊与抗争中,傲视那些貌似强大的势力,显示出“弱者”不可战胜的力量,在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面前,获得最终胜利的,永远是代表人类最高道德原则的一方。

    远的不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六十年代开始,东欧国家的一些文学大师就屡屡荣获诺贝尔文学大奖。首先取得此项桂冠的是塞尔维亚作家伊·安得里奇(1961年度),随后是波兰作家切斯瓦夫·米沃什(1980年度),紧随其后的是捷克女作家雅·赛弗尔特(1984年度)、接着又是波兰女作家雅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1996年度)。世纪之初,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荣登此项世界性文学大奖宝座。这些明白无误的事实,说明东欧国家的文学在世界文学领域是具有其重要地位的。无庸讳言,正是这些世界级文学大师在他们的作品里体现出来的各自民族与国家人民的优秀品德和光荣传统,以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人类共同拥有的文化宝库作出贡献,才赢得世人的称誉与尊敬。

  • 上一篇文章: 诺贝尔墓在高速路旁 毕生献给科学死后墓碑朴实

  • 下一篇文章: 巴赫——欧洲近代音乐之父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大疆创始人汪滔:我欣赏乔…[52]

  • 张文木:关于中国人口问题…[60]

  • 蔡崇信对话张忠谋|面对宏…[57]

  • 任正非:全面提升软件工程…[55]

  • 任总在专委会建设思路汇报…[65]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传…[5]

  • 走向安国、人道与和平——…[7]

  • 张文木:谈文化自信,而又…[14]

  • 张文木:政治人物安危与国…[18]

  • 张文木:诱倒对手的最佳方…[15]

  •  
     相 关 文 章
  • 民族的灵魂——现代视野中…[9907]

  • 民族幻觉与中国人的自画像…[6272]

  • 中国的未来形象:愤怒的民…[6089]

  • 挺起中国民族品牌的脊梁[4015]

  • 民族义士张学良[2843]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