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女子射箭队10日在北京奥运会射箭场上夺得女子团体冠军。1988年射箭被列入奥运项目后,韩国女子射箭队已经连续20年独霸奥运射箭团体金牌,韩国媒体11日揭开了韩国射箭队在射箭训练上的四项“秘密武器”,分别是综合管理系统,团队配合、用蛇练胆、 教练舍身陪练。(8月11日新华网) 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功夫在诗外。多少年来,我国的女子射箭队被韩国这块巨石压着,当了多少次老二;而男子则此前从未进过前八,今年才破天荒地取得第三。这次韩国人贡献了独门秘笈,我们当然要好好学习。不仅射箭队要学,其他队特别是一些集体项目的队伍也要好好学学。 首先要学习韩国人的“较真”精神。韩国从6年前开始全面使用一套射箭综合管理系统,教练和运动员可以通过这套系统查阅韩国所有射箭运动员的历史成绩和有关记录,包括运动成绩以及身体和心理条件变化的过程。正是通过这个管理系统,把训练射手成为一个科学的可控的精细化管理过程。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战争文化非常发达,射箭有着久远的传统和历史,同时产生过纪昌、养由基、李广等伟大的神射手。在《纪昌学射》的故事中,还介绍了学射的全过程。先苦练二年学会锥子快刺到眼里也不眨动;再用三年练得望见悬挂在窗户下的小虱子像看见了一个车轮那样,然后一射中的,十分神奇。这个过程中,主要是练眼和心理,基本没有技巧的东西,更没有科学的精细化管理的内容。如果现在还这样粗放式地训练肯定不行,不仅难免多练少练一个样,练与不练一个样,练好练坏一个样,同时,也不能及时知道自己练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水平。要想取得好成绩,训练管理就必须丁是丁、卯是卯,严谨细致,认认真真。 其次学习韩国人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来自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目标追求。我们太熟悉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但韩国的三个姑娘却是一股绳。在本次奥运会比赛中,第一弓箭手启用新人朱贤贞,充分发挥其果断、放箭速度快特点,而另外两名经验丰富、老练沉稳的老将则随时给予其忠告和鼓励。三人始终配合十分默契,几乎没有失误。我们也经常强调“老中青”结合,“传帮带”进步,看来还是有着差距。 第三学习韩国人的“抗干扰”精神。为了锻炼女选手的胆量,帮助她们在比赛中不会因过分紧张或受观众干扰影响发挥,韩国射箭队真是无所不用其极,经常选择在棒球场或公园进行户外训练,还在训练中将蛇放入队员衣服或由助理教练装扮鬼神惊吓女队员。大家从电视转播上已经看到,在争夺进入决赛的比赛中,刚好下着瓢泼大雨,与其比赛的法国队溃不成军,而韩国依然有板有眼,向大家奉献了一场高水平的比赛,让人叹为观止。谈到此,我们很难不想到新败的国奥队,其技战术素养先不论,其心理简直脆弱得堪比一碰就碎的瓷器,让人唏嘘。 第四学习韩国人的“献身”精神。韩国队在训练中经常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甚至有时候教练要冒着中箭的危险,站立或坐在靶心旁边让队员射箭,借此培养射手沉稳精确的心理素质。在如此悲壮的训练下,射手自然无所畏惧,霸气十足,勇于争胜。 有了这四种精神,韩国人自然睥睨群雄、眼空四海、气冲斗牛而示人以强。尤其是其集体项目,往往总与我健儿有一争。而其足球队甚至成为我队克星,逢韩不胜的宿命到如今还如紧箍咒一般紧紧套在中国队头上。 孔庆东在《独立韩秋》一书中指出:韩国人口不到全球的百分之一,但却拿到了差不多百分之三的金牌。若按照比例计算,韩国的体育成绩是超过中国的。在孔看来,韩国人比任何一国人都爱国,都能够自觉地维护他们的民族利益和尊严,尽管有时做得过分,起了相反的效果,但对于这样一个半岛民族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 在张艺谋的导演的开幕式上,刚刚向世界作了一次中国文化的宣传和普及,孔子的思想让世界印象深刻。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惟有善于汲取者才是最为强大和难以战胜的。 但愿我们能从韩国人发展射箭运动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