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时间资源和精力资源 >> 以时间和精力为本 >> 正文  
  倾听身体说话 谨防积劳成疾         
倾听身体说话 谨防积劳成疾
[ 作者:佚名    转贴自:东方网    点击数:1747    更新时间:2004-06-12    文章录入:admin ]

 

    当身体出现"疲劳感"时,是身体在对你说〝我累了〞。其实,"疲劳感"为体内代谢废物堆积,进而妨碍细胞的活动能力及脑力活动所产生的一种自然反应,一般而言,体内必须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消除代谢废物,因此,若在尚未感觉疲劳时即提前休息,体内代谢废物量少,疲劳感就会很快消失;但如果累积过多的废物,造成维持健康状态的生理机能故障,或平衡体系紊乱,即使经过数日睡眠或保养仍无法复原,身体就会处于"过劳"或"慢性疲劳"的状态。
  紊乱的平衡系统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逐渐复原,甚至可能永远不能恢复,其所付出的代价绝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加减公式所能计算;若疲劳继续累积,也可能形成无法恢复的痛灶,此时便属于积劳成疾的"病理性疲劳"了。
  俗话说"积劳成疾",从"积劳"到"成疾"有一定的发展阶段。身体感到疲劳其实并不是坏事,这是警告"该休息了,不能再蛮干下去,否则就会出大问题"的信号;倘若我们对身体的声音不与理睬,继续操劳,等到真的"成疾"便晚了。
  相反,如果倾听身体说话,及时休息使体能得到恢复,就会成为"冲刺"与"休养"拉锯战中的大赢家:紧急时,身体运用警报反应帮助发挥潜能,奋力冲刺而获致成功;平时则闲散轻松、及时维护,让身体始终维持在最佳"动能"状态。这样,身体的警报系统就能随时生龙活虎的为我们效劳,解决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疑难杂症,而不会成为耗尽我们元气的绊脚石。
  请记得,紧张忙碌、过度操劳之后,身心的疲乏状态就好比一盏渐趋暗灭的灯火,这时最好能暂停冲刺思索一下,究竟要选择振奋、刺激、提神后重新出发?还是及早适可而止、停止任何超乎体能与精力限度的耗损?这个抉择完全在于自己的一念之间。

 

  • 上一篇文章: 生命就是时间的积累

  • 下一篇文章: 职业经理人时间管理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4]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饮食不当身体倦[2425]

  • 知识分子:面临身体转型[1694]

  • 饮食不当身体倦[137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