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强国之路 >> 人才强国 >> 正文  
  不拘一格“拔”人才         
不拘一格“拔”人才
[ 作者:赵晓光    转贴自:科学网    点击数:2377    更新时间:2004-08-28    文章录入:水木
今年7月,报考北京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某考生,在笔试成绩领先的情况下,因复试成绩不及格而未被录取,这件事引起了人们很多争议和讨论。我认为,就这件事情本身而言,无可厚非,按照相关规定遴选高层次人才,必然有选中和落第之分。然而,从这件事中折射出如何评价人的才能、如何培养、选拔、使用人才的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学术界、科学界,年轻一代正在成长,渴望得到锻炼、得到培养,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更渴望施展自己的学识和抱负。在我国当今的多元化社会中,为青年人的成长提供了多元化的舞台,因此也更需要多元化的评价标准,给青年人以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古至今,“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都是人们实现自身价值所企盼的理想境界。在古代,常常有人才受压制,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甚至被扼杀的情况发生,这是一种社会悲剧,因此怀才者常哀叹生不逢时。而当今社会,是一个崇尚学习、崇尚奋斗的时代,每一个年轻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具备“千里马”的潜质,希望成为真正的“千里马”。
  其实,千里马遇伯乐,伯乐惜才、选才、用才的典故屡见不鲜,且不说古代帝王将相“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现代任人唯贤的事例同样堪称典范。
  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沈从文先生小学文化,14岁从军,曾经在北京大学旁听,1926年报考燕京大学,没被录取,但是,沈从文没有放弃学习,没有放弃理想,在胡适、郁达夫北大经济系讲师,教统计学)、徐志摩北大教授等人的支持和鼓励下,坚持写作,在文学创作上体现出非凡的魅力,1939年被聘为西南联大副教授。1946年随学校返回北京,任北大教授。沈从文先生一生中在文学上的造诣和成就,表现了他的才华和能力,也体现了前辈导师对他的关怀、培养的结果。
  如果说沈从文先生是幸运的千里马,那么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的传奇经历更渗透出导师对青年一代成长的无微不至。1930年,年仅20岁初中文化的华罗庚,发表了一篇论文,该论文引起当时的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注意,他认为华罗庚有天才,有培养前途。经熊庆来推荐,华罗庚于1931年到清华大学任数学系助理,在清华大学,华罗庚如鱼得水,拼命学习数学。至1933年,华罗庚的水平与能力已为大家所认识。系里欲聘任他为助教,但又碰到同样的资格问题。为华罗庚的升迁问题,理学院开会讨论,不少教授仗义执言,认为不应该因资格问题而限制人才使用,由此他被破格提升为助教,1935年,被提升为教员。之后,华罗庚留学欧、美,在数学天地中展现才华,1950年受命创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院,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沈从文、华罗庚的经历充分说明了对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不拘一格的精神。前辈的生平经历,已经成为教科书上的故事,如今是多元化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趋向高素质、复合化,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包含了更多的内容:优秀人才除了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有“情绪智商”,对待工作和生命都充满热情,能够与他人互信,相互激荡出潜能,同时要有毅力、魄力与拼搏精神,在逆境时能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在遇到困难时不轻易放弃。青年人志在四方,努力锻炼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更要培养过硬的综合素质,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人们常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提倡人才选拔标准的多元化和不拘一格是增大学术领域容量的重要保证。
  • 上一篇文章: 慧眼识良才——人才评价标准琐议

  • 下一篇文章: 张维迎:善待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任总在专委会建设思路汇报…[53]

  • 张文木:美国人的“商人”…[54]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73]

  • 致敬他们共同的恩师侯外庐…[51]

  • 侯外庐西大治校[6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媒体盘点习近平引用过的邓…[12]

  •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11]

  • 血浓于水一家亲——中国是…[12]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23]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26]

  •  
     相 关 文 章
  • 使用人才的六大“狠招”[3864]

  • 慧眼识良才——人才评价标…[2497]

  • 谈企业的人才与用人[2349]

  • 谨防人才素质“退化”[2152]

  • 警惕人才“隐性”流失[1878]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