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有首诗《我给黄河画像》,其中有这样的字句:
取来长虹作笔 汇集万里云彩 我给黄河画像
画下她的屈辱 铁蹄曾蹂躏她的胸膛 画下她的悲壮 英雄的血液流成滔天的巨浪 画下她的温柔 养育了生生不息光辉的思想
我给黄河画像 画出了她的风骨 却画不出她的恩深情长
的确,黄河的恩深情长是画不出、说不完的。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当世界各地大部分地区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华夏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披荆斩棘,劳动生息,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化。 150万年前的西候度猿人,10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30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20万年前的山西丁村人,5万年前的河套人,3万年前的大沟湾晚期智人,以及这一时期的传说中的燧人氏、有巢氏,仰韶文化、半坡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等,黄河文明恰如接力赛,传递着中华文明的火炬。中国历史上的五帝即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太昊、少昊,他们的部落都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繁衍、生息、发展,创造了灿烂的黄河早期文明。 夏禹的儿子启打破了“禅让”制,建立了家天下。夏王朝的活动范围是河南、山西、山东等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商王朝也是在黄河两岸建立的国家,偃师二里头遗址就是商代最早的都城,盘庚迁殷后,文化达到了鼎盛。安阳殷墟发现的十几万片甲骨文,成为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 西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更是空前的繁荣,诸子百家大多在河洛地区兴起,《诗经》、《易经》、“河出图,洛出书”都是黄河文化的不朽之作。 从秦汉到北宋皇朝,黄河流域仍然是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汉代造纸术、浑天仪、隋代印刷术、宋代活字印刷,以及指南针、火药都是黄河儿女对世界的贡献。 俱往矣,荣耀属于先贤;看如今,中国进入了新时代,黄河古老的生命开始返老还童,黄河浩荡之水正朝着现代文明的蓝色海洋“奔流到海不复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