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奥运盛会,广邀四海宾朋,开幕式上传出高声吟诵的几句《论语》,表明了东道主的一片诚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不太难,中国人好客嘛。但是,圣人在这话之前还有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话却是说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 作为奥运会的东道主,如果只图热热闹闹,或是多拿金牌,甚至赚钱发财,都算不上抓住了历史机遇。最重要的应当是学习。7年前申奥成功,其实是世界给了中国一次重要的无可替代的学习机会。大的方面不说,就拿中国人最喜欢的三大球项目来说,若非规则照顾东道主免打预赛,男子足球和排球都难有参赛资格。抽签时,偏偏又与美国男篮和巴西男足分在同组。记得当时就有舆论认为中国队遭遇超一流强手,运气欠佳。这样的见解实在狭隘。单从竞争力来说,能拦住东道主晋级的不只是个别超一流球队,还有很多劲旅都可能抢在前头。从比赛环境来说,只有碰上东道主,才算得上主客队之间的交锋,应当是人家不希望跟中国队相遇才合情理。 12年前,笔者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目睹美国男篮大胜中国队,得分超过中国队一倍。当时的中国男篮主教练宫鲁明赛后挺满意,因为队员们珍视面对面领教NBA大腕的机会。如今,中国队里也有了好几位NBA球员,中美男篮交锋,双方阵中居然有NBA俱乐部的队友。虽然比赛结果仍有31分差距,但两队共同上演了一台好戏,让全世界球迷看得过瘾。最终,受益的还是中国队,他们学到的不只是技术和战术,还有篮球文化和理念。 男足的情况差多了。从6年前的韩日世界杯赛到北京奥运会,两度与巴西队同组,却始终未能端正向足球王国学习的态度。直到输给比利时队,才知道把出线希望寄托于战胜巴西队,纯属做梦。 中国三大球男女队聘请了多名外籍教练员,尤其是足球,请的外教最多,杜伊科维奇是世界足坛排得上号的名教头,为什么执教他国球队,未曾听说有什么脾气,到了中国队就那么多毛病?迎战比利时队,分明是生死之战,挂名主教练杜伊科维奇始终站着观察比赛,像是有劲使不上。几位中国教练员稳坐席间,师生之间全不见交流。撇开胜负不说,这样把比赛打下来,能学到什么? 中国女排首战轻取委内瑞拉队后,人家的主教练费尔南德斯说:“这场比赛对委内瑞拉女排非常重要,我们以往很少打过硬仗,所以感谢中国队给委内瑞拉女排这个机会。我们现在还不具备打快球的技术,今后要学会这些技术。”看,一支三流水平的球队在世界冠军面前多么坦荡,不行就学。 一个民族,不管有多少优秀品质,愿意学习、善于学习是最可贵的品质。有学习的愿望,不愁没有学习的机会。眼下,把奥运会比作什么的都有,大平台、摇钱树等比喻五花八门。需知,奥运会就是一座大课堂,不信,翻翻史籍,问问顾拜旦是不是这么回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