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强国之路 >> 文化发展 >> 正文  
  中国媒体的希望还在         
中国媒体的希望还在
[ 作者:杜平    转贴自:中国改革论坛    点击数:1872    更新时间:2004-05-16    文章录入:水木

 

    每天都要看中国的媒体,有时候很兴奋,有时候却感到失落。“五一”假期里,中央电视台的朋友打电话告诉我说,CCTV9英语频道将从5月3日起大幅度改革,希望我抽空看看,以便继续提出意见。
  昨天,我认真看了改革之后的这个频道,感觉确实大为不同,尤其是视觉效果很好。虽然内容上难尽其美,但在各种条条框框的局限之下,这样的努力已足以令人感到兴奋。
  然而,在其他时候,不论是电视,还是报纸,凡是传统概念里的中国主流媒体,都容易使人感到气馁、憋屈和沮丧。尤其是在动态新闻的报道上,好像它们总喜欢和公众捉迷藏。我们越是想知道的东西,它们越是舍不得告诉你;凡是我们觉得无关痛痒的事情,它们偏偏都要连篇累牍地大事炒作。
  与时代不合拍
  与过去相比,最近几年来,中国主流媒体的报道空间其实已经宽松了很多。过去的很多禁区,过去不准报道的非政治性事件,例如某地发生煤气大爆炸,某市发生建筑物倒塌,某省发生巴士翻车事故,某个地区出现食品中毒悲剧等等,这些不带任何政治色彩的灾难,都常常因为某个官员的一通电话而被压住不报。而自从胡温体制施政以来,尤其是在沙斯疫情之后,情况已经大大改观。
  可是,尽管如此,媒体对不起读者和观众的时候实在还是太多。那种左躲右闪,那种吞吞吐吐,那种避重就轻,那种唯上瞒下,那种八股僵硬,那种空话废话大话套话,都会使人产生一种近乎绝望的饥饿感。
  有趣的是,当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的一举一动,当全世界都渴望深入了解中国的时候,中国自己的主流媒体却对自己国家的很多事情视若无睹,甚至是装聋作哑。尤其是当自己同胞的遭遇需要得到关注和帮助的时候,一些主流媒体却在很多时候表现得漠不关心,所谓血浓于水更是一种奢求。
  相反,对于那些无关百姓利益的事情,某些媒体却表现得兴致勃勃。例如对南美洲的车祸,例如对格鲁吉亚的内部纷争,例如对几十年不变的以巴冲突,例如对非洲某几个部落之间的血拼等等,一些主流媒体都舍得用大篇幅、大时段去关心和谈论。
  中国如此之大,人口如此之多,社会如此之复杂,国际地位如此之重要,按道理,有关它的报道也应该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越来越有深度。可是,从中国自己的媒体上看,偌大的国土上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除了少数官僚们在开会开会再开会之外,一切都好像是微不足道,全部十几亿人似乎都在睡梦之中,没有声音,没有行为。
  去年年初,中国高层为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三贴近”的要求,海内外舆论曾经感到一阵兴奋,并对中国新闻事业的未来产生许多乐观的遐想。但一年多过去了,媒体与现实之间、媒体与普通百姓之间、媒体与时代之间,依然隔着一道厚厚的长城。
  最近,在中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虽然有关方面再次强调要做到“三贴近”,但结果恐怕还会像过去一样流于空谈。看一看北京某大报的海外版,那就是执行对外宣传任务的,可是,每天放在眼前,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就是找不到任何贴近的感觉。
  一种不同的面貌
  中国主流媒体的现状,已经远远落后于整个国家的变迁和进步,也远远不符合中国发展目标的需要,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长此下去,它们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就难免会被边缘化。
  所幸的是,最近一些年来,那些自愿贴近生活、自愿贴近公众的非主流媒体,却在主动和逐步地承担起主流媒体所不能担负的责任。特别是各地纷纷兴起的都市报,构成了中国媒体的另一种面貌。这不仅是可喜的,而且也是值得钦佩的。
  在沙斯疫情最初开始传播之时,广东的地方都市报敢于挣脱体制的约束,率先向公众披露真相;在孙志刚被收容所管教人员殴打致死之后,同样也是当地的非主流报纸予以揭露,并引起了中央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如果说这些小报只是尽了自己的责任,那么,当地的主流报纸无疑就是失职的。
  作为一个媒体人,对中国媒体的任何点滴批评,也都会使自己觉得心痛。我们深深知道,当今中国媒体所遇到的很多问题,并非在媒体本身,更不能说是媒体本身之过。
  实际上,中国新闻界永远有一批执著的人,有一批热血沸腾的人。他们坚持新闻原则,当正义受到玷污的时候,他们敢于挺身而出,勇于挑战权势。他们的良知和勇气,就是中国新闻媒体自我提升的力量。最近《南方都市报》发生的一些事情,以及在全国新闻界和学术界引起的巨大反响,就足让人看到这种精神的存在,也足以让人看到中国新闻事业的希望并没有幻灭。

 

  • 上一篇文章: 赴美访问学者韩建达博士恳谈研究所文化创新

  • 下一篇文章: “思想库”和“智囊团”建设亟待加强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十七大能否结束一段历史?…[1013]

  • 重塑中国民族性格的集体记…[1282]

  • 震灾集体记忆将重塑民族性…[1113]

  • 胡鞍钢:中国媒体渗透力差 …[1685]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