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强国之路 >> 人才强国 >> 正文  
  高才生无所事事不算人才         
高才生无所事事不算人才
[ 作者:钟欣    转贴自:南方日报    点击数:1177    更新时间:2004-01-22    文章录入:admin ]

 

 

  专家解读首次全国人才会议,强调确立五大新观念高才生无所事事不算人才

 

  全国人才会议昨天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次召开专门的全国性人才工作会议。据《阿望》周刊报道,从今年6月就开始介入筹备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中国权威人才研究专家、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兼人事与人才研究所所长王通讯认为,此次会议将强调大人才观、大就业观、大开发观、大投资观和大环境观五大观念的确立。

 

  一是确立大人才观。什么是人才?以往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据王通讯介绍,此次人才会议将会给人才一个明确的定义:有知识、有能力;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在政治、精神、物质三个文明建设中作出贡献。

 

  他说,在人才这个大范围之内,还有一种叫专门人才。过去中专以上学历就是专门人才,这次会议可能也要重新界定,应该是工程师以上、大本学历以上的人才是专门人才。如此,即便是北大、清华的高才生,但若无所事事,就不能说是人才了。

 

  二是确立大就业观。王通讯介绍说,一个成年人的就业状况有3种:就业、失业、创业。应该说,创业是最光荣的,因为创业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吃饭问题,也使更多的人端上了饭碗。在中国,今后应树立创业最光荣的观念,去西部创业、去三产创业、去中小企业创业、去社区创业。

 

  三是确立大开发观。要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教育培训可以提高人才的含量和素质。他指出,除教育性和培养性开发之外,还要注重人才资源的使用性开发和政策性开发。一个人再有本事,可如果没有岗位,他的能力就开发不了。政策环境也很重要,好政策人才辈出,不好的政策万马齐喑。

 

  四是确立大投资观。王通讯指出,要加大人才资本投资,要认识到人才的开发过程是资本的投资过程,把人力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本。人们一说到投资就是资金、厂房、设备,习惯于“招商引资”办企业。其实,办教育、搞培训也是投资,也会有产出。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便捷快速的道路就是加大人才资本的投资。

 

  五是确立大环境观。这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是指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是指法制环境、经济环境、教育环境、心理环境等。王通讯指出,各级政府要重视人才、关心、爱护人才、支持人才干事业;吸引人才、激励人才、保障人才权益的政策、法规要逐步建立;限制人才流动和充分发挥作用的体制性障碍要逐步破除;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等观念要在全社会逐步确立。

 

  • 上一篇文章: 比尔·盖茨是人才?人才标准待重建

  • 下一篇文章: 5项标准重新定义人才 “人才强国”将列为国策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使用人才的六大“狠招”[3935]

  • 不拘一格“拔”人才[2447]

  • 慧眼识良才——人才评价标…[2567]

  • 谈企业的人才与用人[2418]

  • 谨防人才素质“退化”[2216]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