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民族理想 >> 理想实现 >> 正文  
  现代化与人的素质         
现代化与人的素质
[ 作者:宋志坚    转贴自:河北日报    点击数:1962    更新时间:2004-05-05    文章录入:admin ]

 

    现代化是什么?“化”是一个常数,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可以暂且搁在一边。关键在于“现代”两字怎么解释,这才是一个变数。
  无论哪个时代的人,都有他们自己的现代,古代人活着的时候,决不会说他们是古代人。古代近代现代,是史家分出来的,而史家所谓的现代,已是一段凝固的历史,现代史也好,现代文学史也罢,既然成了史,也就都是“过去时”,都比现代滞后了一大截。
  现代化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一个奋斗的目标。现代化的“现代”,属于“将来时”,而且也依然是一个变数。即使是理想以至于幻想,也受着时代的局限,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是中国人的一种理想境界;“点灯不用油,舂米不用臼,出门不用走”,曾是中国人的一个奋斗目标,1958年的中国人能够想象得到的就是这些。说是共产主义也好,说是现代化也罢,这种境界或目标早已实现,然而,对于现代化,我们依然孜孜以求。所以,现代化是一条鱼,是游在我们前面,引诱我们去追的鱼。换一句话说,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是每一个时代的现代人的理想的境界,奋斗的目标。
  我曾经说过,老年人想清静,但清静的另一面是孤独;领导者要果断,但果断的另一面是专制;传统文化是一笔财富也是一种包袱,如此等等,都很像一块硬币两个面,很难分拆。有人看到(或看重)这一面而看不到(或不看重)那一面,有人看到(或看重)那一面却看不到(或不看重)这一面,于是就有对于同一事物的没完没了的争论。
  我还想说,肉眼能够看到的东西总是相当有限的,眼前的尚且未必能够洞察,何况是过去的和未来的。现代人与过去与未来之间都隔着一堵厚重的幔,无论是对过去还是对未来的认识,都是通过这幔掀起的一角窥见的,大多是推测,凭着现有的一些事实,或已经出现的某些迹象;有人看到的是这一角,有人看到的是那一角,视角不同,对于历史对于未来都难免会有不同观点的碰撞。
  假定现代化是一种固定的境界和目标,那么现代化实现之后如何如何,在不同经历不同身份不同层次中生存具有不同文化水准和知识结构的人那边,也会有种种不同的模式。
  时空隧道中的列车是有加速度的。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是在一百五十几年前说的,说的是工业经济时代。人类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假如马克思地下有知,还不知会发出怎样的感慨!
  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类生存方式的迅速变化,必然带来人们观念的裂变。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如今的年轻人,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与60年代出生的,80年代出生的与70年代出生的,90年代出生的与80年代出生的,都有观念的差异,长辈们与年轻人之间的“代沟”也就在所不免了。
  人类发明了电脑,发明了机器人,而机器人和电脑已经向人发出挑战;人类哺育了自己的后代,后人也在向哺育他们的前人发起挑战。我们听惯了当爷爷的说“孙子,这个你不懂”,现在也得学会听听当孙子的说“爷爷,这个你不懂”了,因为有许多孙子懂得的东西,你或许真的不懂。自然,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后人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只有在前人的身上吸取智慧吸取养分,才能超越前人。年轻人在说着“爷爷,这个你不懂”的时候,不能听到“孙子,这个你不懂”就心烦,因为确实也有许多“你不懂”的东西。
  代沟需要沟通,沟通的方式,就是从“异己”的身上吸取对于自己有益的东西,就是互补。年长的吸取年轻人身上的长处,会使自己与时俱进;年轻的吸取年长的身上的长处,也会使自己变得更为扎实。不仅是隔代的人之间需要互补。
  不同观点之间的互补,只会使自己更加接近真理;互相排斥,难免走向极端;不同风格之间的互补,会使自己多几副“笔墨”,党同伐异,只会使世界单一。不是有不少作家在批评现在的语文教育么,不是也有不少语文教师或语言工作者也在挑剔某些大作家的语病么,此中其实也有不同职业之间的互补。现代人应当是开放的,不能再像封建帝王那样以我划线唯我独尊。用一个格调规范世界,不是你自己的悲剧,也将是人类的悲剧。
  有学者说:机器化的人将不敌人化的机器。还是这位学者说:机器人或电脑,不管它有多么机灵,却有一点它永久要输给人,这便是创新的能力,这是现代化留给人的狭小而又宏大的空间。诚然,现代人应该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但创新灵感的闪现,却需有多方面知识的储存,需要吸取大量前人的别人的智慧。
  现代人需要有现代人的素质,互补的精神应当是这种素质的最基本的东西,也是马克思说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

 

  • 上一篇文章: 自力更生——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经验启示

  • 下一篇文章: 中国是怎样走向共和的?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61]

  • 侯外庐西大治校[51]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6]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8]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7]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11]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11]

  • “核医学之父”王世真[13]

  • 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12]

  • 陈达:心远愈知宇宙宽[14]

  •  
     相 关 文 章
  • 人的八大心理弱点[3593]

  • 优秀的人该如何做事[3392]

  • 谢企华:中国现代化样板企…[2052]

  • 邓小平:我只是一个普普通…[2950]

  • 中国的现代化:苦难与渴望…[16715]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