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体育精神 >> 奥运精神 >> 正文  
  奥林匹克的教育功能不容小视       
奥林匹克的教育功能不容小视
[ 作者:张晓晶    转贴自:新华网    点击数:943    更新时间:2008-09-04    文章录入:admin ]

 

  连日来,全国亿万群众通过各种媒体观看奥运赛事。除了体育迷之外,就连很多小朋友、老大妈也加入了观赛的队伍中,人们随着运动员一起呐喊,陪着他们一起流泪。在奥林匹克的旗帜下,人们一起享受体育的快乐,也接受了一场空前的教育和洗礼。 
 胡凯在百米飞人大赛中顺利晋级,赛后他幽默地说,我已是中国戴眼镜跑得最快的研究生了。奥运会是各国运动员角逐、展示体育竞技水平的最高舞台。奥运赛场上除了每天上演激烈的角逐之外,更是一个大舞台、大课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曾说,运动员是一座生动的雕塑。优秀运动员的良好道德、坚毅品格和拼搏精神可以对社会成员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
  这些天来,除了欣赏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之外,亿万观众更为他们的精神所感染。韩国运动员李培勇在挺举比赛中受伤,仍然坚持比赛,当他随着扛铃扑倒在地时,所有人报以衷心的掌声与感动。50岁的加拿大籍运动员栾菊杰为了回祖国参加奥运会,知天命之年再披战袍;“妈妈冠军”冼东妹,以33岁的年龄蝉联奥运会柔道金牌,不知要比常人多付出多少汗和泪;中国男篮拼尽全力和西班牙队搏杀到了最后一刻,虽然最终惜败,却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这些运动员面对压力愈挫愈勇的精神,面对强劲对手不屈不挠的斗志,带着伤病也要向前冲锋的感人场面,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以后的胜利豪迈,让我们一次次感受着人性的光辉。
  顾拜旦曾讲过:“奥林匹克运动能建立一所培养情操高尚与心灵纯洁的学校”。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是16天的比赛,它主张通过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结合,通过具有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 是促进人的体质、意志、精神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在这个大课堂里,每一名运动员都是老师,肩负着传播文化、教育公众的职责。
  令人高兴的是,在北京奥运会赛场上,我们看到了很多李培勇、栾菊杰式的运动员,他们让我们在这个课堂里体悟到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感悟到团结、拼搏、进取的坚毅品格,使我们从体育竞技中感悟到人生真谛,使我们成为一个意志坚定、精神高昂、信守规则的公民。这是奥林匹克运动永恒的魅力所在。希望奥运健儿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发挥出水平,也希望观众、志愿者继续以文明高昂的精神风貌参与奥运,为奥运加油。

  • 上一篇文章: 拿一块科学发展的金牌

  • 下一篇文章: 见证百年复兴 北京奥运型塑中华民族精神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奥运精神遗产:我们成长的…[1209]

  • 奥运有时 精神永恒[105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