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强国之路 >> 文化发展 >> 正文  
  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现代文化的内涵与文化建设       
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现代文化的内涵与文化建设
[ 作者:崔   巍    转贴自:作者赐稿    点击数:8151    更新时间:2006-02-15    文章录入:admin ]

[作者简介]崔巍(1964-),男,汉族, 山东济南人,济南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首级经济管理研究生毕业,创建经济学新体系。已出版专著《商品经济学》320万字六卷本,专著《强国战略研究》35万字,专著《新型中国工业化道路》20万字等10余部;发表经济论文“社会经济形态再认识”、“现代市场经济结构论”、“政府宏观经济管控绩效”、“论市场经济机制”、“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等50余篇、40余万字。

[联系方式] 地址:济南市建设路7号(财政宿舍)邮编:250021 电话:05317915526 13583110515     http://www.cweconomics.com       E-mail:cw-economics@163.com

 

 (1)文化的内涵和软硬件建构。人类文化包括文化软件和文化硬件两个方面,文化软件指的是创造文化现象时,所使用的途径、方法、过程,以及所产生的观点、概念等;而文化硬件则是指创造文化现象时制作出来的器件的物理现象,用具、形象、声响等。具体就人类的语言文化而言 ,文字、图形或言语的发音,是硬件部分;文字或言语所表示的含义,则是软件部分。文化硬件一般不能独立存在,必须有相应的文化软件。

文化现象是生物思维活动的产物。当然,不是所有的思维活动都能构成文化现象,实际的角度看,文化常是针对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

文化的产生是对外界现象加以分析的结果。一般与自己的基本生存需求无直接关系,并且使用文化现象来解决生存问题本身,也通过间接方式来进行。较高的智能水平,是文化建构的必要条件。

按照发生领域来给文化作划分,可分作自然文化、人际文化和文艺文化三大类。自然文化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及其累计;人际文化主要是人类对其社会组织的认识及其累计;文艺文化主要来自人类对其自身的认识,用以反映主体的情感。

文化对人的作用要么是影响人的道德素质,要么是影响人的心理素质,要么是影响人的业务素质,依此便可把文化分作道德文化、心理文化和业务文化。

发明一种有价值的文化制品,一般都迟早会被社会接受,此过程就属社会活动过程,因而表现出多种样式。但大体上来看,有价值的文化制品,一般都具有增大社会群体活动效率的作用。所以一旦诞生,都会在社会中逐渐推广。

文化被社会群体所接纳的过程称为文化的泛化过程。横向泛化指的是文化在社会群体内的推广,纵向泛化则指文化在时间方面的延续。文化是集群效应的结果,数量越庞大,使用文化进行活动时所产生的价值也就越大,可以达到的能力水平也会越高。

语言文化是人类各类文化的基础,可以认为现代人类所有文化的建构都是通过语言文化进行。因为,人类文化软件的大部分内容都由语言系统提供。人类的语言系统由言语和文字这两部分组成,其中言语的发展历史十分冗长。作为能表示丰富内容的言语系统,都要求其具有起码的可分辨性,被其社会群体所接受。

大多数文字系统的建构动因都是为将言语的发音内容记录下来而产生。当然,此时人类群体的社会意识观念已十分成熟,所以文字的创建比言语更为体系化。

大部分的人类文化都含有艺术的成分。由于人脑的意识过程具有明显的主观倾向,常可以使有些感知内容具有某种合适的感觉。人类文化的艺术性,是一种纯粹由人所赋予的价值概念,突出表现在单纯用于主观感觉效应的艺术品,雕塑、音乐、装饰等,都属此类。

所有的艺术都属一种人工制品。某项客观现象,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排列以及在不同的背景上的表达,对人的主观印象都各有不同。“艺术性”的表现这一客观现象,就在于从中找出对人印象最佳的一种表达方案来。艺术就是重新构造人对客观现实的普通感觉的一种形式。

人类文化制品的艺术价值,与其科学的、客观性的价值完全不同,因为艺术价值通过纯粹主观感觉的方式形成,对人获得理性化的意识概念无任何帮助。

社会协同活动中的智能文化。人类绝大多数文化的创建都是通过协同方式进行。协同可分自然协同和社会协同两大类,社会协同属一种文化现象,通过人为设定的任意的方案来进行,因而能产生出横向、纵向、双向、单向等各种模式的协同效应。横向指众多个体共同完成某工程的协同行为,是最古老、最简单的协同方案,这种协同可以完成一个人无法完成的大规模的工程。

纵向协同是指一项研究或工程的成果可以协助或实际上有助于以后完成另外某项工程的现象。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效应。通过提供给人高效率地完成某项工程的方法,产生出社会价值。

大部分人类文化制品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化,只是必须在被使用时,其价值才能表现出来,并且其价值的大小也不确定。智能化方案是新近产生的较为现代文化,因而都是新的方案被使用时所产生的效率比旧的方案要高一些。这样,旧的智能化方案就会不断被新产生的智能化方案所淘汰,而使其社会价值相对的越来越小。就是说智能文化的社会价值是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

2)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政党需要强大的文化意识形态,需要拥有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以此有效的凝聚党员、动员人民,站在时代前列引领社会潮流。将党的前途命运与文化联系起来,标志着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文化自觉,标志着党的文化使命感的增强,也标志着党的执政思想的成熟,显示中国共产党人以文明为己任。“文化”既是一种精神价值体系,又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
    转型文化中,早期的先行者康有为、严复所持的是文化改良主义态度,试图在不放弃儒家传统文化的旗帜、不取消传统帝制文化的政治载体的条件下容纳西学,完成中国文化的内部更新。

但是,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与辛亥革命的爆发,文化改良主义逐渐失去立足之地。尔后出现“五四”新文化运动,这次运动以彻底抛弃旧的传统文化为宗旨。
    艰苦卓绝的民主革命中,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坚持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高举反帝、反封建大旗,并同国民党复古派进行坚决的斗争。帝国主义在中国充当封建帮凶,凭借现代文明侵略中国,但却不愿中国走向现代化,永远沦为供其掠夺的殖民地。

建国后,共产党仍坚持文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推进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文明,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动员使民主、平等等现代观念深入社会基层,使历来封建程度最深的中国农村纳入现代国家的制度框架中。移风易俗、破旧立新,使人民日常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价值观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3)现代文化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文化发展
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努力发展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促进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现代文化具有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创新性和群众性特征。

发展现代文化的根本任务,是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坚持“双百”方针、解放思想。

4)文化体制改革。数千年人类发展史表明,文化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发展和繁荣既需要经济基础,又需要发挥文化自身的能动性,进行不懈的文化积累和文化创新,同时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政策和文化体制做保证。随着改革开放20多年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中国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队伍建设,以及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已具有相当的基础,从而为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然而,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部门所蕴涵的巨大经济潜能还远远没有释放出来,所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因此,要不失时机地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体制和文化生产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发展和繁荣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体制保证。

要把国有文化部门的改革摆在首位。因为国有文化部门占有文化资源包括文化人力资源的绝大部分,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加快国有文化部门的战略性改组,实现国有文化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文化产品生产机制的转变,既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的关键所在。

调整和完善文化体制的所有制结构,加快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民营文化企业的迅速发展,不仅有利于增加文化市场的有效供给,还能吸纳大批就业和再就业人员,为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

积极推进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形成国有资本的投资增长机制,不失时机地组建文化产业基金,鼓励各界人士和社会法人捐资兴建各类公益性文化项目。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需处理好行政推动与市场导向的关系。政府与市场都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推动力,但两者作用的大小、程度和方式应随着改革的推进作相应的调整。文化体制改革,不是要不要政府推动,而是政府如何推动。要努力以文化发展的规律指导改革,以市场经济的办法推动改革,进而为文化的长远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商品价值属性,文化单位既有事业属性又有产业属性。尽管两者间存在着矛盾的一面,但是处理得好完全可以实现两个效益的良性互动。

深化体制改革与加快人才培养在文化改革和发展中都很重要。不解决体制问题,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难以充分发挥,而且还可能造成人才流失,但是光有好的体制而没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也不行。因此,推进文化改革始终要把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放在突出位置,绩效挂钩,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增强对优秀文化人才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5)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观念形态的文化的全球化使大众商业文化兴起,文化跨国公司在文化生产和交流中扮演的愈益重要的角色,大众旅游产业对于文化交流的促进,音乐、影视、旅游等全球文化市场的形成,等等,都是文化全球化的突出标志。特别是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愈益具有关键性和主导性的作用。经济全球化必然为文化全球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层面的基础;文化全球化也必然会为经济全球化创造和提供必要的思想、观念的前提。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展而来的必然是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的文化全球化的扩张。经济的全球化愈益以知识经济为主要基础、动力和特征。知识、信息愈益成为经济和财富增长的主要杠杆,经济产品中愈益具有科技、知识含量和体现人文精神。

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如经济蕴含文化相类似,文化也愈益渗入现实政治和经济领域。

随着全球化人类文化所内含的诸种矛盾也愈益清晰地在全球范围内展示出来。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官方文化与民众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等。这些矛盾在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和国家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但却是所有民族和国家都不得不面临和解决的矛盾。

全球化进程中始终交织着征服与反抗、开放与封闭、现代与蒙昧、罪恶与进步等方面的矛盾与冲突,意味着人类对知识、信息、科技和生产力的共同占有,经济和财富增长的更大空间,现代舒适生活条件的普及,人类在更大范围内和更广泛程度上的交流与合作,民族、种族、地域藩篱和壁垒的破除,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迈进。

全球化历史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发展正处在一个经纬交错的十字形的交叉点上:要实现本土文化与域外文化的交流,又要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这对中国文化发展进程无疑是个挑战,但同时也是个重大、特殊的发展机遇:使中国文化有可能在全球化的舞台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有很大的互补性。稳定与活力是人类安居乐业所不可缺少的要素,而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恰恰分别蕴含这两种东西,极有可能会融会出一种既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又体现西方现代文化活力的、适用于现代人的理想文化模式或生活方式。

全球化角度来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赶超西方发达国家、从农业社会经济向工业社会经济乃至知识社会经济跳跃式发展的必然的历史阶段和社会形式,是历史对于中华民族的恩惠。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式将有助于中华民族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民族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有助于中国文化保持其优秀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特色,从而在全球化浪潮中走一条特定独行的道路,占有特殊的一席之地。既享有科学理性所带来的现代高科技的成果,又高扬和弘扬人文精神;既获得经济的巨大增长,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拥有经济效率,又具有社会公平,实现文化意义上的“双赢”。

如果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那末,被西方打开的潘多拉盒子中的魔鬼就将被人类所降服和消除,汤因比有关中国的预言就将成为现实。

哲学是观念形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内核和魂灵。文化的全球化,民族文化向世界文化的转变,同时意味着作为文化内核、文化魂灵的哲学的全球化,意味着民族哲学向世界哲学的转变,意味着哲学不仅在内容方面而且也在形式方面成为真正的世界哲学或全球哲学。

青年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就谈及“哲学的世界化”。直接意指的固然是现象世界或现实世界,但同时明确指出,现象世界或现实世界是就这一世界的“整体的规定性”而言的。 “因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那时,哲学对于其他的一定体系来说,不再是一定的体系,而正在变成世界的一般哲学,即变成当代世界的哲学”。

6)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及通过这种认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和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目前,中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对外来文化的取舍,都成为现实问题。社会转型必然导致文化的转型,文化转型的目的是促进具有现代性因素的生成和发育,通过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非现代因素,构建崭新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厚德载物,具有充分的精神底蕴和活力,所以中华民族才能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不断壮大,虽经无数劫难而终能重新走向辉煌。
  现代文化就其目标来说,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能够满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社会各成员的最终的根本的利益。就其内容是凝聚各民族、各阶级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力量,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而又不是没有批判,吸收西方现代文化而又不是完全照搬。新的社会形态出现之前,现代的文化思想就已经孕育产生,新的价值观及新的社会制度就在新的文化思想中孕育成熟。而新社会形态的建立,是这种现代文化中的价值观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
  文化只有在客观地反映人类对自然和人类自身活动的真理性认识的时候,才具有现代性。健康的充满活力的社会,是各种文化思想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要研究、把握人类社会现代文化的存在形式,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地位,又要勇敢接受各种文化思潮的不断挑战,允许非核心非主流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以拓展文化的范围。

社会主义文化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充实的过程,各种文化的斗争,在对真理探索中取长补短,既相互影响又相互补充。因此,对待前人的文化和外来社会形态的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高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使社会主义文化根植于人类文化发展的沃土,并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丰富不断发展。

7)传媒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文化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人类创造的文化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定时代和一定民族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模式中。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每一个行业和每一个领域也都在培植创造着自己特有的文化。知识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将加速各种文化的传播和相互融合,使各种文化在广泛传播中引起冲突。同时,传媒网络等新兴传媒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导致社会文化的传媒化,传媒文化成为社会的主导文化潮流。

  新闻传媒不仅是文化的载体和作用物,也是社会文化意识的综合反映,提供反映文化变迁的丰富素材;同时,社会文化又对新闻传媒产生作用,影响传媒的文化品格,进而影响社会的文化人格。

  传媒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具有的不同文化的融合,使不同的文化彼此借鉴、认同、吸收并最终融为一体。融合过程中,传媒通过沟通交流发生作用,促成不同文化的融合,吸收具有生命力的成分,融合成一种富有影响力的文化。文化融合一般以文明程度较高,政治和经济实力较强为后盾的文化融合文明程度相对较低的文化,文化融合过程中,传媒以传播文明程度高的文化为已任,向文明程度较低的文化进行知识传播,促使文化融合过程中能提升文明程度。

传媒促进文化原有的价值在传播过程中产生出新的价值。传媒在传播文化过程中,往往会把一种文化的信息符号放大,影响面迅速扩大。随着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发展,传媒扩大文化影响面的作用会更加明显。

  文化不是发生的现象而是一种符号的积淀,是已经发生的现象的符号积淀,传媒促进文化积淀。文积淀的时间越久,文化越深厚。文化的积淀需要通过传媒传承。没有文化的历史积淀,任何文化都将终止和消亡。传媒传承下来的文化积淀被不断筛选、淘汰、改造,选择基于社会对文化要求,传媒则把这种要求变成现实。

没有传媒业已前,人生活的一定区域,对外面的世界了解有限,对自己固有的民族文化也没有横向比较的参考物。随着现代传媒业的发展,传媒为人打开了解外面世界的大门,促进文化的变迁。

现代化的传媒使得人有快速认识周围世界的可能,但是发达的信息技术也牺牲人的情感介入,知道了许多事情却又几乎没有留住任何东西。因为人没有思考时间,助长了认识社会的片面性,间隔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使人的感情变得冷漠。过度依赖技术的成果,会使人丧失相互依赖的情感。

文化生产是对高雅、先锋或精英文化的再生产。

  随着信息高公路在全球的延伸,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流将不存在地理与时空的障碍。信息高速公路大大推动了全球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使全球不同文化相互吸收、相互融合而趋于一体化,也使世界不同文化的相互对抗更加持久,相互冲突更加激烈,从而使世界依然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状态。

  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过程,每个民族的文化都理所当然变成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隔离和封闭,拒绝外来文化的影响,拒绝参与世界文化的融合,变得不现实。

社会文化的普及将人带到一个新的时代,同时也为人创造了一种新的传媒文化。原有的文化内容以及活动方式因被纳入到各种传播进行制作、加工、传播和交流而发生变化,人也越来越经常和更大规模的运用种各种传媒从事社会活动,进而开创了一种崭新的独特的文化形态传媒文化。

  传媒力量的不断壮大,传媒向社会文化领域的渗透更加深入,形成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现象。当代社会,几乎很难脱离大众传媒来想象文化生活。传媒在当代人文化生活中渗透,还表现在传媒不断地对文化现象进行解释和宣传,开发新的文化形式,引导大众文化潮流方向。由于传媒在当代社会文化中的高度、广泛渗透,可以说人都在不同程度上生活在传媒文化环境中,这种环境的社会作用与影
  • 上一篇文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二个难题与中西文化的命运

  • 下一篇文章: 反思“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较量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57]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3]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4]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5]

  • 张文木:虚无主义与教条主…[69]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林同奇:“我家才子,一生…[11]

  • 林同济的“道家回归主义者…[11]

  • 不懈追求的学者林同济[6]

  • 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6]

  • 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5]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