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强国之路 >> 人才强国 >> 正文  
  “科学人才观”浅说       
“科学人才观”浅说
[ 作者:邓伟志    转贴自:东方网    点击数:1333    更新时间:2008-06-16    文章录入:admin ]

 

  (一)六亿神州尽舜尧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各项事业要发展,都要靠人才来带动、推动和拉动。
  一提人才,就免不了说到那些艺术明星、学术名人、社会名流。殊不知,他们只是人才汪洋大海中的“一粟”。如果只把他们当人才,那就是片面的人才观,畸形的人才观,不科学的人才观。
  人,一切正常的人,只要能按正常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照正常人的学习方式学习,依正常人的行为方式作为,就能为社会做出不平常的贡献,成为不平常的人才。
  平凡出伟大。伟大未必出伟大。耀眼的珍珠无不是出自于不起眼的蛤蜊。大家想想看,历史上有多少伟大人物生不出伟大来,世界上有多少从小就按伟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的人,到头来没有成为伟人,成了“扶不起来的刘阿斗”。就是在世袭制的情况下,也“世袭”不了多少代。“龙生龙,凤生凤”,是反科学的。
  相反的,平凡出伟大则是规律,是铁的规律。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一观点是迈向科学人才观的第一步。在封建社会里,能喊出这样宏亮的声音,是难能可贵的。
  如今,学科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门类有消有长,消长相抵后,远不止360行。新华社说,当代中国至少有两万种职业。在两万种职业中,不管哪一种,都能成人才。养鸡的能成鸡大王。驯虎的能当王中王。你养鸡下蛋少,他养鸡下蛋多;你养鸡下的蛋,蛋黄苍白,他养鸡下的蛋,蛋黄呈桔红色:还不承认人家是人才吗?你见了老虎来了吓得跑,老虎见他来了,老老实实站着听指挥:还不承认人家是人才吗?“一手鲜,吃遍天。”只要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精通一门手艺,就是能工巧匠,就是十足的人才。只要有一技之长,就是人才。不承认他们是人才,就是不懂得科学是从哪里来的。实践出真知,也必然会生出真知的载体——人才。
  这一行的状元与那一行的状元之间,有可比性,又没可比性。长期以来,有个数学家与物理学家谁了不起的争论,能说清楚吗?这等于问:是一斤大还是一尺大?只有用“行行出状元”一说,才能解释明白。
  上海有所举世闻名的高校——复旦大学,曾有位副校长是个工人。对此,不管是“批左”,还是“批右”的时候,都没有人说个“不”字,老实讲,也没有谁敢说个“不”字。发明一两种电光源就可当教授,发明两三种电光源就可当院士。工人蔡祖泉发明了几十种电光源,还不能当大学校长吗?
  爱因斯坦、莎士比亚在未成名前都是普通人。爱因斯坦在提出狭义相对论以后,想谋个讲师的位子当当,都有困难。莎士比亚在成名前是个剧场的勤杂工。再早是什么人?是同当今中国所谓的“农民工”没有任何区别的“农民工”。可后来呢?就不用说了。
  “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李贽)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承认:正常的人都能成人才。古人早就指出,只看文凭,只看学历,人才就少;不看文凭,不看学历,注重实际,人才就多。在心胸狭窄的人手下,人才就少;在心胸宽阔的人眼里,人才就多。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乐不到,千里马就少;伯乐一到,养马场里的马就会被选光了。汉朝有好几个人都先后说过一句意思差不多的箴言,叫做:“十室之邑,必有俊士。”有些人即使一时不是才,那也是准人才,是人才的预备队员。
  正常的人能成人才,那么,不正常的人呢?比如说残疾人。残疾人成才的难度大,但是,决不是说不能成才。只要他们身残心不残,照样能成大才。任何人的大脑都是信息加工厂。人采集外界信息靠五官。眼是第一官。人获得的大部分信息是靠视觉采集来的。盲人视力不好,采集的信息量少。可是,正因为视力差,就逼着把听力锻炼得比正常人要好得多。中国有位盲人,能学许多名人的说唱,惟妙惟肖,连被摹仿的名人自己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原因就在于他的听力特别好。2008年初,纽约州选出一位能力非凡的盲人当州长,举世瞩目。聋哑人听力不好,也促使他们把视力练得特别好。中国有许多聋哑人成为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在国际上获大奖。荷兰出过很多名画家,却少有音乐大师,据说是因为他们那个民族的听力差、视觉就发达有关。浙江有位无臂书法家。脚写的字,比许多人用手写的还好。残疾人中出奇才。
  残疾人大脑好,没智障,如果有智障,能成才吗?也能。这只要看一看在上海举办的世界特奥会上,来自各国的精彩表演就理解了。有智障的人,抽象思维能力差,形象思维能力不见得差。武汉有位智障人指挥交响乐,驰名中外,难道还不是人才吗?
  是人都能成人才的命题,不仅符合客观实际,而且为“以人为本”的思想奠定了基石。只有认为人人能成才,方可“以人为本”。人不是才,何必以人为本?只有认为人人能成才,方能“民为贵”,方能以民为天,方能聚焦民生,方能“以天下治天下”。否则,以官为本,以少数人为本。只有认为人人能成才,方才需要走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而不会把天下安危系在少数人身上。
  “六亿神州尽舜尧”。五十年前,在中国只有六亿人口时,一位伟人所说的这句话,是诗篇,也是理论。
  
  (二)“科学人才观”的八大要点
  (1)是人就能成人才
  ——人才来源的广泛性
  从人脑细胞的情况看,人的脑量是有差异的。可是,有点差异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影响人的思维能力。因为,人脑除了运动区、语言区以外,还有一个尚未启动的庞大的“静区”,不存在什么脑细胞不够用的问题。这是人才广泛性的生理前提。当然,脑量太少,成了没脑儿,也不行!
  过去讲“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固然是极而言之,如果认为“高贵者”与“卑贱者”都聪明,或者说高贵者“较”愚蠢,卑贱者“较”聪明,那还是有道理的。这点改动并不是什么自作聪明,而是真理标准教给我们的高明,是真理标准提醒我们:不拘一格降人才。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人才水平的层次性
  人的五个手指不一样长。人才无疑也是有大小之分的。九百年前,苏轼就讲过“才有大小”,“才各有小大”。“大小”也好,“小大”也罢,都说明人才的水平是相对的,是有层次性的。社会上,既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智者,也有“智者千虑,必有''三''失”的智者。不用说,“三失”的就没有“一失”的水平高嘛!有高低是正常的,有高低才有梯队,有结构,才是错落有致。只有一类、一档人才,是难以取得全胜的。
  (3)世上只有地才,没有天才
  ——育才上的实践性
  我们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者,而不是先验论者。我们认为,人的才能是后天形成的,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娘胎里带来的。天才就是勤奋,天才就是汗水。天才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丰富的实践,来源于长期的实践。迄今已经发现了几十个被动物带大的孩子,其中还有个王子。他们到好几岁以后,仍然是用四肢行走,不会说话。他们从人孩变成了狼孩、豹孩、猴孩。
  人的直接实践总是有限的,大量的知识是间接获得的。这就得学习。这就得受教育。能受良好的教育,容易成大才;不能受良好的教育,只能成小才。人都是学而知之。钢琴家朗朗如果没有受过特殊的教育和他自己的努力接受教育,怕也成不了今天的朗朗。刘翔跑得快,也是同他所受的教育分不开的。既然教育是提炼人才的大熔炉,这就迫切要求教育要公平。教育不公平,就难以人人成才。
  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应当是得天下“人”而教育之,使之成英才。“材无不可范而成。”“范”,就是规范、规律,传授规范、规律,就是教育。实践是成才之父,教育是成才之母。即使是千里马,如果不喂它饲料,不继续训练,那也跑不动、跑不好的。
  (4)十个人才九个傻
  ——识才上的两点论
  智莫难于知人。才能也体现在识才上。除了死人不再出错外,人没有不出错的。可是,我们对人才的宣传多有片面性。只说有才的一面,不说无才的一面,把人才,尤其是把大人才描写得完美无缺,高不可攀。这是不利于人才涌现的。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任何人才,“天才”,“超天才”,都有傻的一面,都有不足之处,甚至有的还有很坏的一面。能够做到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就很好了。实际上,人才往往是糊涂与不糊涂参半。在此专业、此领域是巨人,在彼专业、彼领域很可能是矮子。数学家陈景润在数学上出类拔萃,可是在别的方面确实傻得可爱。1978年3月我有机会天天见到他,他说起政治来,多有微笑,鲜有宏论。有些学者言必称马克斯??韦伯。马克斯??韦伯的理论在东西方是热门。可是,谁都知道马克斯??韦伯干过不少“伤”西方之“风”、“败”西方之“俗”的丑事!爱因斯坦坐公共汽车,忽然发现口袋里没钱,适遇盲人向他乞讨,他不仅不施舍,竟偷了盲人碗里的钱买汽车票。这在今天,如果他是学生是不是要给他个什么处分呢?我1980年拜访过一位曾经与好几届国家领导照过像,上过大报头版的大学者。说起他的成就来,可以说上三天三夜,说实在的对他的伟大成就我也没水平说清楚,可是说起他的失误来,我也能讲上三个小时。历史上,集“能臣”与“奸雄”于一体的,岂止曹操一人!为尊者讳,为有才者讳,不是唯物主义的老实态度。两点论才是科学的。
  看到人才的短处,也用不着大惊小怪。对人才,不因马瘦而失马,不能求全责备,不能因人才之所短,而弃其所长。成大功者不计小苛。前面讲到的那位大学者,“三天三夜”是72小时。3小时与72小时之比,失误还是极小的嘛!识才者应该是“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香料的成品是香的,可香料厂的原材料多是臭不可闻的。有眼力的人,“必采秽薮之芳蕙”(<抱朴子>)不仅如此,还应当看到,愈是有才的人,愈是有人夸大他们的缺点,愈是容易遭人妒忌和中伤。面对这种情况,人们更应当冷静,透过现象看本质,看主流,要网开一面,有时还要网开三面。这才是识才者的胸怀。
  不挑剔人才的缺点,不等于放纵他们的缺点。不论是才上的缺陷,还是德上的污点,都要引导他们注意克服。不过,也应当看到,有些时候,优点的延长变了了缺点,在克服其缺点时,力求恰如其分,不要砍过了头,连优点也砍伤了。辩证的人才观才是科学人才观。
  (5)“外举不弃仇”
  ——举才上的客观性
  我们有些人最能听得进的是“内举不失亲”,可是,他们很容易忘记在“内举不失亲”前面,还有一句更有分量的话,叫做:“外举不弃仇”。这两句话出自于两千五百年前。晋侯问大臣祁溪:“谁能接你的班?”祁溪说:“解狐。”晋侯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溪说:“你是问我谁能任职,不是问我谁是仇人?”不料,解狐未任职就死了。祁溪又举了祁午。晋侯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溪说:“你是问我谁能任职,不是问我谁是我的儿子?”请看,祁溪是先举的仇人啊!如今很多头头,不要说不能做到“弃仇”,只要跟他提点不同意见,他也会找个借口,把人赶走。喜欢奴才,不爱人才,是当今举才上的一大毒瘤。
  在知识界,还有些人在举才上不搞学派搞宗派。搞学派的又把学派变成门户之见。学门变成帮门,搞近亲繁殖。应该批评!
  有位伟人说:要团结反对自己反对错了的人。这是何等伟大的气魄!可是,后来有人又帮他加了一句,修正为:“要团结反对自己反对错了,并且已经改正错误的人。”这一修改,不是前进,而是倒退。“已经改正”?那么,“正在改正”的,要不要团结呢?还有,有改正愿望的要不要团结呢?肯定是不要了!可是,如果撇开了这两种人,团结的面就窄多了,人才就会大量流失了。
  因此,在用才上必须公正客观地进行评估,必要时引进竞争机制。一视同仁,惟才是择,笃近而举远,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同时,还要改善人才的生态环境。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宽容失败,允许犯错误。
  (6)人才不是私有物,不是部门所有制,人才是人类的
  ——用才上的共享性
  上面批评了一些人不爱才,当然,爱才的还是多数。不过,也有人爱才爱过了头,把人才把住不放,看成单位所有。流水不腐,人才要在流动中增见识,在流动中长才干。
  也有人不反对流动,但是,他们搞的是单向流动,开口闭口“引进人才”。“引进人才”没错,如果热衷于只进不出,像天文学上的“黑洞”,那就不好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本地的和尚也会念经呀!
  想过没有?你引进了,人家就少了。但闻进人笑,哪知走人哭?不分青红皂白地“引进”,有时也会造成,“引进”一个,气走几个,“引进一个”,压住几个。“引进”,说得好听,老实讲,有的简直就像买进。有“买进”,就必然有“卖出”。有些所谓人才,朝秦暮楚,一卖再卖,为卖而卖,活像个商品。人才流动过于频繁也未必是好事。
  人才是单位的,更是社会的。承认人才是社会的,把高端人才视为全球的,大家对人才就可以“不为所有,但求所用”了。“不为所有,但求所用”,是全球化大趋势的要求,是专业分工日益细化的要求,大有不可阻挡之势。社会的需要是人才的大舞台。
  (7)知识互补,思维共振
  ——用才结构上的集群性
  人要成才,需要个人奋斗。过去泯灭个性,损失惨重;倘若走向另一极端,泯灭集体,也是走向毁灭。专家成在专,败也在专。时间是个常数,很专的人只能把精力用在专业上,力争在专业范围内既深且广,如果离开了专业就难说了。1979年我在南京多次拜访过一位一流的天文学家。他谈天不谈地,更不谈人。即使谈起地学来,他也是坚持从天文学角度看地球。对人事问题他不置一词,怎么问他,也撬不开他的嘴。他固守在自己的专业阵地上,是值得效法的。专业越是细化,越是要在细化基础上加以整化。细化到人,整化在群。一个专业占有一个侧面,许多专业集合起来就全面了;一个专业是一个角度,许多专业集合起来就是全方位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也看,侧也看,远也看,近也看,就能存异求同了,也能存同求异了。求出了“异”,就是发展空间,就是新起点。因此,文化科学发展到今天,必须实现集群效应,开展知识互补,思维共振。个人奋斗依算术级数上升,集群效应能呈几何级数提高。个人奋斗是三加二等于五,集群效应是三加二大于五。
  从攀登科学高峰来讲,应该有梯队,有结构。红花虽好,也要绿叶相扶。都是“高端”,头重脚轻,要当心“峣峣者易折”。宝塔形结构最为稳固。
  所谓集群效应,并不仅仅指一个团队,而是指许多团队的联合体。在互联网出现以前,要推行跨地域的团队的联合体是有困难的。在互联网出现以后,生产工具既实现了腿的延长,也实现了脑的延长。过去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毗邻。”那是艺术夸张。今天,已经变成了璀粲的现实。每一个网民都是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谁拥有电脑,谁就拥有世界。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社会生产力的飞跃,有必要、也有可能实现人才的集群效应,更好、更广、更高地发挥人才的才能。
  (8)人人都是来去匆匆的过客。
  ——人才生命周期的瞬时性
  从前,有人做梦也想长生不老,但那只能是梦想。不久前,我们还在敬祝万寿无疆,那仍然是伟大的空想,祝愿而已。“而已”矣!今天,还有人企图让自己的才华永驻,那也是难以兑现的。即使是才华的载体——成就,也很难永垂不朽。孔子的<论语>两千多年了,直到今天仍然能够古树开新花,为中华民族再添光辉。我不相信,两千万年以后,“新花”还会像今天这般茂盛。“后来居上”是规律。即使这规律没条件起作用了,才华的高峰期也是“一瞬”。就算孔子是千年一人,两千万年以后,就会有一万个“孔子”。第一位孔子不就成了万分之一了吗?何况规律无情,“后来居上”是历史的大方向。
  近现代科学和技术在加速度发展。旧石器时代经历了多少年?人类历史有多少年,旧石器时代就是多少年。为什么?因为人类大约有二、三百万的历史,新石器时代以后的一代又一代,加起来也不过是旧石器时代的一个零头,一个零头的零头,一个可以略而不计的零头。作为材料的铁器时代几千年就过去了。作为机器动力的蒸汽机时代只经历几百年就被原子时代替了。作为机器控制部分的计算机时代正在火红,正在迷人。容我武断地说一句,计算机时代也是“免子的尾巴——长不了的”,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别的时代所取代。这不是诅咒,这是辩证法在挑战。那么,作为时代先锋的人才,作为时代标志的人才的才能呢?也会转瞬即逝。“转瞬即逝”不好听,可是,站在历史的长河看,就是那么回事!真是那么回事!当然,站在一己的角度,怀着扭曲的心理,用近视眼去看,总希望流芳百世。
  古代的有识之士头脑很清醒,他们把人才称作“一时之选”、“一时之杰”。请注意这里的“一时”。“一时”者,“一瞬”也,他们早就判定了人才的瞬时性。《三国演义》的开头语说得有道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承认瞬时性,不是搞自暴自弃,目的是要珍惜光阴,争分夺秒,极力在才华的高峰期,多发热发光。
  
  (三)“科学人才观”的基本意义
  (1)科学人才观是科学发展观之首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前面提到,只有认为“是人就能成才”,以人为本才有根基。以人为本的目的之一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人就是人才。“人的全面发展”是同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互为因果、高度一致的。以人为本还有一个目的是要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人才是首创精神的体现者。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为了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而去建立一个宜人的氛围。人才是发展的依靠力量。因此我们说,科学人才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支撑和引领。
  (2)科学人才观是和谐社会建设之首要一环。发展是要有序发展,和谐发展。发展是要发展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归纳起来是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三个关系中都有人,都靠人才。和谐社会还包括处理好阶层与阶层、地区与地区、行业与行业、国内与国外之间的关系。阶层、地区、行业、内外都要体现到人,落实到人,由人才来协调,由人才来推进。“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人才之间尽管在学术上有不同学说、不同学派,但是,人际关系应当是和谐的。由此可见,人才是社会交响乐的跳动着的音符。
  (3)科学人才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首要指标。国家的兴与亡不完全取决于经济,有时还取决于文化和文化人。过去,人们“言必称希腊”。是言必称希腊的GDP吗?不是,是言必称提出“种子”的阿克萨戈拉,是言必称提出“原子”的德谟克利特,是言必称提出“周而复始”的赫拉克利特,是言必称提出“偶然性与必然性统一”的伊壁鸠鲁,是言必称人才柏拉图,是言必称人才亚里士多德,是言必称人才苏格拉底。如今有些人又“言必称哈佛”,并非因为哈佛的楼高,而是因为哈佛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多。因此,人才的多寡和向背关系到国家的安危。
  (4)科学人才观是领导干部必备素质之首要理念。干部的任务,从来都是两条,一是掌握政策,二是使用人才。政策也是要人才来掌握的。因此,学会用人是领导干部的第一素质。领导干部在专业知识上才华横溢最好,在专业知识上不超群问题也不大,可是在用人上必须是高手。“汉高祖谋事不如张良,用兵不如韩信,治国不如萧何。”这么样一个人如何能得天下呢?汉高祖作了个回顾总结:“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还有,“随陆无武,绛灌无文”。汉高祖叫无武的从文,无文的习武,各得其所,也传为凝聚人才的佳话。能凝聚住人才,关键是领导干部能够尊重人才。古人云“不是虚几岂得贤?”你瞧不起人家,如何能留住人家?美国的原子工程队伍几十万人,带头人是一个在物理学上没什么建树的小物理学家,可他尊重人才,从甘当人才的小学生出发,成为人才的好领导。现在有些领导人嘴上说“尊重人才”,实则是玩弄人才。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顺之者庸才也是高才,逆之者大才也只能小用,甚至不用,结果造成人才大量流失。还有些头儿,在功高不盖主时,把人才当人才;功高一旦盖了主,对不起主就把人才当作眼里的沙子了。“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重”(王安石)人才多如蚁,你眼里有人才,你能屈尊蹲下来看人才,人才就会多起来。你只会仰视,能上树的蚂蚁毕竟不多,那人才就少,与此同时,外流的就多。人才外流不外流是领导干部素质的示波器。

  • 上一篇文章: 政治改革由“人”做起

  • 下一篇文章: 天才与历史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关于中国人口问题…[52]

  • 任总在专委会建设思路汇报…[56]

  • 张文木:美国人的“商人”…[57]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77]

  • 致敬他们共同的恩师侯外庐…[54]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目标构建“智慧天网” 我国…[8]

  • 张文木:我是一个爱国的知…[21]

  • 媒体盘点习近平引用过的邓…[17]

  •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18]

  • 血浓于水一家亲——中国是…[19]

  •  
     相 关 文 章
  • 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社会[3880]

  • 简论民族精神[4299]

  • 穷与富[1892]

  • 论“敢”[1485]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