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强国之路 >> 文化发展 >> 正文  
  社会科学探索的大方向——大幸福原理         
社会科学探索的大方向——大幸福原理
[ 作者:高木    转贴自:人人幸福探索网    点击数:1032    更新时间:2004-01-14    文章录入:111

 

    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获得幸福,但是,什么是幸福呢?

  要想说清楚什么是幸福,的确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一句中国人常用的祝福语“万事如意”,却一语道破了天机。其实,幸福就是七情六欲获得满足而大脑愉悦的过程。

  人的七情六欲虽然很多,但归纳起来大致包含在四大方面中:
  一是在物质方面。一个普通人会渴望付出尽可能小的劳动强度,花费尽可能少的劳动时间和尽可能顺心的劳动过程就能换取足够多的,可供他和家人自由支配的,持续不断的物质财富;
  二是在精神方面。他会渴望在家庭中,尤其是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尊重、亲情、友善、平等、安全、良好预期等精神愉悦;
  三是在生命问题上。他的内心深处充满着对疾病、对意外伤害的恐惧和对人生终点的无奈,十分渴望能保持健康的身体,获得久远的生命;
  四是在爱情问题上。一方面,他有珍惜家庭稳定的理性意愿,另一方面,他又象动物一样,程度不同地具有对其他异性的野性渴望。现实生活中他只能不得不地压制野性,张扬理性。因此,他会渴望能够获得一种宽松的社会环境便于他无忧无虑地去追求浪漫爱情。

  虽然以上每一单项欲求的满足,都能给这个人带来一定程度的快乐,但是,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一般地说,一个人只有在四大欲求方面获得基本平衡的综合满足,他才会感到幸福。而综合满足的程度越高,这个人就越幸福,反之越不幸福。但同时,这个人欲求满足的综合程度如何,还要受以下因素的制约:
  一 每获得一定单位的欲求满足,都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这些代价实质上是劳动的付出、精神尊严的付出和生命时间的付出,但是常常会被金钱的付出这个表象所掩盖。欲求满足的程度,与代价的付出量成反比例关系。
  二 欲求满足的额度和代价付出的额度都是一个当事者自我估量评价的心理概念,先天缺少一种公认的标准参照物,因此很难量化成绝对值来衡量其高低。当事者个人常常参照相关人群感想法、纵向对比法、横向同比法、摩擦抵消剩余法、潜能开发率法等相对量来进行综合对比评价。欲了解他人或民众的满足度,常使用民意调查法。
  三 每种单项欲求的迫切程度会因人因时因事存在着此高彼低的动态起伏,同时,单项欲求的满足度还存在着边际递减规律,人们常常会处在孰轻孰重孰缓孰急的艰难选择中。但是,只有在空间上保持好各种单项欲求的平衡满足,不以偏代全,由此形成的欲求综合满足程度就高,幸福总量就大,反之就低就小;同时,无论是单项还是综合,欲求的满足都存在着一个时间观问题,只有让欲求满足的时间越久,幸福总量才能越大。
  四,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中人,因此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既存在着欲求依存关系,更存在着欲求冲突关系。一个人只有妥善地处理好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系,才能获得较高的欲求综合满足度。

  从社会整体角度来说,虽然社会中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渴望获得最大程度的幸福快乐,可是,由于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共同生活在唯一的地球上,都生活在无论是整体还是个体都彼此独立而又彼此依存的各色社会中,而满足我们各项欲求所必需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科技资源、时间资源、异性资源等都是有限的,稀缺的,彼此之间就会存在你多我则少的竞争关系。因此,如何让竞争有秩公平,如何让这些资源在竞争中达到最佳的配置,如何让社会成员在竞争中后获得的四大欲求满足的综合总量程度最高,是衡量一届政府、一个国家、一种制度良莠与否的标准。

  无论是一个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还是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只要这个社会能够抓住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新机遇,通过不断更新机制而让以上这些稀缺资源都能发挥最大效能,而使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基于,并使之不断增量优化现有资源的动态状况中,平等人格,均等机会,付出相对最小化的个人努力,而能普遍性地获得四大欲求相对最大化动态综合满足的社会,这个社会就会成为一个人人幸福最大化的理想社会。
  立足现有;不断增值;分配最佳;平等人格;均等机会;总量最大是人人幸福的六原则。

  简单地说:大幸福社会就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幸福总量动态最大化的社会!

  无庸置疑,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获得动态最大化幸福快乐的大幸福社会,是人类的共同诉求,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基因克隆移植等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突破,加上人类已有的物质基础、生产能力、管理技术和经验教训,当今人类已经相对性地拥有了实现更高层次人人幸福动态最大化的优越条件。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当今人类还未能用网络智能经济提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优势,因此,需求不足下岗失业经济危机还时时刻刻折磨着每个人;由于当今人类还没有用网络民主建立起高效廉洁的社会管理者队伍,因此也就无法克服一党专权和多党纷权的弊端;由于人们没有用电子动态档案让公民相互之间进行诚信制衡和管理,因此坑蒙拐骗依然在大行其道;由于生命激励还未取代物质刺激焕发人类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因此社会风气依然成为大问题。

  因此我认为,如何在时间上、空间上让几乎每一个国家成员,每一个地球成员乐苦相抵的绝对值最大,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最小,个性满足的程度最高、资源的利用率最大,人类整体的幸福总量最多,是社会科学任重道远的探索大方向!

  • 上一篇文章: 关于文化建设的一封通信

  • 下一篇文章: 中国现在到底需不需要思想、思想家?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