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中华英雄 >> 教育家 >> 正文  
  世人只知邵逸夫,为何不识田家炳       
世人只知邵逸夫,为何不识田家炳
[ 作者:秩名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683    更新时间:2018-10-31    文章录入:admin ]

 

提起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最多贡献的慈善家,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就是邵逸夫。如果你在地图上搜索逸夫楼,你会搜出密密麻麻的结果,近3万座逸夫楼散布在中国的各个地方。邵逸夫一生中为内地捐赠的逸夫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等遍布中国各地。

因此1990年由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将编号2899的小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同样有此等荣耀的是另一个大家或许有些陌生的名字——田家炳。1993年由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将编号2886的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至此田家炳和邵逸夫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公益事业的双星。

田家炳品行低调,少见诸报端,但他也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一生中捐校无数,被称为“中国百校之父”。据不完全统计,田家炳至今已经捐出了超过10亿港元给超过300所学校以及其他事业。尽管在金额上与邵逸夫有很大差距,但能把个人超过百分之八十的资产都用于慈善的,在中国就只有他一个人。

710日上午,田家炳基金会官方网站发布了《田家炳博士讣告》,备受尊敬的田家炳博士安详辞世,享年99岁。如今,那颗以田家炳命名的小行星,尚在太空中遨游,但它的主人却已不在。

1 功成便退的商业之旅

19191120日,田家炳生于广东大埔的一个书香世家,幼年在家乡受中小学教育。

1935年,因父亲不幸病逝,他不得已弃学从商,开办广泰兴,建立茶阳瓷土公司。

1937年,田家炳前往越南推销家乡盛产的瓷土,两年内成为越南最大瓷土供应商,但动荡的时局和战争,让他无法继续这份产业,1939年转而改往印尼谋生。

在印尼,田家炳创办了超伦树胶厂、塑料薄膜厂,凭借着睿智的经商哲学,很快便闯出了一片天地。

然而1958年,印尼的排华倾向愈发明显,这让他十分忧虑,加之他希望儿女能够接受正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于是他决定举家搬迁至香港,重新开始他的事业。

当时正逢香港轻工业蓬勃发展的时期,田家炳在一片滩涂的新界屯门填海建厂,创立了田氏塑胶厂、田氏化工,专事生产塑胶薄膜和人造皮革,协助香港塑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随后,已经成为香港人造革和化工行业领军人物的田家炳向房地产进军,成立新安企业公司及华安置业建筑公司,完成田氏大厦以及多处工业楼宇开发。与此同时他还不断在广东东莞及广州设厂,扩充其化工产业版图。

尽管田家炳白手起家的经历极富传奇色彩,但他为世人瞩目的原因,却不是因为富甲一方的家业。

1980年代,田家炳已是香港知名的亿万富翁。然而正处在财富积累黄金时代的田家炳,毅然退居幕后,将企业交给下一代经营,而把自己的重心转移到慈善事业上。

很多企业家的目前是将企业做大做强,成为百年基业,而田家炳给他和他的家族制定的目标是:做百年慈善。他对于慈善事业的满腔热忱,才是赢得尊重和推崇的关键。

2 “不够捐”和“捐不够”

“田家炳”的名字鲜少见于报端,而总被放在学校的大门和教学楼外墙上,除此之外还经常“田家炳基金会”一同出现。

1982年,田家炳捐出价值10多亿元的4栋工业大厦,成立纯公益性质的“田家炳基金会”,将每年几千万元的租金收入用于教育公益。

数十年来跟人交谈,他一直都在强调:“中国的希望在教育”。田家炳始终认为兴国之道在人才,而人才培养始于教育。而“田家炳基金会”的格言正是——中国的希望在教育。

因此田家炳将自己的财富,几乎全都奉献给了教育,甚至还会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然而每每遇到这样的难关,他即使卖房、贷款也要履行捐助的诺言。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卖屋助学”“贷款捐校”的事迹。

1997年金融风暴,香港经济受到重大影响,田家炳对外承诺的捐资也难以为继,他决定以低于市价的5000万港元卖掉地处九龙塘高尚住宅区占地900余平方米的大别墅。

“我觉得对别人的承诺,可以实现了。每间中学250万港元,可以捐给二十几间中学。我觉得捐建中学,让学子受惠,那种收获比自己住别墅都大很多。

2003年,为帮香港理工大学和城市大学完成一个募资计划,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的田家炳,抵押房子贷款600多万港元捐给了学校。

2005年,为提前清付落实的项目捐款并扩大捐资,田家炳还将13万平方米、高24层的田氏广场售出,获得款项近3亿港币,全数捐献给了数十所大学、中学。

1984年田家炳在家乡广东大埔县捐建的“家炳第一中学”开始,至今已在全国范围内累计捐助了大学93所、中学166所、小学41所、专业学校及幼稚园19所、乡村学校图书室1700余间。

全国34省市区(除北京与西藏外),都有田家炳学院或田家炳中学。

3 “实而不华”的人生态度

一年到头忙碌都在慈善公益事业忙碌,一捐就是成百上千万,自己则过着简朴的生活,这样强烈的反差下,大众纷纷称他为“大慈善家”。

然而面对这样的评价,他认为自己“担不起”。在他心中慈善与身份、地位和财产无关,“我们人人都可以做好事,只要你存好心,当好人,处处都可以做好事。”

多年以来,田家炳从不善自居,以功自傲,他婉辞了杰出华人奖以及各种表彰的邀请。

“我一向喜欢做实在的事情,名声太响了,就会华而不实,觉得是个负担。‘实而不华’ 我更容易负担些,

田家炳极为推崇《朱伯庐治家格言》,他曾说:“《朱伯庐治家格言》已融到我的血脉中,它影响了我一生,也给我带来了一生的快乐。”

在朱子治家格言中,颇为经典的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诚如这位清初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所言,田家炳生活十分节俭。他在生意场上从不搞铺张的仪式,生活上更是过着“清贫”的生活:他没有私家车,地铁、公交或走路上下班;每月生活开支只有3000港元;儿女婚嫁喜事一切从简;自己80岁大寿也不摆酒;一双鞋穿了十年,袜子补了又补;一直佩戴电子表款式旧得不便示人……

据称,自卖掉房子后,田家炳和太太便一直住在一个租来的公寓里。在那个简单、朴素的“新家”里,他能看到一栋栋教学大楼的新建,能听见万千学子的读书声,对他而言,这比任何事情都有意义。

他没有获封首善的桂冠,他不是捐款数额最多的慈善家,他更没有裸捐的口号,但若谈到对慈善,尤其教育事业的纯粹与无私,以及自身修为和品德的高尚。他若称自己是第二,恐无人敢称自己第一。

在他的家乡梅州大埔,那首关于他的歌谣,仍在口口相传:“家炳牌楼家炳亭,家炳图书家炳琴,家炳电站家炳馆,家炳情谊家炳心。家炳电台家炳楼,家炳学校家炳桥,家炳医院家炳路,家炳星光照千秋。”

  • 上一篇文章: 追忆钱伟长校长

  • 下一篇文章: 文字背后的精神境界和民族大义——忆西南联大学人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0]

  • 张文木:虚无主义与教条主…[55]

  • 冯友兰:对于人生问题的一…[81]

  • 冯友兰:人生术[56]

  • 冯友兰:哲学与人生之关系…[74]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安德罗波夫仅执掌苏联15个…[6]

  • 张文木:历史的经验值得注…[6]

  • 《求是》集中刊发5篇文化遗…[9]

  •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10]

  • 张文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10]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