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体育精神 >> 奥运精神 >> 正文  
  见证百年复兴 北京奥运型塑中华民族精神         
见证百年复兴 北京奥运型塑中华民族精神
[ 作者:张智新    转贴自:中新网    点击数:811    更新时间:2008-09-04    文章录入:admin ]

 

  美国《侨报》8月4日刊发评论文章称,从参与奥运,到奥运会移师中国,北京奥运会作为见证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盛典,也赋予了中华民族精神以新的活力和内涵,将成为鼓舞中华民族继续阔步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全文摘录如下:
  四天后的8月8日,举世期盼的第29届奥运会就将在北京隆重开幕。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无疑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注入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使奥林匹克精神融入了浓厚的中华民族风格。同时,作为见证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盛典,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赋予了中华民族精神以新的活力和内涵,必将成为鼓舞中华民族继续阔步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
  奥运促进中华民族的开放精神
  1894年,代表中国的清政府曾经接到了希腊王储和近代奥运会发起人顾拜旦先生代表国际奥委会发出的邀请书,但昏庸没落的清政府居然未作答复,原因竟然是不知“体育”为何物。此后,即使在数十年救亡图存的艰难岁月里,中国人依然坚持不懈地心系奥运、关注奥运、参与奥运,充分显示出了中华民族主动了解世界、期盼融入世界的开放精神。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办,更成为纪念新中国对外开放30年的里程碑。在筹办奥运会的7年时间里,从场馆建设到赛事组织,从安全保障到志愿服务,从环保配套到开放采访,北京奥运会一直在不断地吸引着全世界千千万万不同民族、种族的人们广泛参与。80多个国家的元首及政要、万余名世界各国运动健儿、2.2万名外国志愿者(义工)、3万多名注册及非注册记者、数十万境外观众和游客……不仅充分显示出中国对奥林匹克开放精神的忠实履行和大力弘扬,更印证了中华民族日渐成熟的世界眼光、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
  孔夫子有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中国更有举世闻名的俗谚“四海之内皆兄弟”,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好客传统,积淀深厚的礼仪文明,在理解、参与、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注入了诸如重在参与、竞争合作、文明交融、共同梦想等崭新的时代元素。“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one dream )的响亮口号,更是中华民族开放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中进一步发扬、提升的鲜明注脚。
  奥运激发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
  奥林匹克对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激发,首先体现在体育赛场上。秉承“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中华健儿不仅在奥运赛场上拼搏奋斗、摘金夺银,更以永不止息的开拓创新精神勇攀高峰,将体操、跳水、乒乓球等奥运项目的竞技水平不断推向新境界。包括中华武术等在内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奥林匹克精神的召唤下也广为传播并推陈出新,民族体育运动进一步散发出迷人魅力。此外,民间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也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推动下,在途径、形式、内容、载体等多方面与时俱进、异彩纷呈。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更是集中展示并全面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包括“鸟巢”、“水立方”等在内12个新建场馆的设计创意,所有建设项目中绿色环保科技、新型施工工艺的研发应用,无不充分兼顾功能、美学、生态、环境的结合与赛后利用,充分展示了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中华民族精神,在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得到了全面发扬和空前提升。
  成功举办一次奥运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型塑,当然不止上述几个方面。例如,它还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精神,巩固其团结精神,充实其人文精神等。
  从中国参与奥运,到奥运会移师中国,中华民族就赋予了奥林匹克日更加绚烂的风格和更加迷人的特色。“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口号,以及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已经并将继续型塑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复兴注入新的不竭动力和永恒活力。

  • 上一篇文章: 奥林匹克的教育功能不容小视

  • 下一篇文章: “不幸”的埃蒙斯完美诠释奥运精神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