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缺点教训 >> 民族之缺点 >> 正文  
  变质的“礼尚往来”掩盖受贿         
变质的“礼尚往来”掩盖受贿
[ 作者:佚名    转贴自:央视论坛    点击数:1001    更新时间:2004-01-20    文章录入:admin ]

 

  行贿人会瞅准他认为最有利的时机,来盯这个有缝的蛋;是用中国传统的礼尚往来的这种习惯,来掩盖受贿的实质;根据钱的厚薄程度,这个人的事情也就办好了,这就是他的“投桃报李”;节假日对于我们的党员干部来说,是有很多考验的……

  [详细内容] 

  吉林省白山市政协原副主任李铁成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这名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握有重权的“富”书记,为他的贪婪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据报道,每到春节之前,李铁成和他的妻子就不大上班了,而是守在家里坐等送礼的人上门。李铁成所收受的140多万的赃款,都是在他担任县长和县委书记的10年间取得的,以人情费一笔一笔聚敛起来的。

  这样的礼尚往来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往来,礼尚往来是怎么变味儿的?《央视论坛》演播室请到中国监察学会的李永忠先生和特约评论员陆建华先生。

  主持人:李铁成说他们家有五件大事:三个儿子结婚,他自己生病住院,还有他老母亲病逝。这是五件大事,再加上逢年过节,很多人通过这样的时机向他行贿。

  李永忠选择好的日子、重要的日子行贿受贿,既可掩盖行贿者的动机,也可以释然受贿者忐忑不安的心理,化解掉了。礼尚往来说的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礼节,需要往来才能够得上礼。来而无往非礼也,这是对你的一个评价。作为现代来说,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交换的原则嵌入到政治生活中,就会出现这种变了味的礼尚往来。

  陆建华这个案子是我接触到的买官卖官的案子当中,比较触目惊心的,因为根据我们看到的一些背景材料,李铁成在当县长和县委书记期间,靖宇县有一百多位科局级干部卷入这个行贿和受贿的案子中。我觉得刚刚李先生讲的很有道理,他实际上是用了中国传统的礼尚往来的习惯,来掩盖受贿的实质。

  主持人: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我们生活在实实在在的社会里,人和人之间是有交往的。比如说朋友的儿子、女儿结婚,我们作为朋友,难道不表示吗?


  陆建华这种人情你不能完全物质化的。比如说一个朋友结婚,我给他100、200块钱表示个人情,作为朋友,你在大喜的日子,或者你在家里需要钱的时候我给你一些。但是这里面我不图回报,而且不图纯粹的物质利益的回报,比如你结婚我送你100块,我结婚他也会来送,但是不存在一种纯粹的对应的交易。李铁成这个案子最实质的问题,是一种权钱交易,钱和利益的交易。

  李永忠礼尚往来,交换的应该是一种情,应该是一种义。通过这种行贿受贿交换的不是你自己的东西,你交换的是人民赋予你的权力,而那边得到的又是不正当的利益,因此这里面就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领导干部当然应该有人情往来,也应该有你的亲戚、朋友,节假日、喜庆日当然应该表示出你的情谊,因为你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但是你交换的是什么东西,这个东西是你的吗?是你的,多贵重都可以,不是你的,一丝一毫都不能去交换。

  主持人:李铁成也是由第一次,逐渐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我们就拿李铁成的第一次开始说。他说是在1993年他的大儿子结婚的时候,他并不想张扬,而他的下属和同事知道这个消息,主动给他送钱、塞钱,推都推不掉。有的同事送给他几百元,有的人给他几千,也有的人给几万,你总不能说多少钱之下就是人情,多少钱之上就叫贿赂?

  李永忠不好区分,在常人看来是不好区分的,但是李铁成本人是应该非常清楚的。李铁成应该知道和谁在交往,达到什么程度,你能收得了多少金额,他其实完全清楚。

  陆建华李铁成应该明白人家送你钱的图谋,为什么送那么多,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送?他自己在收了第一笔钱以后,所形成的后果他自己根本没有考虑到。什么后果呢?你收了第一笔,消息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传出去,必定有第二笔、第三笔、第四笔。开头不把自己的闸门拦住的话,后面的闸门就没有办法去拦。

  • 上一篇文章: 也说中国人的“聪明”

  • 下一篇文章: 言行分裂症──中国官场病症系列谈之一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1]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6]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9]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2]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9]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6]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1]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2]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人的八大心理弱点[3674]

  • 中国的特色和国民性的弱点…[1991]

  • 香港中企的致命问题[1552]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