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时间资源和精力资源 >> 时间资源 >> 正文  
  古人是怎样判断时间的       
古人是怎样判断时间的
[ 作者:黎耕    转贴自:解放周末    点击数:1068    更新时间:2020-02-04    文章录入:admin ]

 

 

  如果问现在几点了,估计大多数人会拿出手表或者手机查看。可是,在没有手表也没有手机的古代,人们是如何判断时间的呢?请来听听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黎耕在中科院格致论道讲坛上的讲述。

 

  在古代,没有手表也没有手机,古人如何判断时间?时间又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位于山西省襄汾县的陶寺遗址上有一个观象台,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天文遗迹,陶寺遗址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发掘的,距今有4000年左右的历史。

  在2003年,考古学家在遗址中发现了很多非常奇特的地基,通过复原,发现观象台是由一根根柱子组成,这些柱子的圆心点则是观测点。经过我们多年的研究,确定这里可能是古人观测太阳日出方位用来制定节气的地方。

  我们常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这个“三代”是指夏商周三代。我们人类生活在广大的自然环境里,受自然的影响非常大,古人所有的生活起居都是和自然联系在一起的,包括日期、时间等,都是由天文学家来决定的。所以,通过观测太阳日出的方位来判断处于什么节气,这对中国古代以农业为主的社会来说非常重要。

  陶寺遗址在考古学上被认为是国家形成的前夜,那时候已经有了专门的天文学家。而有了观象台这样的机构以后,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指导农业生产,从而形成真正的国家形态。

  在陶寺遗址,我们还发现了像漆杆一类非常独特的天文仪器。经过我们的研究和论证,基本上证实这是古代用来观测日影的圭表。我们经常说“立竿测影”,就是把一根杆子放在地上,在正午的时候去测量它的影长,从而确定方向、时间、节气。

  古代的很多建筑都有正南正北的基线,古人用这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定出东西南北的方向,这也是《周礼》中对于建都明确提出的要求。

  通过对这些漆杆的研究,我们发现古人非常聪明,在大约4000年前就可以用这些东西来确定节气,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形成。圭表测影的方法不仅存在于很古老的时代,而且一直到明清的时候还在用。据古史学家董作宾等学者的考察发现,河南登封的周公测影台可能是唐代人复建的,传说周公曾经在这个地方测影,由此可见我们的文化传承经历了多么长的时间。

  除了测影台,铜圭表也是常见的古代观测天象的仪器。在南京的紫金山天文台和北京的古天文台,大家都能够看到铜圭表。有了铜圭表,就可以很精确地测定影长是多少。

  通过一系列的文献研究与考古研究,我们发现,相对天文学的变革来说,传承可能是一个更重要的主题。比如,明朝的郭守敬建了八尺高表,就是为了获得更精确的影长,借助这种更长、更大的圭表,当时已经可以把影长测量做得非常精确,用这样的影长制定的历法也就更为准确了。

  除了用影长来判断时间之外,古人还会想各种各样的办法把时间留在地面上。比如由北宋天文学家苏颂等人创建的大型天文仪器——水运仪象台,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告时刻的机械装置于一体,这样古人就可以非常精确地把时间留在地面上,并且通过报时的方法向公众传达。

  在北京建国门有一座古观象台,叫作钦天监,也就是国家天文台的前身。钦天监要做很多事情,其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观象授时。

  观象授时之后,天文学家会把时间播报给公众,比如北京的钟鼓楼就起到了很重要的报时功能。在过去没有钟表的年代,每天都有晨钟和暮鼓,夜里也会有人敲着锣,走街串巷地喊时间。

  每到特定的时间,北京的鼓楼都会打鼓,甚至还有表演,这既是一种报时,也显示了皇权。

  大家都知道英国著名的史前时代文化神庙遗址巨石阵,英国人在很早之前研究了这些巨石之后,就认为它们是观测日出用的。从天文学的角度来说,我个人并不认为巨石阵是比陶寺遗址更优秀的观测日出的建筑,因为巨石阵的中间缝隙很大,从天文观测来说不能精确确定某一天或者某一节气,但是英国人在长期的研究中做了很多工作,发表了不少论文。

  尽管他们的研究成果引发了很多争议,可是英国人还是表现得非常自信,有99%的英国人都认为巨石阵是他们国家的骄傲。相对来说,我们中国人在文化上就显得不够自信,我们本应该是非常有底气的。

  我们有着非常多很优秀、很值得大家尊敬的古老文化传承,希望大家将来更多地了解中国古代的科学文化,让我们中国人也可以更加自信。

 

  • 上一篇文章: 新西兰4天工作制来了:3天休息4天工作 薪水不变

  • 下一篇文章: 芬兰否认“上四休三”,但谁敢说这不是未来趋势?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0]

  • 张文木:虚无主义与教条主…[55]

  • 冯友兰:对于人生问题的一…[81]

  • 冯友兰:人生术[55]

  • 冯友兰:哲学与人生之关系…[74]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安德罗波夫仅执掌苏联15个…[3]

  • 张文木:历史的经验值得注…[4]

  • 《求是》集中刊发5篇文化遗…[7]

  •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8]

  • 张文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8]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