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横向比较 >> 异国风情 >> 印度 >> 正文  
  关于印度音乐的断想         
关于印度音乐的断想
[ 作者:陈自明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1950    更新时间:2004-01-14    文章录入:222 ]



  关于印度音乐的断想 在世界民族音乐的百花园中,印度音乐是一种历史悠久,传统丰厚,特色鲜明的音乐,它在几百年的英国殖民统治下不仅没有被同化,在极艰苦的条件下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了。而且还进一步将某些欧洲乐器同化为印度的民族乐器,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为什么会如此,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断想之一:为什么印度音乐的特色如此鲜明,以致于即使是一个外国人也能比较容易地辨认它?
  的确,印度音乐中那如怨如诉,绵延不断的旋律,波浪形,曲线形,甚至螺旋式的音乐进行,余音缭绕,婉转曲折的西塔尔,维纳琴声和呜咽欲泣的笛声,无穷无尽,各式各样的滑音,装饰音,强烈而音色多变的鼓声和变化多端的即兴演唱,演奏……展现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印度风情画,给人以极深的印象。印度音乐的独特风貌与它的文化息息相关。印度半岛在人种、宗教、文化、音乐方面是世界上种类最繁杂的地区之一,印度(尤其是北方)历史上长斯受到各种外来民族的侵略,接受了波斯、希腊、蒙古、突厥,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们和当地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印度音乐文化。印度音乐正是在古老,悠久的印度文化基础上长期积淀,发展,深化,创造,升华的结果。印度音乐有自己特有的音律,(把一个八度音程分为22个斯鲁提微分音)音阶,调式,记谱法。印度古典音乐中的拉格是发展得很高的旋律体系,塔拉是很复杂的节奏节拍体系。拉格和塔拉都有严格的格式,但又具有高度的弹性可以让音乐家即兴发挥,另外,装饰音,装饰乐句也成为印度音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正像印度古代名著《乐舞论》中所述:“一首旋律没有了装饰就好像夜里没有月亮,河里没有流水,树上没有花朵,妇女没有珠宝”。印度当代音乐大师拉维香卡也说得很好:“在我们的音乐中,从一个音进行到另一个音常常不是直线式的,而是一种精致巧妙的运动。在印度音乐中,装饰音是自然生长的,而不是从外面任意加上去的,这种修饰也是我们音乐的基础,印度音乐的特色是轻微起伏的曲线,精巧典雅的螺旋式的细部”。
  看来,印度音乐的鲜明特色决非偶然,而是印度人民在南亚的特殊环境,宗教信仰,人文气氛中的独特创造,也是千百年来大批有才能的音乐家耕耘,创造的成果,它也体现了印度和南亚人民刻意追求审美情趣的“情”和“味”。
  断想之二:为什么印度的传统音乐保存得比较好?
  当英国侵入印度时,遇到的是一个政治上分裂,经济上落后的社会,但相对来说在文化,宗教上是比较稳固的。印度的音乐,舞蹈与人们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印度人从出生、成年、结婚,直到火葬离开这个世界,都少不了传统的音乐舞蹈,印度人是一个爱好艺术,富有想象力的民族。南印度有一条用泰鲁古文写的格言:“如果艺术和科学能得到保护和滋养,它们就会象金刚钻那样发出耀眼的光彩,否则它们就会成为毫无价值的碎石子”。对古典音乐舞蹈的保护制度是印度的历史传统之一。各土邦王室都以拥有一批古典音乐家,舞蹈家为荣,以显示自己的文化修养。南印度坦贾尔王室是一个典范,在300年的和平时期中,坦贾尔的音乐,舞蹈十分繁荣,成为南印度的音乐中心,南印度音乐三杰泰亚格拉杰等都出现在这地区。坦贾尔王室制定了保障艺术家生活,鼓励创作,演出甚至包括乐器制作在内的18条措旋。
  英国人虽想以欧洲文化来同化印度,但面对强大的印度文化传统,却也无计可施。根深蒂固的印度文化,在殖民地时期虽受到打击,压抑,但仍顽强地保持下来了。
  印度独立后,艺术保护的责任就落到了政府,社会,工商企业的头上。
  印度政府,社会对印度传统的古典音乐,舞蹈都十分重视,为了表扬艺术家对印度传统艺术的贡献,印度总统每年都对杰出的音乐家,舞蹈家颁发奖状和奖金,拉吉夫·甘地总理曾亲自为一本印度的民歌集写序言,新德里市市长也为一个音乐会的说明书上写过前言,为纪念一位450年前著名音乐家的音乐会,有67家工商企业出资赞助。1989年10月至11月印度国际乡村文化中心主办了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即在全国13个邦和地区举行200次带表演的讲座,对100万郊区,乡村的学生普及印度古典音乐,古典舞蹈的知识。印度的电视台,电台也对传统文化很重视,经常播出印度古典音乐,舞蹈,戏剧节目。
  印度的音乐教育体制也起了很大作用,印度的专业音乐舞蹈学校的课程绝大部分是印度传统音乐,舞蹈,中小学音乐课程也大体如此,虽然印度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很多,中产阶级中也有不少人喜欢欧洲音乐,但由于印度传统音乐在教育中占主导地位,人们对印度音乐具有深厚的感情,决不会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上述种种也许可以解释印度传统音乐之所以保存得比较好的缘故吧!
  断想之三:欧洲乐器是如何被印度文化所同化的?这说明了什么?
  在印度有一种奇特的现象:从西方传入的欧洲乐器在印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它的外形仍保持原状,但它表达的内涵,采用的方法、技巧,风格都已彻头彻尾的印度化了。如果有人闭上眼睛聆听这些乐器的演奏,决不会相信这种音乐是用欧洲乐器演奏的,可以说除了乐器的躯壳之外,灵魂完全是印度的了。属于这种类型的乐器有小提琴,曼陀林,黑管,萨克斯,吉他等,其中最突出的是小提琴。小提琴传入印度大约在200年前,最初小提琴只是用来为声乐伴奏,后来加上了南印度的木丹加鼓和陶罐,到1834年左右,小提琴逐渐适应了南印度古典音乐的要求,改变了四根琴弦的定音,演奏者的站立姿势也改为席地而坐。持琴也从夹持在左肩上改为放在胸前与右脚之间。经过长期的实践,小提琴已经与南印度古典音乐融为一体。被称为南印度风格的小提琴演奏艺术已形成了一个体系,有自己的一套系统方法,技巧,教材。西方人过去看不起它,但今天欧美音乐界已经了解并承认了这种特殊的小提琴演奏风格。1985年,纽约联合国庆祝印度独立40周年的音乐会上,世界提琴演奏大师梅纽因曾与南印度小提琴风格演奏家苏布拉马尼亚姆合奏印度音乐,获得很大的成功。
  从欧洲乐器变为印度的民族乐器,这说明具有深厚历史传统,而且至今保持着强大生命力的印度传统文化的力量,即使英国侵略者挟军事,政治,经济上的绝对优势侵入印度时,他们也无法将自认为“优越、高级”的欧洲文化艺术音乐强加给印度人民,结果不是欧洲文化同化印度文化,相反地却是欧洲乐器被印度古典音乐改造,同化。那种认为既然工业社会优于农业社会,为了发展生产力,达到现代化,连文化,艺术,音乐也要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欧洲化)的看法在印度这样一个文明古国是不适用的。

[1]

  • 上一篇文章: 印度历史

  • 下一篇文章: 走近印度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61]

  • 侯外庐西大治校[53]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6]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9]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9]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11]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13]

  • “核医学之父”王世真[14]

  • 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13]

  • 陈达:心远愈知宇宙宽[15]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