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中华概况 >> 中华文化 >> 诸子百家 >> 正文  
  一个没有“屈原”的端午节       
一个没有“屈原”的端午节
[ 作者:毛建国    转贴自:千龙网    点击数:2743    更新时间:2008-06-16    文章录入:admin ]

 

  6月8日,首个放假的端午节,也是一个没有“屈原”的端午节。这一天,全国有几亿农民正在忙着“三夏”;有1050万名考生正在参加高考,其影响的人数也超过了1亿人;其他参加救灾、坚持工作的,也有几亿人;剩下的那些休假的人,也正在享受家庭之乐、旅游之乐、购物之乐。这一天,什么都有,只是没有屈原。
  或许有人说,在汩罗江畔,在很多地方,还有人在缅屈原、在赛龙舟。我们应该要问,这样的人所占比例几何?在其中,有多少人是抱着娱乐、有几人是秉着缅怀?或许还有人说,这一天,全国很多家庭都在吃粽子。我们还应该要问,现在的粽子里面还有多少屈原的核?有多少人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去吃粽子?
  在娱乐时代,人们总善于把一切凝结的传统道德发酵且娱乐化。这一点,在西方表现得尤其为甚。然而,西方娱乐的背后,总还有点文化的味道,例如感恩节,例如圣诞节。而我们,除了娱乐还是娱乐,甚至没有娱乐,只有美食。当然,美食也是一种文化,可是我们的美食——粽子,更多是为了一饱口福。
  其实今天,我们还需要屈原,需要屈原那种浓浓爱国心,那种不畏强权、独立奔放的人格精神;今天更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以凝结成时代所需要的现代美德。以此审视之,更让人对一个没有“屈原”的端午节黯然神伤。
  在很多人的眼里,放假等同于传统保护。就在去年,一阵又一阵的民意集中涌向了休假制度。公权与民意取得了可喜的契合,于是五一黄金周一分为三,我们有了新的传统假日:清明、端午、中秋。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先生有言,“改革开放西方文化进来了必然会把走过的传统节日挤掉了,这个观点是不能成立的。现代化与民族传统并不是截然对立的,我们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并不是西方来的给我们的挤掉了冲掉了。”也就是说,不能把传统文化的淡漠,简单等化为我们未设立传统假日。须看到,今天传统的式微,是有多种原因的。表现在传统节日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节日的内涵、魅力开发不够、宣传不力。
  事实是最好的判断工具,一个没有“屈原”的端午节充分证明,有了假日也不等于保住了传统。由此,我们应该对传统与节日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的反思。让端午有屈原的身影,让屈原精神被更多的人熟知、践行,这才应是端午放假的本元价值所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传统的保护之路同样修远兮。一个没有“屈原”的端午节,应该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思考。

  • 上一篇文章: 专家称端午龙舟竞渡具有体育和文化双重意义

  • 下一篇文章: 墨子尚贤论的基本原则:平等、民主、竞争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1]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6]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9]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2]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9]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6]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1]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2]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诺贝尔距离中国有多远[150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