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专题]两弹一星 >> 正文  
  黄纬禄:不惧失败的“导弹医生”       
黄纬禄:不惧失败的“导弹医生”
[ 作者:佚名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450    更新时间:2021-03-04    文章录入:admin ]

 

 

“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经历过多次失败,但他从不畏惧,总能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收获最终的成功。

 

1

 

19707月底的一天,随着夜幕降临,白天的“烤验”逐渐退去,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显得格外兴奋,他即将前往一个重要的宴会,接见一个从北京远道而来的科学试验队。试验队的负责人是黄纬禄,曾参与过“东风二号”、“东风五号”、“长征三号”等多个型号导弹的研制工作。此前数年间,黄纬禄因“文革”的冲击不得不靠边站,这年三月,在周恩来和钱学森的关怀下,他重新被任命为“巨浪一号”潜地导弹的总体设计部主任。

所谓潜地导弹,是指从潜艇发射,用来攻击地面或海上目标的导弹,这种导弹机动性和隐蔽性十分优异,可以乘敌不备,后发制人,当时美、苏、英、法等国都具备了发射潜地导弹的能力。黄纬禄南京之行的目的,就是为了验证潜地导弹万一发射失败,是否会坠落击伤潜艇。

虽然许世友文化水平不高,但他深知潜地导弹的重要性。一见到黄纬禄,许世友便迫不及待地询问试验的方法。黄纬禄娓娓说道:“我们将会用一台吊车把模型弹悬吊在长江大桥的外侧,然后把模型弹投入水中,主要看它能入水多深,会受到什么样的载荷。”许世友又接连问了许多问题,对黄纬禄的工作赞叹不已。许世友素以“军中李逵”闻名,嗜酒如命,他举起酒杯向黄纬禄说:“这是长江大桥的骄傲,干了这杯!”黄纬禄不善饮酒,但无奈许世友再三相劝,便直率地说:“我现在喝下这杯酒,是苦的。等到庆功那一天,即使司令不说,我也会像李白一样豪饮一番的!”

长江大桥上的模型弹入水冲击试验十分顺利,结果表明弹体入水深度并未达到潜艇的下潜深度,不会砸到潜艇。不过,由于“文革”的干扰,潜地导弹的后续研究却并不顺利。直到1979年研制工作才得以完全恢复,此时黄纬禄被任命为“巨浪一号”潜地导弹总设计师。黄纬禄的专长是导弹的“大脑和神经中枢”——控制系统,但作为总设计师,为了给器件繁多的导弹系统“把脉诊病”,他必须从“脑科医生”转变为“全科医生”。这对于睿智好学、心思缜密的黄纬禄而言并不难,三年后,他便携带3枚潜地导弹出现在了海面的试验场上。

1982107日,第一枚潜地导弹发射,只见它恍若出水蛟龙,直刺蓝天。然而,电光石火间,导弹却像天女散花般爆炸了!时间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凝固了,人们静默了很久才注意到黄纬禄眼中的泪水。在场的张爱萍副总理安慰黄纬禄不要有压力,黄纬禄却坚定地说:“不管怎么说,都是我总设计师的责任。”

其实,这并不是黄纬禄第一次失败,早在六十年代他就有过同样惨痛的经历。

 

2

 

六十年代初,苏联撕毁协议,从中国撤走了全部专家,但在屠守锷、黄纬禄、任新民和梁守槃等人的日夜奋战下,“东风二号”还是如期于1962年出现在了发射现场。“东风二号”是我国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地地导弹,当时人们对它寄予了厚望,都亲切地称其为“争气弹”。然而,在发射仅仅69秒后,这枚“争气弹”却不争气地坠毁在发射台附近。作为“东风二号”控制系统的负责人,黄纬禄的心瞬间跌倒了冰点,眼泪夺眶而出,频频发作的胃痛也再次袭来。

两个月后,“东风二号”试验队给出了试验失败的原因:一是未将弹体作为弹性体考虑,二是发动机强度不够。黄纬禄对责任毫不逃避,他痛定思痛,率领控制系统小组的技术人员从控制角度入手,经过反复分析、计算、仿真和试验,通过改变仪器舱和陀螺的安装位置,成功解决了弹体的弹性振动问题。

“姐,背心破了,你帮我补一下。”一天深夜,黄纬禄回到家后,精疲力竭地对表姐说。表姐看到背心很是奇怪:“怎么会破在胸口呢?”黄纬禄平静地说:“心口疼,揉得久了,就破了。”夜以继日的超负荷工作加上巨大的精神压力,让黄纬禄得了严重的十二指肠溃疡,但他顾不上治疗,只能持续按揉胸口才能缓解疼痛。艰苦的付出必有丰厚的回报,1964629日,黄纬禄亲眼见证了“东风二号”的成功发射!

此后,所有导弹的设计和试验中,再没出现过弹性振动的问题。这段经历,让黄纬禄很有感触,他深深体会到一次失败的反面经验,比一次成功的正面经验宝贵得多。

 

3

 

时间来到1982107日,“巨浪一号”首发失败。张爱萍见黄纬禄十分痛心自责,便劝他:“干什么都是要交学费的。这一阵子你太辛苦了,加上身体本就不好,你的当务之急是休息几天,清静下来。”黄纬禄点了点头。

然而,向来不惧失败的黄纬禄并未休息,当天晚上他就组织人员,连夜查找失败原因。很快,黄纬禄和研究人员从遥测数据中找到了原因:一级发动机和二级发动机之间的分离插头提前脱开了。负责插头的人员露出了紧张的神情,黄纬禄见状,立刻宽慰大家说:“我再强调一遍,我是总师,发生这次事故,主要是我的责任,对你们来说,就是吸取教训,做好准备,力争第二枚导弹发射成功。”

五天后,在同一片海域,第二枚潜地导弹发射,出水蛟龙再次直刺蓝天,这次它在天空划过一道美丽的曲线,直奔预定海域。“巨浪一号”终于成功了!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自行研制、第五个能从潜艇发射导弹的国家!

试验队返回北京时,张爱萍亲自到场迎接。仅仅十多日不见,黄纬禄竟变得瘦骨嶙峋,一生戎马倥偬的张爱萍也难免眼眶湿润,他拉着黄纬禄的手说:“老黄啊,你真是累坏啦!”黄纬禄确实累坏了,当时他的体重只有106斤,十几天的劳累与精神重压让他暴瘦了22斤,他这位“导弹医生”完全是在剜自己的肉给导弹“治病”。

研制导弹的几十年间,黄纬禄品尝过一次又一次失败,但面对失败,他从不畏惧逃避,他总能勇担责任,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收获最终的成功。他常说:“在整个研究试验过程当中,有成功,有失败。成功固然可喜,失败也不可悲,往往失败当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比成功时候所取得的经验还要宝贵,因为你失败的这一次,对于脑子的印象特别深刻,以后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人物小档案:

黄纬禄(1916.12.182011.11.23),“航天四老”之一,著名的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我国航天技术创始人之一,中科院、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担任液体地地导弹控制系统总设计师、固体战略导弹总设计师,在导弹武器系统总体及控制技术方面造诣很深,为我国导弹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贡献,被誉为“巨浪之父”、“东风21之父”,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名言:

在成功面前多突出别人的成绩,在失败面前多考虑自己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黄道群.黄纬禄院士传记[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5.

 

  • 上一篇文章: 黄纬禄:托举“巨浪”啸九天

  • 下一篇文章: “航天四老”之黄纬禄:用全部生命写就“导弹人生”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61]

  • 侯外庐西大治校[53]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6]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9]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9]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11]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13]

  • “核医学之父”王世真[14]

  • 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13]

  • 陈达:心远愈知宇宙宽[15]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