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专题 >> [专题]改革发展 >> 正文  
  “知耻而后勇”才能“代表人民”       
“知耻而后勇”才能“代表人民”
[ 作者:宣华华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914    更新时间:2009-03-10    文章录入:admin ]
“最近我常常在反思一个问题,我们作为人大代表,是否真能代表人民呢?”日前,广州市人大代表梁凤莲直言,自己所提出的不少议案建议最后都被相关部门搪塞了事,无奈之余,深感愧对代表一职。(2月27日《新快报》)
    “人大代表”是否真能代表人民?这个问题,绝非梁凤莲代表个人的困惑,而是许多代表和广大民众共同的困惑。然而,梁凤莲代表比“困惑”更进一步的是,她对自己“不能代表人民”感到了愧疚,产生一种“发乎情”的羞耻感。其实,梁凤莲代表还可再进一步认识到,“知耻而后勇”就能真正代表人民。
    毋庸讳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仍处于继续完善之中,各种体制机制的问题制约着人大发挥作用,以至于才会产生“是否真能代表人民”的困惑。但别忘了,时代在向前,社会在进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今后必然会从不完善逐步走向较为完善。
    应该意识到,一项重大制度走向完善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和不断突破的过程,它需要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因而,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原本就不应该妄自菲薄,更不必停留于困惑和愧疚,而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实践勇气,不断进行“试错”式的努力。
    事实上,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话语权逐渐增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发挥了更大作用。尤其是随着公共政治话语空间的不断拓宽,越来越多的各级人大代表们,正借助“两会”平台一跃成为“明星代表”,他们通过特立独行的犀利言辞,勇于向一些“敏感”问题进行挑战,勇于炮轰一些社会阴暗面的 “潜规则”,也因此赢得了民众的热情拥护。可以说,在政府、代表和民众之间,一种良性互动已初步形成。
    可见,人大代表在面对各种痼疾之时,就不妨更加理直气壮地行使权力,对那些敷衍了事的部门进行 “高调问政”,对那些虚与委蛇的 “感谢关心”明确说“不”。要坚信,无论是制度保障,还是社会舆论,都必定会站在敢言的人大代表这一方,共同向我们的生存处境进行发问。所以,面对困难与障碍,人大代表感到愧疚之余,更要“知耻而后勇”,鼓起向困难挑战的勇气。否则,就不是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不如主动请辞。
  • 上一篇文章: 上北京去辩论,而不是表决心

  • 下一篇文章: 人大代表应致力于做制度奠基人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