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个人精神 >> 婚姻家庭 >> 家庭 >> 正文  
  论母教文化         
论母教文化
[ 作者:佚名    转贴自:中国改革论坛    点击数:2424    更新时间:2004-08-09    文章录入:水木

 

    在我国传统教育中,向来重视母亲对儿女的伦理道德教育。《韩诗外传》卷九说 “贤母使子贤也。”贤良的母亲重视家庭教育,为的是使孩子长大成为德才兼备的人。由此,产生了重视家庭教育的母教文化。
  母教的产生与时代息息相关。由于古代受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道德教育一般强调母亲的言传身教。母亲和子女长期生活在一起,她们的言行举止对子女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子女未成年时,多从模仿家长的言行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因此,中国古代非常重视母亲的教育作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即是说,做母亲的如果欺骗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好孩子的办法。《颜氏家训·教子第二》则记载 “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踰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魏晋时一位寒士叫孟仁,十几岁时他想到远方去求学,母亲为他缝制了一床宽大的被子,有人问及原因,母亲回答说,学者多贫,为儿子做床大被,使他有条件解寒士之忧,也可以有机会与贤德的人经常在一起 明末温璜从小受到母亲的严格教育,曾录其母亲训言成《温氏母训》一书。后因抗拒清兵而举家殉节,被当时人所赞扬,人称其“不愧母教”。可见,在道德教育中发挥母亲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传统母教文化的作用与地位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促进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一个最明显特点就是家庭教育。在家庭道德教育中,母亲往往作为教育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与孩子朝夕相处,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早,也最直接,通过亲情关系对孩子施加道德影响也最容易、最有效果。事实上,古今中外,无论尊贵至帝王将相,抑或贫贱如渔夫牧童,无不是从小受到母亲的抚养教育。因此,在我国古代,母德、母仪和母教成为“齐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国古代的母教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促进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完善了中国的传统教育体制,并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2、树立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信仰。母亲教育儿女,更重视其道德品质的培养及意志的磨炼。把孩子教育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不取决于母亲拥有多少知识,而取决于母亲拥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和道德操守。因此,中国古代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母亲,她们不仅以良言嘉语教育子女,而且立身行事也做到朴实敦厚、知书达礼,直接陶冶着子女们的精神境界,树立起孩子们的道德信仰,进而影响他们一生的行为。无数母亲那种教育子女“做人”、“成才”的无私母爱精神,感人肺腑,更具有现实意义。汉刘向《列女传》“母仪”篇记载的“孟母三迁”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孟子的母亲很注意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她将家搬了两次,最后搬到一个学宫 古代的学校 旁边,每天可听到琅琅书声,可看到揖让进退之礼,使孟子变得温文而雅,行坐有礼。所以,刘向感叹说 “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可以设想 如果没有孟母“善以渐化”,也许就不会有著称于世的儒家圣贤。刘向《列女传》中还讲了一则故事,战国时田稷任齐国宰相,接受了别人一大笔钱,他原以为母亲会很高兴,没想到却遭来母亲的严厉批评,告诉他既然受国家俸禄,就应竭尽全力为国家着想,不谋私利;教育田稷要加强道德修养,纯洁行为,“修身、洁身,不为苟得”。田稷听了母亲的一番教诲后,赶紧将钱退还回去。母亲教育孩子建立正确的义利观,这也是母教的一个内容。又据《隋书·列女传》记载,隋朝郑善果任鲁郡太守时才十四、五岁,是当时最年轻的地方官,当他出堂审理时,母亲总坐在帐后仔细聆听判案情况。如果儿子行事有偏,或是断案不公,母亲便终日不食,蒙着被子抱头哭泣。她常对儿子说,你立身行事要做到正直无私,并不能因为生活富裕便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为了教育儿子,她亲自纺线织布,常常劳作到深夜。在母亲的严格教导和督促下,郑善果谨遵母训,忠于职守,克己奉公,被评定为当时最清廉的地方官。中国历史上诸如孟母、田母、郑母等无数“良母”严格教养子女的典故不胜枚举,这对于当代家庭尤其对于那些“重养失教”或重“成才”轻“成人”的父母来说,非常值得认真借鉴和学习。
  3、对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及政治的清明发挥一定作用。儒家重视“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母教不仅能教人“齐家”,也能起到“治国、平天下”的作用。南宋岳飞的母亲教其“精忠报国”,就是崇高的思想道德教育。像岳母这样的母亲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比比皆是。如《晋书·列女传》记载,西晋虞潭性情聪敏,见识过人,从小就接受母亲忠诚节义的道德教育,因此颇有声望。虞潭任南康太守时,正当杜弢叛乱,虞潭领兵平叛。出发前母亲孙氏勉励他要有必死的信念,并把自己所有的家产供给士兵。在母亲的鼓励与支持下,虞潭最后获胜。后苏峻暴乱,虞潭守吴兴,又领兵征讨。母亲又劝戒说 “吾闻忠臣出孝子之门,汝当舍生取义,勿以吾老为累也。”于是遣发家僮随虞潭助战,又把自己所佩戴的环佩卖掉作为军资。南朝冼夫人,是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的一位杰出女性。丈夫冯宝死后,岭南大乱,儿子冯仆才九岁,冼夫人就派他帅诸首领去丹阳向朝廷请命,被任命为阳春郡守。后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欧阳纥将冯仆召之南海,企图劝他一起反叛,冯仆便派使者将此事告知母亲,冼夫人对儿子说,我家两代忠贞,我不允许你作出有负于国家的事。于是,亲自发兵坚守,欧阳纥的军队顿时溃散。冯仆也因为维护安定而被封为信都侯。可见母教对于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及政治的清明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4、对社会风气产生一定影响。中国古代思想道德中最典型的行为之一是克勤、克俭的生活作风,而这一点反映在女性身上尤为明显。据《国语·鲁语下》,文伯是春秋晚期鲁国的公族大夫,一天他退朝回家,见母亲还在不停地纺织,文伯就责怪母亲,母亲叹道 “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后来,孔子听了这件事,便对弟子们说 鲁敬姜并不沉溺于生活享受,你们应该将她的事迹铭记于心啊 在中国古代社会,女性地位较低,但许多女性却是身具传统美德的女性楷模,她们不惜一切努力教育儿子,在孩子身上体现她们的人生价值和道德追求。
  母亲在为儿女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不仅要教育孩子具有积极的上进心,还要以自己的行动教育子女如何做人,注重培养他们具有健康、坚强、善良的品格及道德修养。为了让子女成材,母亲应该有的放矢地将困难、挫折留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经受艰苦的磨炼,培养他们的勇气、毅力和独处能力。不要忽略他们的情感需要,自觉尊重他们的人格,拓展他们的生活空间。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注重人生观、道德观的培养,使他们从小具备善良、勤劳的品德,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健康的人格以及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优良品质。更重要的是从国家利益出发,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道德情操。总之,作为母亲,不仅担负着养育儿女的使命,而且还要培养儿女成为品学兼优的栋梁之才。这些都是传统母教中的精华成分。这种优秀的教育方法甚至传入国外,尤其被亚洲一些国家如日本、韩国所接受,在现在韩国小学生的教科书中还有“孟母三迁”的文章,日本有些大街上挂着的并非商业广告,而是“效孟母三迁”之类的公益标语。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如何教育好未成年的独生子女,使他们具有一定的道德水准,是当代母亲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要吸收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精华,充分重视母亲的教育作用,将母教中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
 

  • 上一篇文章: 培养孩子快乐的方法

  • 下一篇文章: 不孝有三,为什么无后为大?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66]

  • 侯外庐西大治校[55]

  • 中国思想史的奠基人——侯…[54]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60]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7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15]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20]

  • “核医学之父”王世真[18]

  • 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19]

  • 陈达:心远愈知宇宙宽[20]

  •  
     相 关 文 章
  • 《中国文化要义》第二章从…[53]

  • 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现代文化…[8152]

  • 科教兴国的文化传统障碍[3064]

  • 中国传统文化的二个难题与…[6136]

  • 对话蔡振华:乒乓文化[3233]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