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专题 >> [专题]总论民族精神 >> 正文  
  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 作者:河南大学统战部副部长 姜捷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10820    更新时间:2004-03-01    文章录入:水木

 

    十六大报告在“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部分把“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一项内容,加以突出强调,深刻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报告之所以如此强调,是因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新世纪新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历史任务,也是现实实践,既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庄严使命,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了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而创造前提、开始历史征程和赋予强大生机的过程,无不是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的过程,无不显示出民族精神的强大动力,无不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光芒。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98抗洪精神等分别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同历史时期的形成和作用,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十六大又庄严宣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和时代任务的完成必然要求我们继承传统,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因为,在当代中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民族精神一如既往,是战胜困难的巨大推动力,是促进发展的强大凝聚力。同时,还是增强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文化资源。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但是,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等等。要改变这种状况,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要实现奋斗目标,尽快缩短与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差距,唯有调动和凝聚全社会全民族的力量。因为,这正如十六大报告所指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而要调动和凝聚全社会全民族的力量,就迫切需要在党的正确政策和策略指引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大团结。同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路上,应对挑战,化解风险,克服困难,也离不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近期,正当全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奋进时刻,非典型肺炎突如其来,肆虐中华大地,造成严重灾害,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顿时奏响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壮丽凯歌。抗击非典的战场成了弘扬民族精神的阵地,搏击非典的前线成了培育民族精神的课堂,正是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正是民族精神伟大作用在新阶段的集中展示。
  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明智选择
  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强盛的重要保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而统一大业的推进、共同心愿的实现,必须依靠全民族的团结合作与长期奋斗。要形成全民族、尤其是海峡两岸团结合作的局面,在其它条件尚不成熟,诸多因素尚未达成共识的情况下,高举民族精神的大旗,着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强化民族意识,必然成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明智选择。
  中华民族拥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这一传统要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发挥重大作用,同样,需要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选择取向,因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
  十六大报告郑重提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台湾同胞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对台湾人民的诚意、信任和良好愿望,是正确的原则和英明的决策,但基于种种原因,不同阶层的台湾人民在诸多方面,一时半会儿难以与我们取得认同。此时,对台湾人民最具吸引力和感召力的行动,莫过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因为,这是历史赋予而又现实存在的、维系两岸关系的基础和共同点,是两岸关系的根。
  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而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核心的思想道德建设,十分强调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无疑要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重要依托。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它更加突出了思想道德素质在社会主义新人培养标准体系中的地位和要求。“新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要达到这一地位和要求,也必然有赖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多年来的成功实践已经证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什么时候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展就顺利,成效就显著;什么时候忽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停止不前,收效甚微。
  所以,我们的结论应该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加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
  五、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是十六大报告的深刻论述。这表明,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而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赖以存在的深厚土壤和现实基础,民族精神又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就是要旗帜鲜明、突出重点,不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能够不断结合时代变化和现代化建设实际,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比如,新形势下,江泽民同志倡导全党发扬的五种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都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科学观点,赋予了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工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句话,要完成各项艰巨任务,就必须按照十六大报告的要求,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立足现实,坚持不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而为各项事业的发展前进提供强大动力。

 

  • 上一篇文章: 顺应时代潮流 弘扬民族精神

  • 下一篇文章: 社论:铸起坚不可摧的青春长城——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美国人的“商人”…[52]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70]

  • 侯外庐西大治校[58]

  • 中国思想史的奠基人——侯…[59]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65]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媒体盘点习近平引用过的邓…[5]

  •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6]

  • 血浓于水一家亲——中国是…[7]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20]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23]

  •  
     相 关 文 章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40]

  • 中国拟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4309]

  •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6303]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3313]

  • 深刻把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3632]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