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中华英雄 >> 科学家 >> 正文  
  闯荡南北极屡遭劫难:一名科学家的惊魂之旅         
闯荡南北极屡遭劫难:一名科学家的惊魂之旅
[ 作者:佚名    转贴自:千龙网    点击数:1746    更新时间:2004-05-10    文章录入:水木

 

    坐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位梦华的办公室,记者很难把眼前这位脸色苍白,说话声音不大,吐字甚至不甚清楚的老人和那位在两极九死一生进行科学探险的科学家联系起来。
  然而就是他,自从1982年10月去南极后,22年来,他的生命一直深深地镂刻着极地的印迹。1992年6月,他独闯北极,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极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半月的考察,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
  记者面前摆放着一块巨大的鲸鱼锁骨,这是位梦华从北极带回来的。这块如今颜色已经发暗的鲸骨似乎和他的主人一起,再向你诉说着两极难忘的科考岁月。
  评价自己的大半生,位梦华用“半吊子”来形容
  位梦华出生在山东平度的农村,小的时候,父亲常对他说;“你真是一个半吊子。”他说:“没想到自己的大半生不幸被父亲言中。大学毕业后,他先是到军队农场接受再教育,种过地,晒过盐,亦工亦农,当然都是半吊子。参加工作之后,先是地震预报的研究,还没有弄出个名堂来,却被抓了‘壮丁’,当了几年小干部。结果是,业务荒废了,官也没兴趣再当下去。”
  高中和大学本来都是学俄语的,但却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后来自学英语,虽然可以应付,当然也只能是个半吊子。虽然曾有游山玩水的欲望,但却并无拿生命去冒险的勇气。然而,命运之神却把他先是驱赶到南极,后来又“发配”到了北极。
  “我有时候便会扪心自问,自己到底算是干什么的?是科学家?还是探险家?是地球物理学家?还是极地考察专家?是科学研究人员?还是科普作家?似乎什么也干过,但又什么也不是。”位梦华说。
  第一次到南极,能活着回来感觉已是很幸运
  1982年10月,位梦华作为访问学者去美国学习,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跟随美国科学考察队去了南极。提起这次南极之旅。位梦华记忆犹新:“我们去时坐的美国的C-130运输机,一下飞机,看见南极茫茫一片冰雪,那种气势对我的心灵非常震撼。我那时已经四十多岁了,但也禁不住激动起来,感觉就好象到了另外一个星球上。”
  接下来的日子里,对位梦华来说并不好过。他搞的是地球物理,几乎每天都必须去野外,危险和孤独时时相伴。“能活着回来,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幸运儿。”他说。
  记得有一次,他同两名美国科学家和两名新西兰科学家坐飞机去野外,途中飞机突然遭到了南极强重力风的袭击。在南极,由于温度太低,风是从上望下吹。他们的飞机这时像大风中的蜻蜓一样一下失去了控制,照直向冰面撞去。位梦华说:“当时我就坐在靠窗的位置,眼看着像金属一样发亮的冰川向我们扑了过来。我屏住呼吸,感觉完了,等待着最后一刻的到来。”
  所幸,驾驶飞机的美国飞行员非常棒,他们都是从美国海军中挑选出来的。位梦华说,就在飞机就要撞击冰面的一瞬间,由于风力减小,飞行员突然控制住了飞机。飞机速度慢下来之后徐徐上升,这时大家才喘了一口气。回到基地后,大家都说,能活着回来实在是幸运。
  第一次独闯北极,给了他无以伦比的自豪
  南极归来后,位梦华就想,我们国家对地球两极的了解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人生的道路是难以预测的,1990年初,他正式开始筹划独自闯北极考察的事,首先当然要考虑经费问题,而他当时的情况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于是他想,如果谁肯出一点钱,他就可以豁上一条命。
  经过奔波,他终于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和国家地震局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各出的3万元人民币的资助。于是,1991年7月启程,他一个人跑到了北极。一下飞机,他就吓了一跳,“因为拥挤在机场的爱斯基摩人很像是我们的兄弟”。在以后的日子里,位梦华结识了许多爱斯基摩人,并和他们结为兄弟。
  初到北极与初到南极一样,位梦华的内心受到很大的冲击,北极是如此的重要,而中国对北极的科学考察远远落后了。回国后,他上书党中央、国务院,建议尽快开展北极科学考察。
  1993年4月6日,中国科协成立了“北极科学考察筹备组”。他任副组长,两天之后,受科协派遣,作为先遣队,他再次奔赴北极。这样,就有了他以后的二进北极、三进北极……一直到2002年的八进北极。
  率队到达北极点,那是一条铺设热血和生命的路
  “在我的心灵深处,1995年征服北极点的经历无疑是最让我荡气回肠的。”1995年4月24日早晨8时,科考队员分乘3架双水獭型小飞机从雷索卢特起飞,很快升入万里晴空,当天下午,在北纬88度降落,这里到北极点的直线距离是222公里。
  “有20条爱斯基摩狗带队,我们先是把那些激动万分的爱斯基摩狗牵到一起,套上绳套,10条一组,拖着前后一大一小两个雪橇,美国人肯尼是个大力士,他驾驶前面的大雪橇,我驾驶后面的小雪橇。在行进中,主要是不能让雪橇翻倒。”位梦华说,第一天他们辛辛苦苦走了7个小时,但停下来用仪器一测,才走了不到4公里,真是苦海无边,回头无岸。
  而后的许多天里,困难接踵而至,作为领队,他总是提心吊胆。因为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冰天雪地里,连人的睡觉和上厕所,一不小心都会出问题。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5月29日,我们突然发现自己已经陷在剪切带里了,冰层破裂厉害,运动很急,随时都有裂开的可能,大家赶紧后撤。这时,只听得周围的冰层挤得嘎嘎作响,眼看着我们的面前就堆起了一道冰脊。看到这种情况,人们一个个目瞪口呆,慌忙逃窜。我驾驶着最后一个雪橇刚刚翻过冰山,脚下的海水便哗地喷了出来,直冲蓝天。当时,也说不上是什么原因,只觉鼻子一酸,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只好赶紧回过头去,迎着刺骨的寒风,把涌出的泪水冻住。”
  加拿大中部时间5月5日晚上,他们到达了北纬89度59分的位置,北极点在向大家招手。美国人带的两台GPS卫星定位仪被冻坏了,好在科考队员刘少创的那台仪器还能工作,北极点终于被测出来了,随着“啪”的一声枪响,3颗红色的信号弹腾空而起,大家欢呼、跳跃,所有的人都热泪盈眶,北极点上展开了一面五星红旗,这历史的瞬间定格在1995年北京时间5月6日上午10时55分。
  享受政府津贴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科普作家
  南北极的闯荡是位梦华一生的骄傲。翻阅一下这位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的简历,才知道他不仅是一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还是一位著名的科普作家。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县,1962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攻读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67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地震成因及地震预报的探索与研究。1981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进修,并于1982年10月随美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从此与南极结下不解之缘。
  1983年回国后利用业余时间,埋头于南极的综合研究。1991年他独闯北极,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极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半月的综合性科学考察,1992年回国后撰写了大量文章介绍北极的各种情况,而且上书党中央、国务院,建议尽快开展北极考察。
  1993年,他再次深入北极,为中国北极考察作好前期准备。1995年,他任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队长,率领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进入北极中心地区,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北极点。
  除了地球物理方面的研究外,位梦华还是一位著名的科普作家。20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向中国读者介绍南极和北极。他主要作品有《奇异的大陆——南极洲》、《南极政治与法律》、《南极之梦》、《美国随想与南极梦说》、《南极属于谁》、《冰雪世界的资源》、《北极的呼唤》等,由他主编的丛书《神奇的北极》获第六届冰心儿童图书奖大奖(1996)和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997年)。 

 

  • 上一篇文章: 奋斗者之歌——记吉林省首届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长春应化所汪尔康院士

  • 下一篇文章: 汤定元:偶然中的必然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61]

  • 侯外庐西大治校[52]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6]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8]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7]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11]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11]

  • “核医学之父”王世真[13]

  • 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12]

  • 陈达:心远愈知宇宙宽[14]

  •  
     相 关 文 章
  • 科学家的责任[2230]

  • 老科学家的新选择[2356]

  • 11名华人科学家致信政府 …[4617]

  • 美国科学家解开大脑之迷:…[1826]

  • 科学家校长推动梦想[2041]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