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专题 >> [专题]和平崛起 >> 正文  
  在创新中崛起         
在创新中崛起
[ 作者:李开复    转贴自:搜狐博客    点击数:1287    更新时间:2009-10-03    文章录入:admin ]

 

    六十年风雨,中国由弱而强,中华民族已经走进世界大舞台的中心,开始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今天,没有人怀疑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领军地位,更没有人怀疑中国这个巨大经济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看到成功,一些头脑发热的人可能会说,中国已经成功崛起,赶超美国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真的是这样吗?中国真的可以轻松成为经济强国、科技强国吗?中国的崛起之路如此平坦吗?

  数一数中国制造,却不拥有品牌和知识产权的产品有多少;和欧美一流的大学比一比,看中国高校在代表科研水平的核心期刊里的曝光率是多少;或者,和发达国家比较一下最能转化为产品和财富的专利数量……很明显,一些盲目自信的人只看到了中国的经济总量,却看不到中国在经济发展源动力上可能存在的不足。他们只知道用看得见的经济数据来衡量中美之间的差距,却并不懂得,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比如对创新的激情,成熟的市场机制,完善而人性化的教育体系,才是美国之所以能作为超级大国立足世界的根本。

  如果苹果公司在推出手机产品的时候,不是用颠覆性的创新思维重新定义“手机是什么”,而是亦步亦趋地沿用成熟的软硬件平台和传统设计思路,那么,iPhone的全球销量很可能还不及一部普通的中国山寨手机。如果谷歌公司在诞生时,不是用颠覆性的创新思维重新定义“什么才是最好的搜索结果排序方式”,而是满足于实现一个足够好的搜索引擎,那么,今天的谷歌也许只是一家为某些网站提供搜索服务的小公司。难以想象,离开了创新,一个国家的高科技产业该何去何从。而离开了科技,任何与崛起有关的话题就只能停留在梦想阶段了。

  青年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中国有为数众多的受过良好教育,聪明、勤奋的青年,他们从来都不缺乏理想。但是,青年一代要实现自己的梦想,要助力中国崛起,最最欠缺的还是创新的思维方式,以及创新所必备的多元化的能力。我接触过很多青年创业者,他们或是有想法,或是有技术特长,但往往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合作,如何管理和运营。许多创业者的知识积累过于单一,缺乏多角度的思维和开阔的视野。例如,一个擅长软件开发,拿过无数编程比赛冠军的年轻人,他虽然可以开发出精妙的代码,但如果他不理解市场需求,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并推销自己的创意,他的创新就很难落实为具体的产品,也不会有多少投资人愿意支持这样的创业者。

  归根结底,中国青年一代普遍存在的缺少情商培养,视野狭窄,不够主动等问题,主要还是偏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造成的。比较中美两国的教育体系,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教育虽然有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训练,注重培养组织纪律性和逻辑思维能力等优势,但在创新最最需要的素质,如跨领域思维,多元化思维,自我表达,沟通合作等能力的培养方面,与美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鼓励青年学生多实践,多表达,勇于突破既定模式的原因。

  我一直在探索一种可以帮助青年创业者实现创新梦想的有效方法。我亲手创建的“创新工场”就是希望帮助缺少经验的创业者,通过培养有创业潜力的青年,开发有商业价值的创意,以批量化方式向市场输入创新公司,并持续提供创新人才、专业人才和资本支持。这样的方式可以将中国本土人才的创新能力,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以及国际化的创新运营体系结合起来,尝试一种全新的“批量创新”之路。

  创新是中国崛起不可或缺的一环,而青年一代是创新的主角。如果让年轻人在更注重素质培养的教育体系中成长,如果能为青年创业者提供最好的创新平台与产业环境,将年轻人的创新激情转化为市场上的成功,也许,不久的将来,中国就会出现乔布斯那样的风云人物和全球化的高科技企业了。

  • 上一篇文章: 李稻葵谈新中国60年大国崛起之路

  • 下一篇文章: 陈诚之子:以往内战的憾恨一切将随之过去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人生成功三步曲[3134]

  • 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给中…[1851]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