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公共精神 >> 和谐与发展 >> 正文  
  社会反应论         
社会反应论
[ 作者:石器    转贴自:中国改革论坛    点击数:1596    更新时间:2004-05-12    文章录入:水木

 

    每个人都在社会中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在时刻发生社会行为。社会行为可能是言语,可能是行动。社会言行可能是生活性的,可能是交往性的,可能是经济性的,也可能是行政或司法性的。
  每个人的每个社会行为都会引起一定的社会反映。这种社会反应可能是心理的,也可能是行为的;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反面的;可能是即时的,也可能是滞后的,可能是微弱的,也可能是强烈的;可能是短期的,也可能是长期的;可能是个体的,也可能是群体的。
  不要轻视社会心理反应,因为任何社会心理反应都会或早或晚、或强或弱地转变成社会行动反应。每个人的每个社会行为都必然引起行为对象的心理反应。这种社会心理反应,也许是喜欢,也许是厌恶;也许是感激,也许是憎恨。由于各种原因,社会心理反应不一定立刻转化为社会行动反应,一旦转化为社会行动反应,优秀行为主体就会得到回报,不良行为主体就会自食其果。
  每个人的每个社会行为之所以都会引起一定的社会反映,一方面是由于每个行为主体的每个社会行为都会给行为对象的利益带来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每个行为对象像行为主体一样也都关心自己的利益。
  利益构成是复杂的,可能表现为钱,可能表现为物,可能表现为名,可能表现为权,也可能表现为身体感觉或心理感受。
  在社会中,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也都将增进或损害他人利益;都在发生社会行为,也都将面临社会反应;都在享受行为乐趣,也都将承担行为后果。
  人的社会行为如下棋,甲乙双方都将对对手的每一步棋有所反应。高明的棋手不仅知道自己怎样走棋,也知道对手怎样还棋。人的社会行为如拳击,甲乙双方都会对对手的每一拳有所反应。只有劣等拳手才会把对手当作木头人,想不到对手会招架、会躲闪、会忍受、会报复,还会顺手牵羊。
  有些人只追求个人利益而不顾他人利益,总喜欢从亲戚、朋友、同学、战友、员工、客户甚至政府部门那里捞便宜,想不到他们一旦作出反应,吃亏的还是自己。有些人既追求个人利益也关心他人利益,严于律己、宽已待人、关心社会、助人为乐、尊重员工、体贴客户,于是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回报,结果是名利大丰收。看来,许多个人利益不是个人争来的、夺来的,而是从社会反应中得到的。
  许多人只知道追求个人利益,不知道人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只知道从事社会行为,不知道社会行为必有社会反应;只知道在社会中争夺个人利益,不知道从社会反应中争取个人利益。这是人生知识的重大缺陷。
  社会发展趋向于大众觉醒与自主。大众对各种社会行为越来越具有心理反应能力和行为反映能力。默默承受不良社会行为的现象在逐渐减少,勇敢抵制不良社会行为的现象在逐渐增加。在大众觉醒化、自主化的潮流中,优秀社会行为正在日益被回报,不良社会行为正在日益被惩罚。我们已经看到这样一种趋势,即富有的人往往不是那些看重个人利益的人,而是那些看重社会利益的人。
  为争取社会良好反应就要修德。人人都要培养尊人、敬人、容人、爱人、帮人、助人、利人、救人的好习惯,多为他人做好事,多为社会谋利益。当然,做好事的前提是善于识人、知事,不要帮坏人、助坏事。
  人人都需要修德,掌握各种权力的人更需要修德。这类人掌管的社会行为最多,得到的社会反应也最多,当然有好也有坏。掌权人为巩固与扩大自己的权力,就应该多争取社会良好反应。为此,就要多行使为属下、为社会、为国家谋利益的权力。不要以权谋私,因为靠权力谋来的私利往往是脆弱的、有限的,至少是肮脏的。不要轻视社会反应,因为社会反应将决定掌权人私利的大或些有或无。也不要轻视弱势个人及弱势群体反应,因为他们的弱小可能只是一阵子,而掌权人要过一辈子。
  前一半是社会行为,后一半是社会反应,加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事物。社会行为是因,社会反应是果,有因必有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没报,时间未到,时间一到,善恶必报。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包括既看因也看果。人人都在追求智慧,把握因果是一种大智慧——人生大智慧,经营大智慧。

 

  • 上一篇文章: 信息对称有利社会稳定

  • 下一篇文章: 市场经济和奉献精神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大疆创始人汪滔:我欣赏乔…[51]

  • 张文木:关于中国人口问题…[60]

  • 蔡崇信对话张忠谋|面对宏…[57]

  • 任正非:全面提升软件工程…[55]

  • 任总在专委会建设思路汇报…[64]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传…[4]

  • 走向安国、人道与和平——…[6]

  • 张文木:谈文化自信,而又…[14]

  • 张文木:政治人物安危与国…[18]

  • 张文木:诱倒对手的最佳方…[15]

  •  
     相 关 文 章
  • 选举是稳定的社会对话机制…[7528]

  • 无偿捐赠有别慈善投资 杨澜…[8146]

  • 专家:用最少的资源消耗支…[6236]

  • 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政…[5823]

  • 徐匡迪何以怒斥“社会活动…[3361]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