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强国之路 >> 经济建设 >> 正文  
  企业家精神和中国民营企业         
企业家精神和中国民营企业
[ 作者:佚名    转贴自:中国改革论坛    点击数:2297    更新时间:2004-06-29    文章录入:admin ]

 

    如果进一步探求企业家精神和中国民营企业的关系,我们似乎能从中国的古代名言中得到启示。
  一说到企业家精神,我们立刻想起一组令人肃然起敬的词,诸如:学习、冒险、创新、敬业、合作、执着、协调等等。一说到中国民营企业,我们脑海里马上闪过刘永好、鲁冠球、孙广信等一串耳熟能详的名字。中国的企业家精神和中国民营企业的足迹在他们这些代人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如果进一步探求企业家精神和中国民营企业的关系,我们似乎能从中国的古代名言中得到启示。
  一、生存环境和体制局限决定中国民营企业(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企业家精神与生俱来
  中国有句古话,叫“逆境出人才”,另有一句叫“穷则思变”,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包括部分第二代)多数出身寒门,兄弟姐妹往往好几个,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艰苦日子。正是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磨练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好胜的性格。刘永好正是在当年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被迫举债做起小生意,靠养鸡来赚钱养家糊口,类似刘永好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这一代企业家,天生具有勤奋、敬业的精神和节俭的品德,即使富甲一方,至今仍然不忘粗茶淡饭。他们这一代,往往只有小学文化,所以这些人比普通人更加勤奋、更加重视学习(刘永好说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我相信这是他的心里话——正是缺少文化所以更重视学习);他们没有技术,所以必须冒险才能领先一步掘到真金、只有比别人吃更多的苦才能积累更多的原始财富。这种精神,不仅在企业家,就是在文化名人余秋雨身上也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但这还不是这一代中国民营企业家精神的全部动力来源,在探求其中关系的时候,我们发现:正是中国的体制局限,铸就了中国企业家精神丰富多彩的内涵,或者说正是那些对民营企业的歧视和限制,正是那些计划经济的桎梏和高度的行政管制锤炼了民营企业家的冒险、创新、执着、敬业精神。过去,对民营企业的歧视和限制,使中国早期的民营企业拓荒者们天生具有一种冒险精神,所谓“富贵险中求”。在那个时代,如果你没有一种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冒险精神、没有一种夹缝中求生存的吃苦精神、没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没有一种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执着精神,恐怕就听不到今天那些如雷贯耳的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名字了。所以在第一代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优秀代表中如在新希望集团刘永好、万向集团鲁冠球、浙江广厦集团楼中福、新疆广汇集团孙广信、双良集团缪双大、沙钢集团沈文荣等等是典型的冒险、创新、学习、敬业等企业家精神的体现。他们的创业史,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创业神话史。
观察第一代企业家,我们发现:由于缺少文化和技术,所以他们起步的阶段多数是建筑、建材、钢铁、汽配、地产等传统行业,大多数是从小生意做起,起早贪黑,一点点积累,一步一个脚印把企业做成如今的巨人。他们凭着过人胆识和坚强意志,在掘得第一桶金后开始一业为主多元化经营。他们普遍具有第一个吃螃蟹的冒险精神,学历虽低但善于学习创新、特别能吃苦但思想敏锐、胆子大但深谋远虑、低调但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这些人,经过十数年的洗礼,已经逐步摆脱赤脚打天下的乡土味,逐步向现代企业家转型,他们的精神内涵,也将跟随或超越时代的精神,向更高的境界行进。
  二、发展经济和重商主义使中国民营企业(第二代民营企业家)的企业家精神进一步发展
  胡润的百富榜使我们看到这样一些名字:红豆集团的周海江、复星集团的郭广昌、盛大游戏的陈天桥、搜狐公司张朝阳、网易公司丁磊、顺驰地产的孙宏斌、证大集团的戴志康……,这些“年轻人”(40岁以下),用5年的时间赶上或超过了第一代企业家15年的财富积累,我把暂且他们归类为中国第二代企业家。他们或子承父业或抓住中国高科技和新经济发展机遇,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丢下书包大胆下海创业,用短短数年时间,建立自己企业王国,他们普遍具有年龄轻、学历高、知识面宽、技术出身、名校背景等特点,比如郭广昌、陈天桥毕业于复旦,张朝阳、孙宏斌毕业于清华、戴志康毕业于人民银行研究生院,他们初步具有国际视野、开始重视战略、重视人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是个人英雄主义和团队精神的高度融合。
  这一批企业家的精神,已经从第一代的“冒险+学习+勤奋+执着”到偏向于“合作+诚信+协调+进取”。探求他们的企业家精神的起因,我们发现,是发展经济和重商主义给他们带来了机遇并推动了企业家精神的演变。如果说计划经济催生了冒险和创新精神,那么我们可以说是市场经济催生了合作和诚信精神。90年代以来,中国明确立了以发展经济为第一重任,全社会流行拜金主义,商业已经渗透到全社会每一个细胞。过去的学而优则仕逐步转变为学而优则商。在这种背景下,郭广昌辞去复旦团委书记职务下海做起了房产代理生意搞起了病毒诊断试剂,戴志康则辞去中信实业银行行长秘书职务南下海南创业搞富岛基金投资证券,丁磊则辞去广州邮电部门的技术职务搞起了自己的163网络,周海江从深圳大学毕业后放弃了教师职务,子承父业接下了红豆集团董事长职务等等。这一代企业家,已不同于年过50岁的第一代了。他们多数技术出身,运用一技之长而不是赤手空拳打天下;他们拥有高学历,所以不再遮遮掩掩,频频在媒体的镁光灯下自信地侃侃而谈;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特别重视人才和企业文化建设。比较第一和第二代企业家精神的差异,我们发现,第一代更具有冒险精神(举债、以小博大),第二代更具有合作精神(对外合作,对内协调)。至于学习、勤奋、进取、执着精神,在他们身上都能或多或少体现出来。
  如果说第一代企业家对财富还遮遮掩掩的话(可能与原始积累的原罪和惧怕社会仇富心理有关),第二代企业家则对财富更加坦然和平静。确实,对他们来说,钱,只是一个变化的数字而已,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社会结构中,他们处于什么位置?占有多少社会资源、拥有多少话语权以及对社会有多大的影响力和贡献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第一代因为没钱所以努力挣钱,一不小心挣了大钱,解决了物质层面的问题。第二代,因为有钱,所以更关心精神层面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讲,我们说发展经济和重商主义,促使中国民营企业家精神进一步升华——摆脱物质追求后的对人生境界的更高追求。
  三、全球化国际化必将使中国民营企业(第三代民营企业家)的企业家精神闪耀国际舞台
  再过5-10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完全融入国际市场,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在全球化背景下将产生中国新一代民营企业家群体。届时中国综合经济实力可能进入全球前四强,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这些第三代中国民营企业家,可能是第一、第二代企业家的延伸,也可能是新经济的弄潮儿和幸运儿,可以预见他们普遍受过良好的管理科学训练(MBA、EMBA),多数具有国际背景(学历或工作经历)、将从全球的角度考虑企业的发展,并且走出国门与国际大公司展开竞争(我们从海尔张瑞敏、TCL掌门人李东生身上已经看到了第三代民营企业家的国际化的影子和冲动)。他们可能从一线管理岗位隐退专注于在董事会中制定企业的战略,聘请杰出国内外职业经理人打理自己的庞大产业。那时如果你发现这家企业的CEO是日本人或是美国人,CFO是德国人或香港人,CTO、COO是印度或韩国人,你千万不要惊讶——美国大公司的今天或许就是我们这些企业的明天。这一批企业家,开始代表中国经济在国际舞台表演,他们的名字将更多地出现在《福布斯》、《世界经理人》等著名杂志上,他们的企业成功经验也可能成为哈佛、沃顿、凯洛格、马赛、伦敦等商学院的案例。他们的企业家精神将深深烙上全球化的脚印。
  中国民营企业家精神发展的脉络和异同,我们也有充分理由相信,中国的民营企业,必将随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登陆国际舞台,从看客变成表演者再变成主角之一。我们相信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在经历过财富的追求者、财富的拥有者、财富的创造者的转变后,其精神境界也必将在洗尽铅华之后闪耀新的光芒。也许他们之中也会出现杰克·韦尔奇,盛田昭夫,松下幸之助那样的世界级的企业家,其思想和理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年轻的企业家。
  我们期待这一天早点到来。

  • 上一篇文章: 从战略高度建设中国海洋

  • 下一篇文章: 关于中国改革前途的对话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中国古代平民政治家陈武帝…[9640]

  • 中国古代平民政治家陈武帝…[7909]

  • 历史的轮回怪圈:对于当前…[22941]

  • 民有经济与企业家责任[3684]

  • 企业管理十字箴言——在中…[3555]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