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缺点教训 >> 民族之缺点 >> 正文  
  中国随想(十)       
中国随想(十)
[ 作者:胡星斗    转贴自:作者赐稿    点击数:800    更新时间:2007-12-28    文章录入:admin ]


                                 一

 

                                              

  中国应当从前苏联特别是斯大林的所作所为中吸取教训。

  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数斯大林的个人专断、践踏法制之“肃反”影响最为恶劣。邓小平说:“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

  据《苏联国事风云录》(经济日报出版社)、《斯大林肃反秘史》(江苏人民出版社)、《斯大林的肃反》(世界知识出版社)、《世界知识》杂志、《青年参考》杂志、《周末》杂志等报道:列宁逝世前病重的几个月里,作为总书记(相当于书记处书记)、排名第三、四位的斯大林将中央文件、决议都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下发,其影响力陡增。列宁去世前,曾选定托洛茨基为接班人,托洛茨基当时在党内的威望也是最高,列宁在遗嘱中评价托洛茨基是“最有能力的人”,而评价斯大林则是“太粗暴”,建议撤掉他的总书记职务。而且,由于斯大林对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态度粗暴,列宁还宣布与斯大林“绝交”。但斯大林联合季诺维也夫托洛茨基(共产国际主席)、加米涅夫(原俄共主席)发起了对托洛茨基的批判,由加米涅夫建议斯大林留任总书记职务,不宣读列宁的遗嘱。列宁去世,斯大林也故意很晚才通知在外地的托洛茨基,使得他赶不回来参加葬礼,从而在葬礼上突显了斯大林。此后,托洛茨基被开除出党,又被驱逐出境,并在墨西哥被暗杀。打倒了托洛茨基后,斯大林又联合布哈林(列宁称赞布哈林是党内“最优秀的理论家”)打倒了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

  1934年苏共召开17大,列宁格勒书记基洛夫出现在主席台时掌声雷动,随后选举中央委员也是基洛夫得票最多,而斯大林出现在主席台时几乎没有掌声,一部分中央委员也议论要以基洛夫取代斯大林。但随后基洛夫被暗杀,暗杀现场竟布满了内务部人员。随后斯大林枪毙了102位知情者,又以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等暗杀了基洛夫为由,掀起了大肃反运动,共处决和迫害致死1200万人。俄共最早的前两届政治局委员除列宁已去世和斯大林本人之外,全部被处死或自杀。其他被处决的还有元帅5人中的3人,集团军司令5人中的3人,全部的10个2级集团军司令,57个军长中的50个,等等。仅1937、1938年两年共枪决红军官员3.5万人。先后担任各部人民委员(部长)的几乎全部被枪毙。1941年在明斯克附近一次就枪决了10万多人。为平息民愤,斯大林将副手雅哥达、叶若夫先后以“毫无根据镇压苏联人民”的罪名而处决。仅1937年又枪决了3000名执行肃反任务的内务部人员,各州内务部分局的全部领导人被枪决。1937年斯大林、叶若夫又下令将全国所有的父母被枪决的青少年全部枪毙。早在1929年斯大林推行的集体化、国有化运动导致了严重的饥荒,饿死700万人,起初斯大林不承认饥荒,后来承认了,但嫁祸于农业部长、白俄罗斯党中央书记等,说他们故意捣毁了收割机,弄死了3万头马匹,往牛奶中扔玻璃渣和钉子,“以割破我国人民的喉管和肠胃”。

  斯大林奉行大俄罗斯主义,遭到乌克兰政治局委员们的反对,于是,斯大林致电邀请政治局委员们来莫斯科磋商,然后他下令枪毙了所有的乌克兰政治局委员。在1950年前后,斯大林在东欧掀起批判南斯拉夫修正主义、抓“铁托分子”的运动,共处决234.5万人。

  斯大林严重地践踏了社会主义法制。按照苏联宪法第125条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街头游行和示威自由。但实际上,宪法如同一张废纸,不能保障基本的人权。

  罗隆基说:宪法是人民统治政府之法,普通法是政府统治人民之法。可是在前苏联,人民根本无法统治政府。而政府统治人民也不是依据普通法,而是依据个人意志。

  事实证明,无限的权力等于无限的灾难!

  有人说,前苏联尽管错杀了不少人,但一度经济发展很快,成为两个超级大国之一;还有,斯大林领导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胜利,因此,斯大林功不可没。此话有一定道理,斯大林的确是有功的。但从现在反省来看,斯大林时期经济发展速度虽快,可他盲目追求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一枝独秀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牺牲农民的利益,经济粗放发展,不计成本,效益很低,所以,那时是畸形的高速经济增长。再说,不能够因为经济暂时增长了,就高度评价其施政。如沙皇俄国1890-1914年的发展速度高于斯大林时期;希特勒时,德国失业率大大降低,平均年增长11%,能说他们都比斯大林好吗?至于卫国战争,赫鲁晓夫在“秘密报告”中列举了斯大林的两大责任,一是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没有作任何军事准备,斯大林一直认为英国是最大敌人,不相信德国马上会侵略苏联,所以,红军在战争初期打得一败涂地,而红军的伤亡多集中在初期。二是斯大林处决了红军大半的指挥员,有作战经验的将领大部分都不存在了,这也是初期失利的主要原因。

  不批判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建设好中国的新社会主义。

 

 

                           二

 

  什么是社会主义(或者说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兼顾公平与效率,并侧重于解决公平的社会模式和理想。

  实际上,现代人类所有的经济、政治制度都是在寻求解决公平与效率。

  计划经济原本是为了解决公平,但事实证明它牺牲了效率;原始的自由市场经济原本是为了解决效率,但实践的结果是它牺牲了公平,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拉大;而现代市场经济因为有宏观调控、社会保障制度等,它较好地解决了公平与效率两者的平衡。

  现代西方的多党制也是在解决公平与效率。西方的左派政党(或政党集团)主要是推崇公平的,右派政党(或政党集团)主要是推崇效率的。若左派政党上台,一般是采取增税、扩大就业、加强社会保障等手段来维护社会公正,但这势必抑制了投资积极性、助长了懒汉习气,经济效率势必会下降。这样时间长了,选民不满意了,下次很可能是右派政党上台了。右派政党上台后,一般是采取减税、削减福利开支、刺激投资等手段来提高效率,但时间久了,效率虽提高了,失业率也会上升,贫富差距会迅速扩大,很可能下次选举时左派政党又该卷土重来了。可见,多党制在轮流解决公平与效率。

  (新)社会主义也是同时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可以理解为“社会主义”代表公平,“市场经济”代表效率。

  也可以说,新社会主义就是公平的制度,或者说就是公平、民主的制度。民主也是公平的表现。凡是不公平、不民主的,就不是社会主义的。

  未来中国有两面旗帜,一是民主法治,二是公正和平。民主、法治、公正、和平皆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和平还是实现祖国统一、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三

 

 

  传统中国是人治之国。尽管中国曾经达到了人治的最高境界,但仍然不能算是文明国家。

  古代中国人头上压着三座大山:一是经济上的官家垄断,二是政治上的专制主义,三是文化上的蒙昧主义。新中国只有推翻三座大山,才能逐步地全面地实现现代化。

  著名汉学家费正清说:中国50年代“物质上的成就是显著的,精神上的成就是可怕的”。人治的太平盛世很容易变成暴虐王国。

  国家、政府的浪漫主义是可怕的。当人们拚命着挤进了天堂兴高采烈时,才发现实际上进了地狱。

  血的教训是:没有完美无缺的黄金世界,只有逐步完善的开放的民主法治的社会。不能简单地把罪恶归于私有制,并诉诸于有组织的暴力。应当理性、宽容、和平。

 

 

                         四

 

  传统中国是个等级身份制的封闭半封闭社会。北京城的布局即是象征,它庄严宏伟,以紫禁城、天安门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等级森严,街道对称,形成一环、二环、三环、四环纵横各百里的封闭半封闭的布局。还有,传统的四合院民居,“单位”的“小而全”、“小社会”封闭模式,各单位高墙林立的大墙文化,都是社会的缩影。另外,企业、事业单位级别制,分“科级”、“处级”、“厅级”、“副部级”企业或单位,甚至教授也类比于“厅级”、“副厅级”,院士为“副部级”等,此种学术与官本位挂钩,皆是人治之层层命令、等级制的表现。

 

 

                            五

 

 

  人治、官本位对文化的侵蚀危害是巨大的。中国从文明之初,国家就成为专制主义的机器。人治的不受控的权力与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挂起钩来,由此,中国文化培养出最为发达的权力意识;政治权力在几千年中一直肆无忌惮地在社会生活中支配一切、主宰人民的命运。这种无限的权力培养出中国人的奴才思想、仇恨意识、暴力倾向、虚伪的面目和愚民的观念,封建统治者一面让老百姓跪着生活,以强权违逆民心,一面又欺骗说“民为邦本”,“得民心者得天下”,“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于是,老百姓感恩戴德,称颂“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人治、专制权力的建立是基于暴力阴谋、政治斗争而不是程序、规则或法律。统治者靠辅政集团维持统治,选择辅政集团成员的标准是忠诚、中庸(为各方所接受)、平庸(不会功高震主、才大压主)。不过,由于人治的缘故,辅政者往往还是易于成为僭越者。

  人治造成了畸形的官场。在没有规则、程序、法制可循的情况下,君臣之间势同虎狼,为了各自的利益,他们进行着血腥的较量、残酷的斗争;同时,各级统治者一朝大权在握,便耀威城市,横行乡里,仗势欺人,横征暴敛,对待老百姓犹如恶鹰之扑鼠雀。

  这种无限的权能见得太多了,太诱人了,于是中国人对之如醉如痴,垂涎三尺,十二分地崇拜,以至于一些人人性退化,兽性大发,官性十足––––––他们或“打进官场”,来个“血火煮江山”,如清人在扬州屠城十日;–––––––或“爬进官场”,靠谄媚献媚,摇尾乞怜,作恶犬走狗而发迹,如李林甫、严嵩、魏忠贤、和珅、“四人帮”之流;–––––––或“混进官场”,阳奉阴违,八面玲珑,口口声声“为民作主”、“明镜高悬”、“人民公仆”,实际上只是瞒骗浮夸,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迹在官场,以保官升官为第一……。这种畸形的官场又形成了畸形的社会,相互倾轧、争斗,阿谀奉承,昏昏噩噩。

  人治社会是“大政府,小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小政府,大社会”完全相反。它是“无限政府”,行政机关掌握着无限的、不受制约的权力,官员为“命官”,决定着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官员只对上负责,不对下、对选民负责。它是一个选拔性社会,依靠上司的赏识、伯乐之识马来获得人才,而不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政务官之靠选举、事务官之靠考试而上任。

  现代政治文明是,政务官与事务官相分离。政务官由各级选举而产生,总统、省长、市长、县长选出后可任命其“内阁”官员,但不涉及事务官;事务官由考试而产生,不受政务官更迭的影响,遵循不触犯法纪不辞退的原则。这样的政、事分离的制度可制止“政党分赃”(瓜分所有的职位、人员大换班),有利于遏制腐败。

  在人治的状态,腐败只会愈演愈烈,直到政权倒台。

  社会主义必须健全法治,建立法治国家。

 

 

                          六

 

 

  在过去很大程度上流于人治的情况下,社会上流传着顺口溜:“站在衙门向内看,个个都是贪污犯。抓起来先枪毙后审判,没有一个是冤案”;“只见亏损的国有企业,不见没发财的厂长”;“发了一批投机倒把的,提了一批溜须拍马的,表彰了一批弄虚作假的,学习了一批贪赃枉法的”;“上正中歪下乱来,勤穷懒富官发财”;“杀了一个,冒出一批”……。老百姓的这些语言虽然有偏激之处,但刻画了在法制不健全、治标不治本的情况下,腐败之猖獗。

  人治还是浪费的根源。德国人普扬·德威博士说:“中国是最大的贫穷国,也是最大的浪费国”。此话不假。中国搞计划经济时,靠官员的主观想象来配置资源和生产力,结果造成巨大的浪费和低效益,仅大小三线建设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几百亿元;如今搞市场经济,大家又一哄而上,盲目建设,不负责任,“拍脑袋决策”、“首长工程”每年造成30%左右的工程报废;另有70%的重大建设项目、80%的立交桥不合质量标准;国有资产每年流失数千亿元,公款吃喝也在数千亿元。如此的浪费,真叫人心惊!

  可见,人治可谓“中国病”的罪魁祸首,也是中国近代以来贫穷落后的万恶之源,现在是该彻底埋葬它、建立法治国家的时候了。

 

  • 上一篇文章: 中国随想(九)

  • 下一篇文章: 中国随想(十一)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4]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评刘伯温[1384]

  • 从追求GDP转变为追求HDI[2107]

  • 中国为何没有一流的大师[2223]

  • 既要尊孔更要尊墨,墨子是…[2294]

  • 关于制定中国的阳光法案的…[1328]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