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危机处理 >> 危机对策 >> 正文  
  中国的社会危机与社会控制         
中国的社会危机与社会控制
[ 作者:吴强    转贴自:世纪中国    点击数:1984    更新时间:2004-08-05    文章录入:水木

 

    作者简介:1992,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1997-1999,在福建社科院台湾所从事台湾政治研究。1999,赴德国汉堡大学,次年获欧洲法和经济学硕士。现在德国杜伊斯堡大学东亚所,政治学博士候选人。主要兴趣和研究方向:非政府组织,制度主义政治学,民主化与社会转型。
    
    今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一年,当更多的人还在关注入世对经济或者政治体制将带来怎样的影响时,刚刚举行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上,农民、农村、农业的困难、城市社会保障的滞后、弱势群体处境的严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却首次成为讨论的焦点。潜在的社会危机把国人推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解决社会问题,明确社会转型的方向,进行社会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回避的挑战。
    
    1、危机社会的来临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20余年,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中国社会的变化之剧、变化之速都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随之产生的未来的巨大不确定性,却令国际社会为之困惑。即便是中国人自己,对这种巨大不确定性所蕴含的社会危机也似乎缺乏警惕,尽管中国普通民众已经连续几年近乎本能地缩减消费,媒体间也开始讨论贫富悬殊、阶级分化、诚信危机。然而,面对庞大的城市失业人口、恶化的农村社会经济、法轮功的挑战和入世后的压力,中央政府的应对政策似乎仍然是"以不变应万变":在货币政策陷入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无所作为的同时,为力保总量增长,财政一再扩张,但预算支出仍然倾向利益集团和财政的自我维持。社会政策方面,仍然一味强调稳定和高压,中央政府消防队似的忙于应付各地层出不穷的突发事故,看不到积极的、系统的、预防性的反危机政策,也看不到对迫在眉睫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例如,内地和农村的国企职工、教师和部分公务员的工资拖欠问题,其总额累计可能已经高达1万9千亿,严重影响当地社会秩序,却久拖未决,置人民的急切需求于不顾。
    
    不幸的是,如社会学家默顿(R. K. Merton)所说,有关社会危机的预言往往因为这种麻木的态度而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大约在1997年,也许是台湾岛内最富有政治家胸怀和战略眼光的前民进党元老许信良,在台湾提出了"危机社会"的来临。尽管台湾近年来已经开始呈现"温水青蛙"式的社会危机的发作,但这种声音随着他在次年的"总统"选举的失利很快被公众遗忘了,在大陆更找不到任何余响。德国的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早从80年代开始提出"风险社会"理论,但也如同所谓后现代主义在中国语境里遭遇的尴尬,无法引起共鸣。中国的问题大概仍然适用19世纪的经典或者教科书上载明的经典分析。留给决策者的真正难题只是做或者不做。去年底兰登书屋的一本新书,提醒我们,继续无所作为、拒绝选择的时间不多了。在这本名为《即将崩溃的中国》里,曾在香港、上海从事律师生涯近20年的作者章家敦(Gordon G. Chang),与大多数海外中国问题专家的乐观态度相反,认为未来5到10年内,中国社会可能陷入崩溃。
    
    这绝非危言耸听!1996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从这时起,东亚的经济奇迹和所谓儒家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受到了广泛的质疑。而中国大陆,凭借半开放的市场壁垒、庞大的内需市场及对地区责任的担当,未受到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甚至几年来总体经济还近乎奇迹般地继续保持了7%以上的增长。但是,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表面的繁荣和经济增长的数字却无法掩盖全国各地频繁的爆炸、大规模公共安全事故、工人示威、农村骚乱、治安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激化。当社会危机如拼图游戏般开始一点一点暴露出来,在加入WTO之后,如果中国政府没有及时采取积极的反危机措施、并致力于变革,中国国内发生类似印尼、阿根廷的社会危机总爆发将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且不论政治、经济领域内的问题或者危机,单纯从中国社会内部的失序和冲突层面上看,潜在的社会危机就已明显趋向深度的结构化和总体化。由于中国社会城乡社会结构的异质性,社会危机在农村和城市地区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以下从农村、城市及社会控制三个方面依次分析中国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
    
    2、三农危机
    
    所谓农民、农村、农业的三农问题,这是关系中国大多数人口的头等大事。在20世纪80年代,农民和农业曾经领制度创新、改革之先,农村社会生活一度欣欣向荣。但是进入90年代后,农村和农业在体制改革上不仅没有大的突破,反而因为旧体制的延续逐渐桎梏了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在农业生产力、农民收入的提高停滞不前的同时,农村的社会危机开始浮现。
    
    首先是农村的贫困化。虽然经过"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农村绝对贫困人数从90年代初的8000万下降到90年代末的3000万(按人年均收入625元计),但是还有约2000万人处在温饱线的边缘,若按照联合国人均每天1美元收入的贫困线计算(相当于农村年人均收入的水平),贫困人口则更多。而且,农村的相对贫困人口在90年代迅速增加,成为目前农村贫困化的主要问题。以反映贫富差距程度的基尼系数计算,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农村的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2124扩大到0.3361,增幅过快,也远远大于城市的增幅(0.16-0.295)。若按照世界银行的数字,1999年全国按人均收入计算的基尼系数就已达0.456。如果后者更符合这些年贫富差距扩大的实际感觉,以此为参照,农村的基尼系数应该超过0.5的官方警戒线了。农村的相对贫困化的加剧,还体现在相对于城市的贫富差距拉大。以城乡居民储蓄为例,8万亿左右的储蓄余额中,占总人口70%的农村居民只占约1万亿。若以居民享有的水电、道路、通信、卫生等公共产品的差距来看,城乡间的差距要比70年代末更加扩大。
    
    其次,农村的生存状况恶化。一方面,由于农村县乡财政体制和政治体制之间的不协调,90年代以来,全国范围内县、乡两级地方政府出现普遍的财政危机,并最终转嫁为各种税、费、摊派的农民负担,结果不仅造成农村的进一步贫困化,而且导致统治形态趋于暴力化,农民实际日常生存条件恶化。因农民缺乏自身的基层组织和政治代表,在农民个体与政府之间几乎没有任何有组织的、有意义的缓冲,他们原本已很有限的合法权益也因此根本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尤其在内地、贫困地区,或者出现持续普遍上访的现象,或者出现农村"空巢化"现象,或者出现如河南部分地区的艾滋病泛滥现象,农村正常的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影响,村级自治基本上失去意义。
    
    另一方面,因现有的土地制度难以继续支撑农业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的,风险水平上升,自我保障能力下降。中国著名农村问题专家温铁军近年在为农村现行土地制度进行辩护时,多次强调土地承包制或两田制为农民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这一观点无异于承认国家放弃在农村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体制和鼓励市场组织发展的责任,即强迫农民仅仅依赖人均1亩三分地的平均收入,在扣除种植成本、口粮和各种税费摊派后,还要内部化所有的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和生命风险。反观小农经济时代,如果风调雨顺、租佃关系稳定、捐税合理,农民或可温饱。然而进入21世纪,我们看到,农村人均占有耕地不断下降,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价格均缺乏适当的保护,同时税费摊派几乎无任何约束(事实上,一纸关于5%农负比例的文件规定,既不能防范地方政府在确定征收基数时虚增农民收入,也不能阻止地方政府强行违规征收),公共水利设施普遍瘫痪,农民的教育、医疗支出上升等等社会生存条件逐步恶化。在这种形势下,本来就已经开发过度、负荷过重的土地还能为农民提供什么保障呢?在中国入世之后,依旧缺乏"国民待遇"、法律保护和自我组织的农民面对的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只能更高不低,使得农村社会危机更加动荡。
    
    因为危机的加剧,农民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小,农村出现的悲剧性个案越来越多。根据卫生部2001年的报告,近几年来,中国平均每年自杀人数约为25万,自杀未遂人数据估计超过100万,其中90%在农村,并且女性比男性高出25%。农村女性的自杀率约为十万分之三十三,高居各种死亡原因之首,作为农村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她们所承受的生活压力之巨可见一斑。同时,随着近年来农村社会危机的深化,危机效应也随之扩散。社会各界、海内外正在对三农问题投入强烈关注。其中,以曹锦清的《黄河边的中国》和李昌平的《我向总理说实话》两本书所引发的反响和讨论最为热烈。前书是一位上海学者历时几年的田野调查报告,后者则出自基层干部之手,凝结了切身的经验和感受。两书中的个案分别从不同角度一再证实了内地农村的社会危机之严重和基层政权制度的极端不适应。基本上,对于农村的社会问题,现行的农村治理体制既无法从个案上逐一疏导,又难以从根本制度上予以缓解,进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如1999-2000年因为自下而上的抵制,安徽省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遭遇挫折,个中沉疴锢疾,与九百年前王安石变法时所面对的困难竟如此相似。并且,农村的社会危机势必驱动农村人口加速向城市流动而随之蔓延到城市,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3、城市社会危机
    
    如果说农村的社会危机还更多的带有前现代的色彩,那么,城市的社会危机则因城市化和国际化的加速,更凸显现行体制与现代化发展的不适应。
    
    集中了诸多社会问题的城市社会保障危机首当其冲。其中的突出问题依次是:1)城市下岗职工或失业人数持续增加,其生活困难,缺乏保障,构成城市的贫困化的主体。在沿海发达地区,下岗工人或可自救;而在失业现象集中化、密集化的内地,大部分工人下岗后,由于流动力弱、缺乏救济,往往迅速陷入赤贫。据1996年樊平的研究,94年根据各地最低生活保障线计算出的城市贫困人口约为1850万,其中城镇职工及其家属约占74% 1。虽然官方媒体如《中国日报》在今年2月份首次承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城市失业率是3.6%,即681万人。然而,参照中国民政部2001年社会保障绿皮书,1999年城市贫困人口的规模在1500万-3100万之间,城镇真实失业率由1993年的5%左右,上升到1998年的8-9%,2000年接近两位数(10%),即1200万到1500万。这应该是相当保守的估计,实际失业人数可能高达2650万 2 或3000万,还不包括大约4500万、经常处于半失业状态的城市里的农民工 3。这一落差恰恰反映了现行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普遍缺少明确限定责任边界的、有能力的保障供给主体和有效率的实施机制"的情况并没有好转,无论社会保障的实际覆盖还是目标覆盖都离实际需要相差甚远。如失业救济,虽然历经努力和创新,但是低水平的救济目前仍然只能覆盖登记失业人口的1/4到1/5。失业保险制度本身也存在许多管理和制度上的问题,面临难以为继的窘境。
    
    2)社会保险问题重重,帐户亏空严重,老龄人口生活缺乏保障。国家统计局的数字表明,200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1.26亿,已超过10%这一老龄化社会的门槛。在大中城市,社会老龄化程度更深,如北京、上海,老龄人口超过14%。同时,关系这部分人口基本生活保障的社会保险(退休金)帐户却出现严重的总体亏空,多达2400亿。其中原因主要有管理不善、建帐时间短、征收基数低,致使现付额大大超出现收额。但如果究其根本,作为国企改革最重要的配套改革--社会保险制度的建设严重滞后,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国家责任的退缩和制度创新供给能力的不足。结果之一,城市老龄人口的相当部分在原本应安享晚年的阶段,重新贫困化。此外,城市住房改革的弊端也进一步剥夺了城市老龄人口的储蓄,降低了他们自我保障的能力。2000年全国范围内开始实行的新的医疗保险办法因未能触及现有公共卫生体制的弊端,如对公立医院的非盈利性质的界定、监管和财政保障的问题、医院经营的医药不分问题、及医疗保险体制本身的封闭等问题,也无法为这部分老龄人口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考虑到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城市的社会保障危机在内地、东北等传统国有大中型企业密集分布的地区显得尤为突出和急迫。在这些地区,城市发展和社会秩序正在受到严重影响。

  • 上一篇文章: 机制与逻辑:关于中国社会稳定的研究

  • 下一篇文章: 危机管理6C理念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61]

  • 侯外庐西大治校[51]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6]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8]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7]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11]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11]

  • “核医学之父”王世真[13]

  • 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11]

  • 陈达:心远愈知宇宙宽[12]

  •  
     相 关 文 章
  • 中国古代平民政治家陈武帝…[9510]

  • 中国古代平民政治家陈武帝…[7808]

  • 历史的轮回怪圈:对于当前…[22796]

  • 中国国家建设的未来:理性…[8457]

  • 中国崛起必须政治维新![650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