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横向比较 >> 异国风情 >> 其他民族 >> 正文  
  瑞典科技创新力的社会与文化源泉         
瑞典科技创新力的社会与文化源泉
[ 作者:陈杰    转贴自:《华人世界》    点击数:1386    更新时间:2007-10-28    文章录入:admin ]


  摘要:瑞典虽然是个人口不足千万的小国,但科技创新力世界闻名。本文指出,瑞典的科技创新奇迹不是偶然,而是来自于深厚的科学基础、高强度的物质投入和强调和谐合作的文化土壤。其中有很多独特的思想和观念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关键词:瑞典、科技创新、社会体制、文化根源

  瑞典虽然只是一个人口只有900万、面积不足45万平方公里、偏居北欧一角的小国,但其科技竞争力享誉全球,举世闻名。有几个指标可以用来说明,由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国家竞争力排名,2004-2006年瑞典连续三年均排名全球第三;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标中,2005年瑞典排名世界第六,其中科技创新排名第一。从企业竞争力来看,瑞典有7家大企业进入2001年金融时报世界500强企业行列,分别是爱立信、Nordea(银行)、SHB (银行)、Skandia (保险)、Telia (电信)、H&M (时装)、investor(投资)。瑞典还创造和拥有着沃尔沃(汽车)、ABB(机械)、伊莱克斯(家电)、SAAB(军工、汽车)、Ikea(宜家)、利乐(包装)、SKF(轴承)等世界级著名品牌。瑞典的航空、汽车、核工业、军事装备、信息产业、生物科技、医药化学、电子精密仪器、金属加工和机械制造、特种钢材、建筑科技、环保产业、工业设计等都可以说是世界级水平。另外,据统计,在瑞典就业人口中,有38%任职于科技型企业,这一比例为全世界最高;在全球10个IT国家排序中,瑞典也是位居首位。

  瑞典的科技奇迹让世界各国羡慕和钦佩,也引起很多国家人民的好奇和探究,这其中也包括中国在内。但要知道,瑞典直到19世纪末时候还是欧洲最为贫穷的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作物是土豆,曾经有高达1/4的人口因为饥荒不得不流浪移民到北美。美国东北部尤其明尼苏达州有很多人都是瑞典人后裔。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北欧小国在今天于科技创新上拥有这么高的竞争能力?笔者以为,每个成功故事的背后都有着很多丰富的原因,我们很难穷尽,有些因素也是很难复制的。但至少以下几点原因对于帮助我们理解瑞典的科技创新力奇迹还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  根深蒂固的探索文化和光荣的创新传统。

  瑞典的科技文明对于不了解她的人来说似乎是一夜之间冒出的奇迹。但实际上瑞典雄厚的科技基础绝对不是一蹴而就,而有着十分悠久和荣耀的历史。瑞典人对探究自然奥秘似乎有着天生的兴趣,很久以前就对世界做出了独立的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贡献。世界上最知名的瑞典科学家恐怕当属19世纪末期发明炸药和设立诺贝尔奖的阿弗雷德·诺贝尔,但早在17世纪就有发现淋巴管的欧鲁夫·鲁德贝克(Olof Rudbeck),18世纪就有为人类贡献了发明植物分类法的卡尔·林奈,林奈也因此被称为18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另外代表性人物还有标定温度计度量单位的安德斯·摄尔西乌斯。早在1739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就宣告成立,有组织地开展自然科学研究探索。

  在19世纪后半期,在欧洲大陆工业革命的影响下,瑞典工业创新层出不穷。1844年帕驰发明了用红磷火柴以代替白磷火柴,安全火柴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被称为瑞典火柴。1876年爱立信公司创立,在电话设备制造上可以同美国贝尔公司相抗衡,爱立信公司从那时起就一直是瑞典工业科技创新的集中代表,延续至今。诺贝尔不仅发明了雷管和炸药,还有高达300多项其它发明专利。二战后,来自瑞典人的发明创造更是数不胜数。有代表性的就有,由沃尔沃技师发明的汽车安全带,其它日常生活常见的还有,速冻蔬菜、饮料的纸质包装、电脑鼠标指针、心电图记录仪、治疗肿瘤的伽马刀等等,在工业方面诸如高压直流电缆、防滑机车、高压发电机等也都是瑞典人的发明。最新的一个传奇是Skype软件。这是由瑞典一名青年电信工程师发明的即时通信暨网络电话软件,在2005年9月12日以41亿美金卖给电子商务巨头eBay,创造了又一个网络时代科技智慧带来财富的神话。由来已久的创新文化,已经深深浸入到瑞典人的骨子里和瑞典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是瑞典科技竞争力永不停休的活力源泉。

  第二、  国家小带来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

  应该说,瑞典人很早就认识到,国小、人口少、资源贫乏,除了大力增加人力资本,加强科技创新,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没有其它强国富民之路。瑞典人有很强的忧患意识,特别是政府决策层,十分高度关注国际经济环境一丝一毫的波动对瑞典的波及与影响。为此,瑞典虽然人口稀少,偏处北欧一角,却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都十分活跃。笔者在瑞典就学期间曾经带一队某省政府培训班去聆听瑞典中央银行的讲课,其间一位高管演讲时候就表示瑞典一直密切关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瑞典的影响,包括中国经济过热因为拉动过多瑞典的出口,而对瑞典可能带来的通胀压力。很多瑞典人认为,小国寡民,国内市场狭小,立国之本就在于必须掌握别人没有的技术专长,这样才能持续发展。否则如果核心竞争产品很容易就被别的国家所仿效制造,又没有别的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那么很快就会被挤出国际市场。为此,瑞典人深刻意识到时刻保持高度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他们既十分善于学习其他国家最新科技进展,拿他人之长为我所用,更强调创造和保持自己的独特竞争力的重要。

  第三、对教育和科研的大力投资、良好的人才储备,是瑞典科技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瑞典每年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则占了全部GDP的4%,在世界名列前茅。其中,企业R&D投入占GDP 的比重为2.7%。企业人均R&D投入仅次于美国,位于世界第二。

  工业科技的强大离不开基础研究,瑞典拥有着一批世界顶尖水平的知名学府。如卡林斯卡医学院,被广泛认为在医学研究上仅次于哈佛大学,另外还有已经有500多年历史、贡献过9位诺贝尔奖得主的乌普萨拉大学,再加上斯德哥尔摩大学、隆德大学,瑞典这么一个不到1000万人口的国家却有4所大学每年都稳定地进入上世界百强大学排行榜。瑞典的皇家工学院、查尔摩斯工学院也都属于欧洲最著名的工科大学行列。长期以来,瑞典人均发表科学论文数仅次于瑞士,位于世界第二。

  瑞典对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入举世有名。没有丰厚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就是最宝贵和最无穷无尽的资源。很久以来,瑞典从初级到高等教育就开始全部完全免费,政府还为中小学学生提供免费午餐。自1965年以来,上大学不仅免费,还可以得到政府资助和贷款。目前瑞典每个大学生每个月都可以拿到2000瑞典克朗(1瑞典克朗约等于1.1人民币)的政府无偿资助,5000多瑞典克朗的政府低息教育贷款,总共7000多瑞典克朗的生活费,足够满足租房和日常生活开支。教育贷款从大学生毕业找到工作后才开始偿还,可一直还到60岁。瑞典22-25岁青年人完成高度教育的比率在50%左右,其他的青年也基本都接受了职业技能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2001年时候,瑞典每万劳动力人口中从事研发人数为154人,从事研发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为86人,均为世界第一。

  第四、瑞典社会里所特有的推崇团队合作和平等和谐文化。

  很多人都知道,瑞典虽然一方面发达程度世界闻名,但同时平均程度也非常高,各阶层收入差距十分小。瑞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福利社会,其基尼系数只有0.25,世界倒数前几名。瑞典实行的是社会民主主义市场经济,比起美国、英国等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来说,瑞典虽然平均工资不相上下,但高工资岗位比例就要少很多。

  瑞典2004年全时就业人员的平均年工资是30万瑞典克朗,折合4万美元左右,中位数年工资是26.9万瑞典克朗。其中最高10%的年工资是43万7千瑞典克朗,最低10%年工资是19万5千瑞典克朗。各等级差距很小,最高10%和最低10%的比例不到2.2:1。根据税务局记录,2004年瑞典全国只有4.5%的人的年可征税收入超过44万克朗。瑞典一名大学正教授的月工资4万瑞典克朗,已经属于高薪了,但一名清洁工月工资也有近2万瑞典克朗,再考虑到教授要缴纳的个人收入所得税高达45%,清洁工所得税率为31%。各阶层、各种工种就业人员的实际收入差距非常之小。甚至那些失业人员拿到的失业保障金,再加上儿童补贴、住房津贴等各种福利后,也不比正常工作人员差很多。

  看起来这种近乎大锅饭和完全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机制似乎是应该会非常抑制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但实际上,即使不敢说全民,至少大多数瑞典人还是从心里十分认同这种社会分配模式。在瑞典有一个很诙谐的说法,瑞典人会不好意思把自己的手拿出来看,因为五个指头不一样长。尽管这个说法带有打趣性质,但由此可以管窥瑞典社会的风气,注重平等的心态到了何等地步。笔者从瑞典同事那里了解到,他们从小学受到的教育就是讲究和谐、平等、团队,尽量不突出个人英雄主义。他们的教育中经常要求团队合作完成作业,总有人干得多有人干得少,有人干得好有人干得差,但教师们要求干得好的人不得嘲笑干得差的人,干得多的人也不得埋怨干得少的人,干得好、干得多的人不会受到教师的刻意表扬,干得差、干得少的人也不会在班上受到歧视和有心理负担,一切都任由天性和本能。在这种文化中从小就树立和培育起来的放松心态,让有创新能力的人不是带有功利思想,不急功近利,而更多出于个人兴趣爱好,更加自由与从容地进行科学探索和技术发明。由此,瑞典科技人员中也存在着十分和谐的团队合作精神。笔者亲历看到,瑞典科技人员之间很少会为个人著作权、谁署名前谁署名后而发生争执,通常都会默认成绩是大家共同的,只有分工不同,没有地位不同。因此合作起来通常都是非常愉快的。

  瑞典人在接受中级与高等教育时候更是从个人兴趣爱好出发,很少盲从地追求热门和单纯以职业发展为导向。以瑞典高等教育为例,虽然完全免费,政府也一再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基本上想上大学就一定能上到,但瑞典青年上大学的比率在欧美国家并不算高,很多年轻人更愿意去上职业学校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瑞典很多工业设计创作也是从小公司从普通技师那里产生。

  瑞典有很多优秀的科技人员,完全可以到美国英国等推崇自由竞争与个人主义社会拿到高得多的工资。但绝大多数瑞典人包括优秀的青年才俊都是不愿移民到别的国家。笔者从周边朋友和同学同事那里了解到,瑞典人普遍觉得瑞典这样的社会结构比那些国家都要好都要合理。他们认为,高收入往往意味着竞争压力大,同时与周围人群差距过大,瑞典低收入虽然相对低一些,但已经足够保持体面生活,而且竞争压力小一些,心情更愉悦更放松。他们从心里就厌恶那种由于收入差距过大而带来的社会矛盾激化与各阶层尖锐对立,非常认同社会和谐比个人收入更重要。

  当然,必须强调,要让这样的文化心态有切实的立足之地,是促进而不是打击社会进步与创新,还是要有很高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作为支撑,更要与长期历史以来的民族文化积淀联系在一起,其他国家不一定有合适的土壤与条件。这是我们在借鉴参考瑞典成功经验时候必须要注意的。

 

  • 上一篇文章: 新加坡独立反腐机构“权比天大”

  • 下一篇文章: 全球最幸福的国度(童话王国——丹麦)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61]

  • 侯外庐西大治校[53]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6]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9]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9]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11]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13]

  • “核医学之父”王世真[14]

  • 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13]

  • 陈达:心远愈知宇宙宽[15]

  •  
     相 关 文 章
  • 进入“风险社会”要准备什…[1753]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