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教育精神 >> 教育方法 >> 正文  
  追忆范老师的几个片段       
追忆范老师的几个片段
[ 作者:操金鑫    转贴自:同济大学    点击数:499    更新时间:2020-03-29    文章录入:admin ]

 

201653日,范立础老师永远的离开了我们。57日,我们在龙华殡仪馆向范老师作最后告别。几天来,各级领导、弟子后辈、行业内外、线上线下,无不对范老师的离世痛心扼腕,无不对范老师的学术成就和师德风范肃然起敬。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从2002年迈入同济大门在开学典礼上认识年近七旬的范老师,至今已有十四年了。虽然研究方向不同,直接接触的机会不多,但我还是有幸聆听先生的教诲、有幸研读先生的著作、有幸成为先生的晚辈同事,他浑厚的声音、平易的风格、纯真的童趣、深邃的思想,在我脑海中不断浮现,给我无限的怀念。想到这些,我感受着真切的幸福和无穷的力量。

 

【大师思想】

 

20029月,学校在沪西校区大操场举行02级本科生开学典礼。范老师作为新当选院士,代表全体教师发言,其中提到了大学生要学习历史,特别是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当时听完以后,我不禁想问,到大学不是学专业来了吗,为什么要强调学习历史。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了本科四年的学习,也发现了我们专业培养计划的一些特别之处:大一第一学期,其他学校或专业学习“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我们学的是“哲学与思维科学”;到了第二学期,限在三门人文类课程中选一门学习,其中有一门就是“中国近现代史”,正合范老师的期望。再后来,据说从2006年开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被列为大学生公共必修的思政课,在全国开设起来。渐渐的,我理解了。学习历史,是这位阅历深厚、饱经风霜的老师对于大学生的忠告;学习历史,就能了解国家、事件、个人的演变过程,从而正确看待个人境遇与历史环境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懂得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的历史洪流中去。

 

 

虽然有关范老师教育思想的研究和文献还很少,但从他的多次讲座报告中,可以看到他清晰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思维脉络。在大一“土木工程概论”的讲座中,范老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验,曾经勾画了创新人才的成长过程框图:知识→幻想→能力→自信→品德→机遇→政府支持与项目资助→创新与发明。在这个框图里,理性与感性思维交叉,个人努力与历史机遇并重,客观与主观融合,既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又富于人文关怀、体现教育真谛,充满着辩证法。我曾经在大一“哲学与思维科学”课的随堂论文考查中引用这个例子作为论据,结果被选为全班唯一一篇优秀论文,获得该课程期末免考的资格。

 

【名师风采】

 

“土木工程概论”是一门面向土木工程专业一年级新生,由土木工程不同方向的专家学者讲授学科历史、主要领域和学术前沿动态的课程。2002年秋天,正是在这门课上,我第一次领略到范老师上课的风采:中等身材,亮黄色的衬衫配上红黑条纹的领带,梳的整齐的银发;略带宁波口音的普通话,声音洪亮,音色浑厚还颇有男中音的韵味,有很强的磁性和穿透力;举手投足张弛有度,语言幽默而有张力;讲座素材包罗万象、动画制作丰富可爱,现场掌声和笑声不断……可以看到这位桥梁大师为一年级本科生上课,费了多少脑子,花了多少功夫。至今,我还记得范老师引用母亲在他小时候教的儿歌来讲授对桥梁美学的理解:“清中清,清中浊。浊中清,浊中浊。”

范老师还十分关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多个讲座中以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主题,分享自己对于创新的理解和经历。200611月,我刚刚硕士入学,就参加了一次校学生会为百年校庆组织的“同舟讲坛”。这期讲座的主题是“创新在心中”,主讲人便是范老师。在谈到创新思维训练时,范老师以学习《论语》为例,一连抛出了三个问题:“孔子有多少学生?”在场学生回答:三千;“学生中有贤士多少?”答曰七十有二;“贤士中在《论语》里出现的名字有多少?”现场鸦雀无声。范老师好不得意的自答到:“一共出现了33人。”随后,他说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话:“不是说范老师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比大家懂得创新,但至少说明了两点:一、说明我花费了很多精力、用心学习过《论语》。别人读过两遍,我可能读过十遍;二、我能提出这个别人提不出的问题。只有学会提问题,甚至是奇思异想,才可能有突破和创新。”创新源于积累,创新需要幻想。转眼间,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听讲学生也已成长为青年教师,如何引导今天的学生进行创新已经成为自己要面对的课题。如何把科研中如何思考的方法和过程传授给学生?如何在教学中创新内容和形式让学生提高兴趣、学到本事,而不是让学生感觉老师教和自己学的效果是一样的?范老师当年的教导其实已经做出了解答,设置了标杆。

20073月,学校在百年校庆前夕隆重纪念名誉校长李国豪逝世两周年。系里面也组织了师生座谈会,共同缅怀老校长的桥梁人生。范老师作为老校长的弟子代表发言,深情回忆起老校长的点滴往事,对后辈学人也提出了希望。因为在场的都是桥梁专业的老师和研究生,范老师重点谈到了对治学、研究的一些看法。针对大学教师对于论文数量的追求,范老师不禁反问到:“究竟是数量重要,还是质量重要?我听说现在有老师为了数量要求,把好端端的一篇文章拆成两篇来写。”接着,他联想起了老师和自己的工作:“李校长一生发表论文的总数也不算多,但一旦发表就篇篇都有创新,因此才留下了相当数量的传世之作。”,“一个人一生最得意的作品一定是很有限的,比如我比较得意的还是1956年写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是关于材料容重与强度之比对各类桥梁跨径影响的。”只言片语,透露着他对于学术生态的忧虑,更让已经成为教师的我始终自省,孜孜以求。

 

【人格魅力】

 

范老师常把他终生感念的、对他影响至深的老师挂在嘴边。从他的口中,我们头一次听说了南洋女子中小学校长吴若安、桥梁专家钱钟毅(钱钟书先生弟弟)的名字,更熟悉了许多有关已故李国豪老校长的故事。从他的描述中,我们能感受到这位桥梁院士在自己老师面前,就如同是一名小学生,充满感激、谦卑与敬畏。面对李校长布置的任务,范老师在准备过程中才发现接受任务时没能完全领会老师的意图,不敢再追问的他便根据自己的理解,老老实实的准备他能想到的所有方案,最后再交给老师定夺;面对年轻的我们,范老师回忆起自己八十年代随李校长在国外开会期间能有机会与老师进行三个小时的畅谈时,仍然激动不已,仿佛就发生在昨日,如沐春风,终身难忘;文革后,范老师积极争取入党却没被批准,沮丧的他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表露出失望与消极。老校长一句“不要想太多,人给自己多一点约束是好事,还是要继续争取。”犹如醍醐灌顶,重燃范老师内心的热望。最终,范老师实现了自己入党的愿望。

2013年教师节,范老师荣膺第三届“上海市教育功臣”,成为继2003年李国豪老校长当选首届“上海市教育功臣”后的第二位同济桥梁人。两代学人,传承接力。同一系科、同一学校,同获“教育功臣”,这在三届“教育功臣”评选中是唯一的。我们该是有多么幸运,能够在大师云集、师德传承的地方学习、成长。如今,斯人已逝,师生二人共同铸就的师魂将永留同济人的心间,永远闪耀在上海教育事业的旗帜上。

一次,我在桥梁系资料室查阅资料时,看到书架上放着一本范老师1997出版的专著《桥梁抗震》,便拿起翻看起来。翻到第一页,“请海帆学兄指正。学弟范立础”几个大字映入眼帘。聊聊数字,可以看出年长两岁的范老师对这位既是竞争对手,又是相互理解支持爱护的终生战友的真挚与尊重。时间又回到六十年前,在王达时教授的结构力学考试过程中,这对同班同学和同寝室友听到老师说第一份交的卷子可以加分,就都要争第一。范老师近视眼坐在前排,答完考卷后一边检查一边关注着坐在后排的项老师的动静。听到后排有声响、项老师准备交卷,便一个箭步冲向讲台——第一个交卷。此后,他们先后留校,先后被打成“右派”、经历二十年的磨难,改革开放后在李校长的安排下一个搞桥梁抗风、一个搞桥梁抗震,先后当选工程院院士……谈起这段充满着欢乐与激情的岁月,范老师不由地哈哈大笑起来。

对待比自己年长的前辈学长,范老师内心更是充满着感激、尊重和谦卑。他在接受百年校庆专题片的采访时说,“相比于比我年长十几岁的学长们,老项和我算是幸运的。他们的学术造诣都非常高,我经常向他们请教科学问题。但文革后当李校长开始复兴同济大业、建设桥梁学科时,他们都到了快退休的年龄。李校长高瞻远瞩,找了我们几个主攻科研。”一次,在给桥梁系研究生的讲座中,范老师提到,“结构动力学”课程,俞载道老师讲的非常好。他还经常给自己的博士生开小灶,请来已经退休的俞老师给他们上“结构动力学”课。正是范老师的推荐,我们这些没有机会听俞老师上课的后生在读研期间,还是找来了《结构动力学基础》和《随机振动理论及其应用》两本书参考学习。

我们这代人接触到范老师时,他已经是满头花发的院士了。当我们用崇敬的眼神仰望他时,他却依然是那样平易近人,谦虚低调,充满爱心。大一的那次“土木工程概论”讲座,教务老师在讲座前为我们隆重的介绍他的成就、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开讲时,他却摆了摆手,轻声的用英文说:“不要相信她说的话,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教师。”同学们的掌声更热烈了。读硕士期间的一天,我在学校大门口看到范老师走到一名志愿者学生跟前,问起话来。原来这名学生承担一个大型论坛活动的志愿者服务,手持标识牌站在路边作为参会人员的路线向导。范老师听了很是心疼,“谁安排你们站在这里的?在路边立一个指示牌不就好了。”当然,范老师更关心的是学生的为人和为学。他曾经很痛心的给我们讲起有位学生申请出国时冒充他的笔迹写推荐信的事情。“知识、能力,品德,品德是首位的。”“先学会做人,后学会做事。”这些在我们学生期间听到的教诲,时常在耳边回响,更成为我们一生做人、做事的标尺。

有一种幸福,在经历过后能留给人力量;有一种力量,在感受过后能让人幸福。闭上眼睛,范老师又穿的像个时尚的老华侨,夹个公文包,沿着桥梁馆门前的小路笑眯眯的向我们走来了。碰到向他打招呼的学生,停下来问问近况鼓励几句之后,又上四楼自己的办公室开始忙碌,一如往常。睁开眼睛,他留给我们的,全部是幸福的回忆和前行的力量。他也一定希望,他的后生们,继续着幸福的生活,坚定地走向远方。

 

 

  • 上一篇文章: 前行的灯塔-纪念我的恩师范立础院士

  • 下一篇文章: 怀念范立础老师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53]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1]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2]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3]

  • 张文木:虚无主义与教条主…[66]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以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夯实文…[8]

  • “碳达峰”“碳中和”:是…[10]

  • 研究益世学问 书写时代华章…[7]

  • 求索人类社会繁荣之路——…[7]

  • 王蒙:文化自信的历史经验…[15]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